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14--科學:你們對力量一無所知

人類簡史系列14

上一篇:

夕北:《人類簡史》13--《人類簡史》的歷史觀zhuanlan.zhihu.com圖標

關於人類歷史的階段性,目前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每一個階段在時間軸上,並不是等分的。

有個例子常常被提起以證明這件事:一個南宋的農民穿越到了500年後的大清,穿越後他發現皇帝禮儀以及種田的技術都有一些變化,但他走在田地或城邦里,仍然會有熟悉的感覺。但假使一個清初的農民穿越到500年後的21世紀,聽到iPhone鈴聲看到汽車滿地跑的世界,他一定會嚇壞的。他會認為要麼是外星人入侵了,要麼是神仙下凡了,但絕不會想到這些事物是跟他一模一樣的人類搞出來的。

同樣都是500年的跨度,其發展程度差距之大,雲泥之別。這說明人類的發展速度並非是勻速的,在最近這五百年里,我們人類的生產力呈現出爆炸式的發展。

看過《三體》的朋友想必對上述描述並不陌生,「技術爆炸」即那本史詩著作中最底層的兩條理論之一。那麼,為什麼會出現「技術爆炸」呢?這種現象的底層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有人認為,地理大發現後地區交流對文明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也有人認為,是能源與技術的良性循環導致生產力有一個自在的內加速,從而隨著時間越往後生產力就發展得越快。但不管人們持什麼觀點,有一個原因是得到所有人認可的,那就是科學思想的推廣對技術爆炸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

科學與科技

五四運動時期,「德先生」和「賽先生」來到了中國。一百年過去了,「德先生」在中國變得微妙又尷尬,但「賽先生」(科學)卻深入人心,斬獲了絕大多數國人的擁躉。如果我問起身邊的朋友是否有何信仰時,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自己相信科學。另外,網路詞「這不科學」的流行,也在某一側面證明了科學在當代的普及性。

但與其普及性相對的是,大多數人對科學的理解,其實都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清晰。打個比方,在許多人的印象里,科學和科技,那是一回事兒。但實際上,他們相差很多。

科學是思想體系,而科技是工具。這可不是什麼文字遊戲。關於「技術爆炸」的秘密,正藏在這二者之間。

別看現在二者之間聯結如此緊密,但在公元1500年之前,科學和科技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那時,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思考關於浮力的定理,而工匠們則在日復一日的工作里,由於偶爾的試錯或靈光一現,對生產工藝進行改良。二者之間,很難架起像現如今這般緊密的橋樑。

但1620年,培根在《新工具》中提出了革命性的想法:「知識就是力量」!這話每個人都聽過,但其意義遠超人們想像。

在那之前,知識的意義在於「求真」;而在那之後,知識的意義在於「力量」。知識的意義,從心靈追求哲學認知轉向了實用性,能讓我們做出新東西來的,就是知識。科學家們一般都公認,沒有任何一種理論是百分百正確的。舉例來說,牛頓的經典力學在微觀或超高速運動的場景下,是不適用的。但依據牛頓的經典力學,我們可以進行大量的機械設計,從而改進我們的生產力。那問題來了,牛頓力學作為知識的意義,到底是建立在「正確」上,還是「力量」上?

現如今,人們都自然而然的認為,沒有科學研究就無法發展出新的科技,而如果無法產生新的科技,那科學研究也沒有了意義。這樣的認知,並不是我們人類天然自帶的,而是自培根起。

在那之後,統治者開始意識到並主動將大量的金錢被投入到科學研究的領域,而科學也不負其所望,回饋出新的科學技術以產生更多的資源。更多的資源在進一步重新分配後,會拿出更多來投入到科學研究,形成良性循環。

這是科學,資源,生產力的循環,也是科學,政治,和經濟聯盟統籌的結果。

科學的信念

科學的本質,是一種思考方法。

有人會誤以為科學是世界本質體現,或者起碼在試圖構建世界本質。這是不對的,科學是一種思考方法,而人類拿它來做認識世界這件事。在現代科學出現以前,我們的祖先已經在「試圖解釋世界本質」這件事上,做過了大量的嘗試,譬如宗教,譬如天地,譬如輪迴。

而現代科學與先前的理論體系之間最本質的區別,有三處。

1, 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

對於像是佛教、基督教、儒教等前現代知識體系來說,它們全部都假設世界上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已經被了解了。在這樣的理論體系下,如果說《聖經》、《古蘭經》居然漏了某些巨大的秘密,而這個秘密又被一般血肉之軀的人給發現了,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在那時,「不知道」只出現在兩種情況下。第一種是個人的無知,一個歐洲的農民,某日突然感到困惑,心說我是從哪來的呢?這很正常,在這種情況下,他只需要去請教當地的牧師,就會得到一個心滿意足的答案。

