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源:社群是自媒體最好的出路嗎?究竟怎麼才能玩轉社群營銷
社群這個詞很早就開始流行了,很多人都想去搞個社群,然而大部分人的做法是什麼?
建一個微信群,然後拉人進群,互相聊天、分享,我們最常聽到的一個詞是自由鏈接,群主會熱情的鼓勵大家去自由鏈接,並不斷告訴大家鏈接的好處。
然而實際狀況是什麼樣的呢?
當我們建立一個新的社群之後,除了最開始的相互介紹、聊天、分享,沒過幾天,這個群基本沉寂了,發消息半天沒人理,只有群主每天發一些新聞早餐之類的信息,也很少有人去看,甚至你會發現,一個很久以前群突然從微信聊天會話框跳出來,你才想起來,原來自己還加過這樣一個群……
你會發現建立這樣的社群並不是你想要的,你希望自己能夠創建一個活躍度很高社群,大家能夠在這裡分享知識,相互鏈接,你希望這個社群能夠為每一個成員提供價值,但為什麼大家都不活躍呢?
我們在考慮這件事的時候,首先應該去考慮,大家為什麼要在這個群裡面去很活躍的分享和鏈接?
就好像你要拍一部電影,你召集了劉德華、黃渤、葛優、范冰冰等一干演員,然後僅僅說一句:人來齊了,你們自己開始演吧,演好了叫我。
我們都知道:好電影是需要被設計的,要有定位、有劇情、有主題、有台詞……
每一個環節如何緊扣,包袱該在什麼時候抖出來,那社群為什麼不是呢?
因此當你在組建社群的時候,卻經常忘記了這一點,以為什麼都不用做,僅僅拉人然後讓他們自連接就行。
而好的社群,就是被設計出來的。
讓我們回歸社群本質,看看如何建立一個好社群。
一、垂直定位
垂直定位就是指聚焦在某個垂直的領域,比如說母嬰社群、畫畫社群、音樂社群等。
垂直定位又可以劃分為內容垂直定位和地域垂直定位。
內容垂直就是寶媽社群、畫畫社群、讀書社群這一類的;
地域垂直就是本地化或鄉鎮的一些社群;
總之,你建立的這個社群,定位越垂直,後期會員的歸屬感就會越強。
所以,建立社群,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一群相同特性的人聚集一起,然後一起做一件事。
這裡又非常容易存在一個誤區,很多人以為將這類人拉進一個微信群,就是建立了社群,事實上你只是利用微信這個工具提供了一個更便捷交流的交流方式。
就像校友社群和工作群本身就已經存在,即使沒有互聯網,這些人已經在腦海建立了連接或者認同感,因此拉個微信群並沒有創造社群,只不過是為已經存在的社群提供一種便利的溝通方式。
而且社群的載體不局限於微信,各種平台,都可以做社群,論壇,微博,QQ群,甚至線下的社區。
在這個社群里,大家經常溝通、建立感情、互相幫助、彼此信任,從而形成了強大了凝聚力。
凝聚力就是把大家都粘在一起,而且粘得越來越牢,像滾雪球似的,使得這個圈子越來越大。
比如一個釣魚愛好者,凝聚一群喜歡釣魚的人,一起準備接下來的釣魚大賽。
一個小區的大媽,也可以凝聚一幫人,練習廣場舞,備戰廣場舞大賽。
一個大學生,凝聚一幫人開展青年支教活動,希望偏遠山村的兒童受到關愛。
總之,我們並不是拉一幫人,而是先有一個使命和目標,拉一幫人一起完成。
如果你是一個健身會所,那麼你建立的並不是健身愛好者溝通群,而是「6個月,一起改變自己」群。
所以,當你在構思組織一個社群的時候,要告訴成員們,我們要一起改變些什麼?一起做出哪些讓自己自豪的事情?
二、需求定位
一個普通人,假設玩了微信1—2年,估計號裡面也會充斥著各種群,什麼公司群、小組群、大學/高中/初中/小學/同學群、小分隊群、旅遊群、興趣群、臨時群、客戶群……太多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分析一個人加群的動機在哪裡:
1、感情聯絡:親戚朋友同學間
2、學習提升:尋找比自己更專業的人
3、宣傳推廣:宣傳公司的產品、服務,又或者個人品牌
4、社交/人脈資源:認識同興趣、同行業的人
5、工作需要:公司同事,項目小組,部門
實際上當我要加入這樣一個群體的時候,是滿懷期待的,我們期待的是接下來將遇到怎樣一群人?我們自己將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就像陳坤每年5、6月份組織【行走的力量】,每一個參與的小夥伴除了對見到陳坤本人充滿期待,還有對這一次行走歷程的期待,我會走什麼樣的路,我會遇見什麼樣的路況,會遇見什麼樣的同行夥伴?
