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善無我,善行天下

有人問我,雪漠心學提倡消除二元對立,放下分別心,那麼,我們該如何分辨善惡?道德修養又有哪些境界?

我告訴他,人性中兼有善惡。凡有人類,善惡之爭就會存在,也永遠不會停歇。就像一個人總是在跟自己鬥爭。而且,善有不同層次,是個多元的概念。

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不同情況,對於善,就有不同的內涵和詮釋。所以,善惡之爭不可能有定論,也不一定要有定論。一個人是好是壞,關鍵在於他是否自省、自律、自強;人類社會發展得是好是壞,關鍵也在於人類能否理性、節制、自律。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這不奇怪,世上也沒有什麼純粹的善人和惡人。只要一個人不但自己生存,也讓別人生存,就是善;如果一個人只考慮自己的生存,不讓別人也生存,就是惡;如果一個人能為社會、為他人、為集體著想,遏制自己的私慾、貪慾,他就是有道德的人。善心、善言、善行,三者統一,就構成了完整的善。

至於人的道德修養,則有五種境界:聖人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君子界,利人無己;常人界,利人利己;小人界,損人利己,或損人不利己;蠢人界,損人又害己。我們崇尚聖人,提倡做君子,至少做個常人,不能做小人,更不能當蠢人。我提倡的「大善鑄心」,就是用聖人的善熏染常人的心,讓常人的心一天天更柔軟,一天天更博大,一天天更慈悲,然後變成君子之心,最後變成聖人之心。

現在很多人認為的善,還不是真正的善,因為它帶有大量的偏見和局限。比如學科、文化、民族、宗教、政治理念的局限,等等。在這麼多局限下,善文化很難形成普世共識。而且善文化目前宣揚的,多是一種小善的東西,沒能上升到大善的層面。就是說,現在有很多善文化傳播者,僅僅在傳播一種行為,沒能讓它發揮影響人心的作用。例如,他們大多停留在物質化的捐贈、支援、資助等行為上面,沒形成大善,還停留在小善、中善的階段。

那麼,什麼是小善,什麼又是中善呢?小善是讓人得到金錢、物質的幫助,它停留在物質層面;中善是授業、解惑,已上升到精神的層面;大善則是傳播真理,傳播為人之道,上升到靈魂和信仰的層面。

小善也很好,然而,小善的行為一旦中止,影響力和效果就會中止。比如,一個貧困生接受了兩千元的援助,如果他不理解其中的意義,或許就會當成一種「劫富濟貧」,不用白不用。那麼,兩千元一旦用完,這種幫助的效果就會消失,還可能產生副作用——那捐助者可能會被當成「冤大頭」,一旦停止捐助,接受捐助者就有可能產生怨恨,甚至將其體現在行為上。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小善帶來的利益,有時反而會讓人墮落。但大善不是這樣。大善的作用,永遠不會隨著行為的中止而消失。

因為,大善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人們一旦明白了這種精神和文化,善的基因就會永遠紮根在他們心裡,影響他們一輩子。而且,明白人會把善的光明傳遞給更多的人,一代一代傳下去。

要知道,行為很快就會消失,行為激起的一點情緒也會很快消失,但文化可以傳承,可以信仰,不求回報。這才是人類文明中最精華的部分。因此,以大善心,做大善行,才是真正的大慈善家。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做到大善無我,善行天下。

但現在,做善事的人總是被議論。一些企業家做善事,人們就說他作秀,幫企業打廣告;一些明星做善事,人們就說他在炒作,幫自己打廣告。人們不看這些人做了什麼,也不管有多少人得到了幫助,只管費盡心思地猜測、揣摩他們的真心或假意,甚至捏造一些不一定存在的動機。古往今來一直如此。那些什麼都不做的人,倒很太平,沒人會指責他,批評他,也沒人會議論他。因為,他什麼都沒做,沒什麼可議論的。但是,這也註定了他的平庸。人性的弱點註定了人的行為。

有時,一個人哪怕真的做了好事,別人也看不到他的優秀之處,看不到他的可貴品質,而是私下揣度他的不足,滿足自己卑劣猥瑣的心理,而不是升華這種嫉妒心,學習別人的優點,嚮往別人的精神,讓自己也能進步,也能變得更好一些。

這很正常。然而,這種負面猜測、懷疑的聲音如果太多,就是我們的悲哀。因為,個體是社會的投影,大量個體發出這樣的聲音,說明我們這個社會的誠信體系出了很大問題,亟須糾正,甚至重建。否則,長此以往,後果將非常可怕。

而事實上,我們確實也見到了太多傷害社會誠信的事情。

比如,昨天某人還在台上號召大家廉潔奉公,呼籲大學生支持西部,到基層工作,到農村就業,今天他就鋃鐺入獄了。原來,他是個道貌岸然的巨貪。他一方面說著非常偉大的話,一方面把灰色收入、巨額存款存到國外銀行,還給老婆孩子辦好了綠卡,隨時打算一走了之。

又比如,各種「來頭」很大的主辦單位,都在廉價出賣各種榮譽、頭銜、稱號,形形色色的人,都可以自稱大師、巨星、名家,在這個社會的舞台上,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卻業無比混亂。

結果,人與人之間的互不信任,互相提防,互相算計。為了防範和自我保護,人們習慣把別人往壞處想,不敢把別人往好處想。在這種環境和氛圍中,人們漸漸形成了自私、麻木、冷漠的心態。那些厚顏無恥地宣告「我是流氓我怕誰」的人,反而被認為很真誠,還贏得一片叫好聲、理解聲、鼓掌聲。然後,大家都為人性中的醜陋和卑鄙無恥找到了借口,心安理得地做流氓,一齊墮落。這時,突然出現一個助人為樂者,大部分人就會懷疑他的動機。

假如一個人真心想做點好事,卻備受懷疑和責難,舉步維艱,他就會感到越來越累,也覺得做好事的成本越來越高、風險越來越大。那麼,好多人都會漸漸失去信心和勇氣,不敢做好事,不敢善行,甚至不敢善言。最後,一些人乾脆加入沉默的、不作為的隊伍,成為魯迅先生筆下,那些麻木不仁的集體「看客」。

這種明哲保身的「成熟」非常可怕,如果讓我選擇,我還是情願支持那些看來很幼稚,卻真誠、善良的行為。

————————————節選自《慧心》雪漠作品

關注我的專欄,做心靈文化的傳播人,為世界做一點事。


推薦閱讀:

闖入太平洋上的「小非洲」,我去和巴布亞的食人族一起生活
三年多沒有得過感冒,正常么?
為什麼人要剋制慾望?
幽默和貧的界線是什麼?
怎麼面對撞衫的尷尬?

TAG:心灵哲学 | 文化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