第二種則是「不重要」的事。假設還是這位農民,他突然想知道蜘蛛是怎麼結網的,他又去請教牧師,但牧師翻遍了所有的基督教經典都沒有找到蜘蛛結網的說明,只好說自己並不知道。但是,這絕不代表著基督教有什麼缺陷,反而代表了蜘蛛怎麼結網這件事根本不重要,人類無須知道。基督教如此,伊斯蘭教,佛教,儒教亦如此。

但科學的獨特之處則在於,其公開承認這「整套體系」都對一些「最重要的問題」一無所知。生物學家承認,他們還是無法解釋為什麼大腦會產生意識,物理學家也承認,不知道什麼引起了大爆炸,也不知如何讓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起來。

是的,現階段有一些理論因為有著強有力的證據支持形成主流,我們也一般認定主流理論為真。但每個人也都同意的是,如果新的證據出現而與主流理論相悖,那主流理論也就必須修正甚至淘汰。

敢於承認自己的無知,這樣的特質讓現代科學比之前的所有知識體系都更具活力、更有彈性,也更有求知慾。

2, 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

承認無知後,現代科學還希望獲得新知,方式則是通過收集各種觀察值,再用數學工具整理鏈接,形成全面的理論。

其中,「觀察」也可以稱之為實驗精神。作為科學研究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方法之一,實驗是科學研究中最有力的一項武器。以實際情況為準,以真實世界的真實反應為標的,確保所有的理論假設都在現實中得以映射。在這樣嚴謹的精神下,我們可以最大程度的摒除人類的主觀臆想干擾。冷靜,客觀。

而數學,則是這些理論的最終體現形式。諸如物理學中的牛頓三大定律,以數學來表示則是

從此以後,任何人想要了解炮彈或行星是如何運動的,只需要測一下物體的質量,方向,加速度和作用力,然後把數據填寫到牛頓的方程式中,答案就會像魔術般躍於眼前。

但是,對生物學,經濟學或心理學來說,由於其本身的複雜性,很難對數學進行直接運用。但是這並不代表數學不能幫到他們,事實上,為了處理現實中更複雜的層面,數學發展出了一個新的分支:統計學。

打個比方,如果一名社會學家試圖推動某些政策以達到提高全民的健康時,只是講故事可並不能打動當權者。這時候,他所需要拿出來的報告里就需要含有:發病率,投入產出比,全民健康總值等一系列統計數據了。

3, 取得新能力。

這是現代科學與先前的理論體系之間最本質的區別中的第三條,也是我們一開始所提到的「科學就是力量」的全部內容,此處則不再贅述。

我的科學觀

整篇文章將在此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面的部分是本章節中知識的匯總,而接下來我將重點聊一聊自己的科學觀。

回到一開始我們所說的,身邊很多人會表示,自己信仰科學。老實說我個人是有些困惑的,科學是個方法,而信仰的對象應該是一個思想體系才對。拋開這個不說,信仰這個事情,有一種盲目性,同時也有一種極強的堅定在裡面,通過上面的討論我們也得知了,科學跟盲目的堅定,真的完全相反的。因此,由於科學的彈性或者說隨時準備自我否定的特性,作為信仰,它真的沒有宗教合適。如果說現代教育的熏陶過後你確實對宗教提不起興緻了,那你可以信仰共產主義。

扯這麼多,我們還是先把信仰的概念捋一捋。關於信仰的概念,學者們一般在兩個層次來解讀。第一個層次是對信仰目標的信奉和敬仰,把它當做指導自己的行為準則;第二個層次則是強烈的,至死不悔的固執信任。

有些道理是不言自明的,我們生來就知道。比如信仰一定是好東西。

可我今天就想問一句,一定是嗎?