最終,我們都想因為加入這個群體,而遇見更好的自己。
比如我們加入一個讀書社群,目的是希望能夠督促自己讀書,讓自己變得更有深度。
女性加入美妝社群,也希望能夠讓自己更懂化妝,使自己變得更漂亮。
所以,當我們加入一個社群前,都會對自己將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而滿懷期待。
因此,運營社群之前你需要做好需求定位,然後把社群活動固定化,培養用戶期待感。
但用戶不會每天都會有這種期待感,因此就需要我們去設計這種期待感的觸發場景。
有時候這種觸發場景是某個固定時間,比如即將參加廣場舞比賽的大媽會每天晚上固定7點在小區廣場開始跳舞;
6個月改變自己健身計劃的朋友每天晚上8點將會聚在一起健身、跑步。
所以每到這個時間點,進行預熱,都會觸發期待。
有時候觸發場景也許是某個事件,比如被陳坤【行走的力量】活動選中的夥伴,也對這件事充滿了期待。
當我們設計出了飽滿的期待感之後,如果後續不能讓社群的夥伴有所收穫,對夥伴形成的落差感無疑會對社群的品牌造成很大的傷害,甚至很多用戶加入付費社群,最終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值,而認為這是欺詐,運營社群的人該是很委屈的吧。
所以,我們在運營社群的過程中,需求和定位做好之後,一定要組織活動讓社群的夥伴有參與感。
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時代下,最不缺的就是內容,每個行業的大咖都會提供出優質的內容供大家學習,比如音頻課程、視頻課程、直播課程……
但是這種單項的學習沒有參與感,很多人買了很多學習課程,都沒學習完,因為總有各種事情打斷學習計劃,有些費用相對比較高的,就會容易被用戶退費。
因此我們需要與一群人一起進步改變自己,而很多社群的做法卻僅僅是:每周安排一個人進群分享。
這其實不是「聚集一群人做一件事」,而是「你為這一群人做一件事」,這樣的話,你做的更像是一個媒體,而不是一個社群。
所以,除了坐在群里靜聽之外,你需要讓你的成員做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可以提高參與度,強化儀式行為。
1、定期話題討論
這個話題是什麼?每個品牌和自媒體的調性都不一樣,討論的自然不一樣。
但不管什麼話題,絕不是隨便討論一下「論哪位明星顏值高低」這樣就完事的,這樣得來的效果反而只有幾個人瞎扯。
我認為定期話題討論應該具備一定的儀式感,比如今天我們預告明天晚上21:00—21:30分將討論一個怎樣擼自媒體收益的話題,並選取積極發言的給激勵,讓群員有一定的心理期待與動力。
另外,群內的活躍分子和KOL,可以鼓動他們一起參與說兩句,對討論的氛圍都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最後,將選取優質的討論結果整理成文,不管是群內發布也好還是自媒體發布也好,都會形成更大的影響。
2、讓群員獲得參與感
前文講到,社群並不是微信群,微信群只是交流載體,理想的社群是獲得歸屬感的,而參與感是獲得歸屬感的前提。
比如一間餐飲店,可以建立「一起做吃貨」(emmmm貌似不好聽)
一個護膚品品牌,可以建立起「新品試用群」(emmmm我詞窮了)
通過定期產品試吃/試用,給予產品反饋,甚至讓他們參與進來給產品命名、拉投票等。
3、線下互動沉澱
互聯網是相對陌生和虛擬的,一群陌生人聚在一塊,真的很難聊些什麼。
做社群就像談戀愛,兩個人如果線上認識,剛開始聊蠻有熱情,如果不實際見面,很快就冷淡了。
在建立社群歸屬感的基礎上,還需要培養社群員的視覺、聽覺、觸覺記憶,只有真正從網友成為朋友,才會有繼續交流下去的更大可能。
比如一個青年社區,針對年輕職場群體,有自己的線上社群,隔三差五在自己社區內搞活動;
比如一個書畫坊,針對收藏者和書畫藝術家,有線上社群,隔三差五的在自己店裡做沙龍;
久而久之,在他們各自完成商業目的與個人目的之餘,並且能使得彼此對這裡有一種記憶歸屬。
我覺得這樣的社群是好的,也能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起來,並保持較為長久的黏性。
最後總結一下:
社群並不存在於微信中, 微信只是輔助社群的一個工具,我所期望的好社群就是:凝聚一批人做一件事。
你需要設計出明確的使命和目標,然後設計一個共同達到此目標的儀式化行為,接著為所有人履行該行為提供反饋。
構建完整的社群,群成員互相認同、互相幫助、積极參与,即使微信消失了,他們仍然可以繼續。
因為並不是微信造就了社群,在有微信之前的幾千年,社群就已經出現了。
推薦閱讀:
※宜璞第91期:從廣告消費,到為內容付費和為知識買單
※社群營銷:3個技巧讓社群成員與你"不離不棄"(附案例)
※我看了100個社群,選出8個有特色的分享給你。
※如何用一年的時間打造總人數超8W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