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如人,人似好茶
岡倉天心在《茶之書》(The book of Tea)中提及:茶,對於我們而言,已經超出了飲品的概念,它變成生活藝術的一種信仰」,形成了一種「神聖儀式」,為的是「創造宇宙間至福的瞬間」。言辭或許有些玄乎,但似乎也沒有一種食物如茶一樣,能讓我們讓心靈得以凈化。時至今日,茶,依舊深植山林,清寂如初,不問塵世間輪迴不休。
【如果山也是有味道的,那就是一杯茶的味道】
喝過很多茶,唯獨對雲南的普洱茶印象深刻。不同於純粹人工栽培的茶樹,雲南這邊的古茶樹都是倔強地生長在山林深處。為了尋找好的茶,我曾跟著一些茶人翻山越嶺,在山林間徒步攀行,當然,也不是每一次都會有收穫。但這樣一種充滿期待的過程,也是很多愛茶之人樂此不疲的。我依然忘不了在疲憊到想要放棄的狀態下,一棵挺拔的古茶樹映入眼帘的興奮。撫摸著樹榦,當我仰望頭頂那些耀眼的綠色,內心油然而生難以言語的歡悅。所以,每當我喝一杯茶的時候,我就會很自然地想到,這棵茶樹究竟生長在哪?又是怎樣的雨露、陽光氤氳出了這樣的滋味?
如同人有不同性格、脾性,每座山也有各自的特點。要想了解這座山的味道,喝一口這座山頭的茶。因為這杯飽含滋味的茶湯里,融合了雨露、陽光的浸潤,還有難於計算的風月。
【茶如人生,苦,亦非苦】
茶,入口總有或濃或淡的苦澀,而佛家講「人生即苦」,「苦」存在於變幻無常中,生痴迷相顛沛流離而不自知,這樣的苦,了無止盡。哪一天參透了萬事皆空,如夢幻泡影,苦,亦非苦,生髮出般若蓮花智,那個時候,就連苦,也都是空。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完滿就是常態。所以,茶也一樣,醇厚芬芳卻澀而難耐,恰如人生種種不完滿。品茶亦如是,與其一味苛責,不如靜心品味,境隨心而轉。接納了茶的苦,也就明白了最根本的茶性,隨苦澀在舌尖慢慢轉換,生出甜意,再後來,茶湯包裹著茶氣漸漸和你融為一體,沒有了茶,也沒有了「我」。所以茶道有三,其一,為君子茶。一個人,一杯茶,你在品茶,茶,也在品你。
【好茶如人,人好似茶】
相信接觸茶的所有人,都會遇到很多人問起一個問題,什麼才叫好茶?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答案。關於這個問題,我也說說自己的淺薄之見供各位參考。
【茶品即人品: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茶】
文案大師Neil French曾說過,如果你不願意寫,別人就沒理由看。這句話,適用於任何行業。茶行業更如此,所以,我也深信一點,只有熱愛茶到骨子裡的茶人,才能做好茶。尋茶、制茶無一不是一個艱苦的過程,能將熱愛融入每一個環節的茶人製作的茶,值得細細品味。另外,也是很關鍵的一點,人品見茶品,一個急功急利、毫無道德底線的人做的茶,那樣的味道自然也經不起推敲。所以,要選擇一款好茶,在可能的前提下,先了解制茶人的人品。
【人有精氣神,茶有透香韻】
如同一個正直的人,一定是坦蕩而通透,好茶湯色也是通透高亮的;好茶的香氣不是浮在表面,而是融進茶湯里,從舌尖到心間,那叫一個暢快;因為時間沉澱,好茶韻味醇厚,當澀味在口腔里化去時,舌底鳴泉,有如餘音繞梁,韻長且厚。
【普洱茶年份越長就越好?未必!】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品性本來就不太好的人,時間長了,充其量會變成一個「老壞人」。普洱茶就更複雜了,但至少有兩點可以肯定,如果茶的原料、工藝不太好,時間再長也不會讓它變得有多好,另外,再好的茶,如果儲存不得當,茶味也會變差。
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百句偈,不如吃茶去
茶是禪宗。
古有從諗禪師的禪宗公案「吃茶去」,今有趙朴初為陳琳藩先生所著《茶經新篇》題詩,「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一杯茶教會我們心注一境,撥開繁冗而返璞歸真。
「吃茶去」,本來一件輕鬆簡單的事情,在現在變得如此奢侈。在岡倉天心的《茶之書》也曾提到,對晚近的中國人來說,喝茶不過是喝個味道,與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並無關聯。國家長久以來的苦難,已經奪走了他們探索生命意義的熱情。他們慢慢變得像是現代人了,也就是說,變得既蒼老又實際了。
寫到最後,又想起了去年我與雲南茶界泰斗王老師那個問答:
問:如何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上普洱?
答:喜歡的時候自然就喜歡了。
是啊,一切皆緣。
就像很多人面前那一杯茶,依然散發著花般的香味,卻少了唐時的浪漫,宋時的禮儀。即便如此又如何,茶,從本源看,它不過是水中幾片葉。
紛紛擾擾之時,索性短暫放下,「吃茶去!」
推薦閱讀:
※白茶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嗎?
※中國茶文化里,茶具有沒有什麼講究?
※小說《金瓶梅》中提到哪些茶點?
※幾千年茶文化,都在這個高顏值當代紫砂壺裡
※所謂的「茶禪文化」會不會是阻礙年輕人了解茶學習茶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