在第一個層面來講,一個人如果做事沒有指導準則,他會渾噩,會後悔,會隨波逐流。在這個層面來講,信仰真真兒對我們個體有著極強的幫助。

然而在第二個層面來講的話,信仰會阻隔你,會賜予你力量的同時把你變得狹隘。

因此關於這個問題,如果我們對信仰的定義和討論範圍只限於第一層面之內,那我信仰科學方法。而如果對信仰的討論範圍也覆蓋了第二層面的話,在這個定義內,我沒有信仰,並為沒有信仰而感到自豪。

在這我想解釋一下,這還真的不是梗著脖子強行自豪的,這裡面是有邏輯關係在的。

一個人如果渾渾噩噩地生活,那OK,在布熱津斯基的「奶頭樂」理論的指導下社會會讓他過得很快樂。但一個人如果抬眼去看這個世界的本質,去思索,去行走世間,那必然會遇到困惑和痛苦。人類天然在追求「確定性」。打個比方分手的時候,很多人其實對結果是可以接受的,分手就分手吧,但你得告訴我為什麼?哪怕是騙我也行。

「為什麼」這東西,有用么?就結果來說,它一點用沒有。很多時候就算你知道了原因,對既定事實不會有任何影響。但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你心裡那個位置空落落的,這種「不確定性」會反覆折磨你。

同樣的道理,關於世界的本質,奮鬥的本源,如果一個人有著堅定的信仰,他堅定的認為自己要努力奮鬥以證明自己就是上帝的選民,那他每天睡眠的時候是安然的。是的,那是假的,但有用。

而關於諸多重要問題,例如世界是怎樣從無到有的,生命的意義在於什麼,人類的意識或者靈魂是怎樣產生的......等等等成百上千的問題,每一個宗教都有自己的答案,科學沒有。由於我沒有信仰,所以我不得不承受著沒有答案所帶給我的焦慮,被瀰漫著的「不確定性」折磨著,只為了不被所謂的答案遮了眼,只為了保持足夠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我覺得我應該為這種承受感到自豪。

但是就第一層面而言,如果說信仰僅僅是把它當作指導自己的行為準則,那我信仰科學,並將科學的特質用以指導自己的生活。具體如下:

1, 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

2, 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

3, 取得新能力。

承認自己的無知,即面對任何事物時,如果心中沒有明確的答案,那就將「沒有答案」作為答案保留在自己心裡。雖然那會讓人感到焦慮,但也會讓人的眼界開明。

以觀察和數學為中心。觀察是說實事求是,所有的事情以實際情況為準,尊重事實,信任行為勝過言論。而以數學為中心則是盡量在內心去將複雜的事情數字化,考慮性價比,考慮投入產出比。另外數字的細分也會讓許多事情變得不那麼非黑即白,評價他人時不再簡單以「好人」或「壞人」為二分法,取而代之的是80分的人和70分的人,都可以是朋友。

取得新能力。這個更多的指導在於務實。創造價值,取得快樂,獲取利益。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這是行事時最重要的指導標準。

比方說社交,出門跟陌生人或不熟悉的朋友尬聊。有人就信奉,這是拓寬自己的人際交往圈子,這些都是人脈。關於這個理論,我首先承認自己的無知,真的是這樣嗎?我只能說我不知道,不清楚,不確定。其次我觀察,有人這麼搞真的交到了對自己很有幫助的朋友,也有人純粹是瞎混,有人這麼搞很快樂,有人這麼搞純粹是逼著自己。那我再數字化,喜歡社交的人做這種事兒對自己的體驗是+50分,同時還有可能搞到所謂的人脈在後續會幫到自己,那再+30分,總分80分。而有人去做這個事對自己的體驗是-50分,得到人脈的可能或許也是+30分,總分-20分,那其實就沒必要搞了。最後是務實,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樸素的人情社會,沒有這些人情小到買菜缺斤少兩,大到看病醫生不管,那我一定會克服萬難去尬聊,同時內心很清楚,我不喜歡,但我需要。這些都是結合實際情況,權衡所得。

不為難自己,也不內心困惑。

當然,對科學的認識和判斷,不僅僅是圍繞在上述那三個基本點。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大量的難以用科學解釋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傳統文化宗教都有著自己的一套說辭,而以科學為思想指導的人在面對這些問題時,有的會陷入困惑,有的會向其他體系藉助幫助,也有的會選擇某些假說作為心理支持,這不同的選擇,則是由於科學觀的不同造成的。

這麼生聊的話可能太抽象了,我們不妨舉一個例子,在例子里談。

「你相信中醫嗎?」

「你支持中醫嗎?」

「你會用中醫嗎?」

我的答案分別是,鬧不清楚,不好說信不信。鬧不清楚,不支持也不反對。會用,不為難自己。

這答案看上去一點也不高明,甚至有一些傻氣,對吧?

