軍迷必備知識:後勤保障的關鍵是什麼?
有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打仗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打後勤。而實施後勤保障,物資儲備是基礎,運輸是關鍵。物資再豐富再充裕,但是送不上去,傷員也運不下來,後勤保障就等於零。抗美援朝的時候就總結出這麼一條經驗:「千條萬條,運輸第一條」。1979年作戰則再一次證明了這條經驗的正確性,彈、糧、油能不能供得上,傷員能不能救得下,關鍵在於交通運輸是否暢通。
這次作戰,從火車卸載站、兵站線到師,以及師、團都盡量利用汽車運輸。在當時部隊的裝備條件下,汽車是完成戰區各項運輸任務的主要工具。除了各部隊隊屬汽車分隊之外,總部和兩個大軍區在前線集中了12個汽車團又2個獨立汽車營(廣西方向7個團又1個營,雲南方向5個團又1個營),為保障作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兩個方向共出車37萬台次,行駛6600餘萬車公里,輸送人員155萬人次、各種物資73萬噸。
除了普遍使用汽車運輸外,還廣泛地使用了人力和畜力運輸,這不是落後的表現,而是符合地形條件,因地制宜的正確方式。越北山嶽叢林地區,本來公路就少,敵人又是主要沿公路設防,部隊經常需要離開公路進入山區作戰。團以下步兵分隊主要靠擔架民兵和後勤分隊人員用人背馬駝的辦法向陣地輸送物資,運回傷員。
此次作戰,每個步兵團配屬了600-800名擔架民兵,起了很大作用。實戰證明,即使有大量的運輸汽車,也必須組織好人力畜力運輸,做好兩手準備,才能應急。比如42軍作戰頭幾天,在公路不通的情況下,軍、師後勤組織軍工、民兵3000餘人,軍馬200餘匹,前送物資7次62噸,保障了部隊作戰急需。
另外,此次作戰還是中國軍隊首次採用直升飛機搶運危重傷病員。這種方式又快又穩,部隊反映很好。共計出動直升機118架次,運送重傷病員574名(廣西549名,其中4名病員),除一名胸腹部重傷伴有腎衰的傷員犧牲於途中外,其餘均安全抵達後方醫院。在廣西還利用水路組織船運傷員和回撤部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充分使用各種運輸力量的同時,還必須加強道路的警戒和防護。越軍在開戰初期,憑藉地形之利,時常對我運輸線進行襲擾破壞,給我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針對這一嚴重敵情,廣州軍區前指於2月20日指示各部隊在主要交通線上派出部隊專門護路,多的達一個師,少的也有一兩個營,從而保證了運輸線的安全。
比如43軍在愛店至祿平13公里的道路上,派出2個工兵營、1個防化連和1個民兵營護路,並將重點地段兩側的草叢燒光,使敵人無處藏身,每次出車都派武裝押運,先後通過車輛4000餘台,沒有因為遭敵襲擊造成損失。
——————————————————————
專註中越戰爭史,兼習解放軍其他歷史時期戰史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粉絲群:614448611
推薦閱讀:
※鴉片戰爭後西方對中國的衝擊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為什麼拿破崙時期法軍能多次戰勝普、奧、俄軍,而對英軍(龍蝦兵)的勝率卻很低?
※如果我穿越到明朝變成建文帝,能上知乎靠知乎大V指點能打贏朱棣嗎?
※《中派主義與第四國際》
※為何世間只知道史可法,而知道閻應元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