許多人旗幟鮮明反對中醫,嘲笑中醫,這其中原因各有不同。我不願簡單給人貼標籤稱之為中醫黑,但為了描述簡潔,我們姑且這麼叫吧。中醫黑,也是有等級的。

有的人說,中醫瑰寶《本草綱目》記載,「樑上塵」可以搶救上弔死的人,樑上塵簡單說就是房樑上的灰塵,這個灰塵,可以起死回生;

這本書里還教人各種吃屎,比方說蝙蝠晚上能看見,所以大家吃蝙蝠屎對眼睛好,可以明目,中醫稱之為「夜明砂」;

另外《肘後方》更牛逼,有一味葯叫黃龍湯,可以治食物中毒,消積食,還能治傷寒。這個湯我直白講,那就是糞汁屎湯。

「吶,中醫里有這些玩意兒,這不是傻逼嗎?有這些玩意兒你們還信,那你們不就是傻逼中的傻逼嗎?」

對持有這個邏輯鏈條的人,我們可以稱之為初級中醫黑。

這個力度很強卻只是初級,為什麼?我不為中醫辯護什麼,我就單論其邏輯進行一些討論。他們的邏輯其實就相當於宣稱河南人愛偷井蓋,山西人都是煤老闆,上海人都愛裝逼一樣。

地域黑已經很低端了,但還是有人信,為什麼?他自有一套邏輯在。河南老有人偷井蓋,所以整個河南人都有問題。中醫里存在這些智障方子,所以整個中醫體系下的方子全是智障。這裡面,「部分無法代表全部」這種初級邏輯駁斥我就不談了。

這些理論之所以被人相信,是因為其進一步演繹展開,其底層邏輯是:一個體系,產生了這樣奇葩的結果,那這個體系必然有一定的責任。

這個演繹是對的。河南絕對有問題,山西上海也絕對有問題,中醫這個體系,也絕對絕對有問題。

但是,河南有問題不代表每個河南人都有問題,中醫有問題也不能代表全部的方子都是無價值的。

中醫本身是一個大數據業務,生病了就開始排列組合(才不是)吃一些東西。治好過人的就記下來,最後攢了一堆方子,同樣的方子有的人吃了好了,有的人吃了死了。為什麼?不知道,扯著嘴在那尬聊陰陽五行什麼的。陰陽五行這套理論科學嗎?是不是正確的反應世界本質的理論?我不知道,沒法實驗,鬧不清楚,不妨先留下,作為思想訓練的一個模塊也是很有趣的東西。而攢下來的這些多如牛毛的方子,那都是實實在在的臨床數據。有錯的,但一定也有對的。結合現代醫學的經驗,一定會在其中提取出極有價值的生物藥物素,這個事情,屠呦呦已經做了。

還有的人黑中醫,則是通過抨擊中醫沒有藥物臨床試驗這件事來徹底否定中醫的。這個邏輯我認為可以稱之為高級中醫黑。

正如我前面所說的,中醫本身不是一個科學體系,收集數據可以,但自我矯正難。陰陽五行其實就是另一種類型的宗教理論,一開始就奔著人體的「終極」去思考了,越發展越內卷,理論很宏觀,很活泛,怎麼解釋都行,醫死人則是你悟性不夠而不是醫學體系的問題。因此我們無需諱言該理論體系有著其自身的局限性。

如果死死咬住且僅針對「藥物臨床試驗」這一點的話,那我很讚賞這種中醫黑的行為。這對中醫體系本身,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然而,絕大多數跳著腳反對中醫的人,更多為在自我標榜。他們積極投誠與科學,殊不知科學從不嘲諷。

通過上述這個例子我們大致可以看出來,面對中醫這種試圖給出全面覆蓋的理論體系,我們的態度應當是不清楚,不反對,取其精華,靜觀其變的這麼一個思路。

舉一反三,你問我有沒有鬼?你問我存不存在輪迴?你問我人能不能修仙成功?我都會表示出足夠的興趣,那是對人類的智慧精華凝結產物的興趣。但興趣之外,我給出的答案永遠都是,鬧不清楚,難以證偽,難以復現。

同時,我也相信有朝一日如果科技出現了新的突破,這些理論假說都有可能提供出足夠的素材和思路,輔助人類探明自然的部分真相。

除此之外,高高在上的嘲諷,或百分百的自信,抑或是恨不得焚其書坑其信徒的戰鬥姿態,皆非我所建議。

公眾號:夕北漫談

下一篇:

夕北:《人類簡史》15--科學與帝國的聯姻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蜜蜂是怎樣釀蜜的?
朱元璋、雪村:啟蒙中國近代化學的一股神秘的東方力量
如何解讀1月3日Nature上酒精代謝產物損害小鼠造血幹細胞DNA的論文?是「喝酒傷身」的有力支持嗎?
如何看待黃河變清?
聽楊振寧、阿龍·切哈諾沃和施一公暢談學術之道 | 全場精華彙編

TAG:文化 | 科学 | 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