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生活(五)移民還是不移民(下)?
太長不看版:如果你就想好山好水的過個小日子,而你在國內受限於學歷以及家庭無法做到,那麼可以考慮一下移民。如果你已經在國內有穩定的生活,或者你有一些事業上的理想,都不建議再移民了。移民年紀越年輕越好,20歲有大把時光剛剛好,過了30歲就要反覆考慮一下
在我看來,影響大家做出決策的最重要的兩個因素,第一個是生活,第二是發展。
先來說第一個因素。生活就是如何用最少的力氣換取最多的錢。看到很多人說,同樣是超市的收銀員,在國內工作時間長收入又低,但在國外可以買房買車,所以一定要移民。前半句話是對的,超市收銀員工作買房買車沒有問題,攢攢就能把錢攢出來。但後半句話就有問題了,國內超市收銀員沒有能力移民,除非像鳳姐那樣用特殊手段。如果這位國內收銀員開始為了移民而奮鬥,比如移民魁北克吧,她就必須要去法語。如果她把法語學到了移民水平,那她在國內也不用做收銀員了。所以這裡隱含了移民成本的問題。在國內生活已經穩定,你的工作可以支撐你的衣食住行,那你就沒必要移民。大概率是你折騰了半天,你發現在國外還是過著類似的生活。但如果公司外派你來加拿大,你過來幾年已經熟悉了加拿大生活,並且你也達到了移民要求,你可以順手把移民辦理了。其實我覺得最適合移民的,是在國內沒有很好出路的人。比如高考的時候沒發揮好,沒考上本科,那麼家裡花點錢過來加拿大讀個本科,有了當地學位就容易在當地找個工作,然後也是順便就把移民辦了。再或者本科大學比較差,出來工作都是活累錢少的,考研壓力又特別大,那不如把考研的精力用來申請國外大學的研究生,在國外找工作就活少錢多了。
許多人移民並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一種空泛的理想。比如有人特別嚮往民主,不喜歡中國的社會制度。如果你是為了這些而移民,那你基本上會鎩羽而歸。民主的問題一點都不比中國少。你以為打倒了地主,你就變成地主了嗎?Too simple, too naive. 在中國有強大的政府調控著整個國家的各個階層,而在民主國家,每一個階層都必須為自己的利益去吵架。在中國國家有長遠的戰略計劃,想著如何一步一步把蛋糕做大;而在民主國家,都在想著在目前的蛋糕中多分一塊。蒙特利爾和多倫多,加拿大最大的兩個城市,相隔500 KM,中間還夾著一個首都渥太華,怎麼看也應該有一條高速鐵路吧。然而只有一條普通鐵路,需要5個小時。很多人趕時間就乘飛機,飛機已經公交化了。現在想修一條高速鐵路是非常複雜的事情。如果由政府來做,到底由哪個政府來做呢?是聯邦政府,還是魁省,還是安省?修鐵路的錢又有誰來出,納稅人同意了嗎?通常在第一次做預算的時候,都往少里說,否則就被直接否決了。好不容易各方通過開始施工,就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施工方還時不時鬧個罷工,要求漲薪。最後結局通常是工期一拖再拖,預算不斷增加。這種大工程,必然政府的一個任期內做不完,那到了下屆政府那裡怎麼辦?他們可能是另一個黨的,可能他們是反對修鐵路的,那這一半的工程是做還是不做?蒙特利爾想修一條地鐵直通機場,這都多少年了,還是個沒影的事。但每次政府換屆,總會有競選者拿這事來拉選票。政府做不了,就只能交給公司來做。但公司考慮的是如何掙錢,他們才不管發展不發展。
還有一個例子是醫療。因為我不是學醫的,我也是道聽途說,如果講得不對,還請大家指正。北美醫生的收入非常非常高。他們收的診金特別貴,你就見他一面,跟他說幾句話,什麼檢查都沒做,幾十加幣就沒有了。在加拿大,這些錢全部由政府來支付。你不要感慨政府有多好,這些錢全部來自你的稅收。政府也在算賬,目前這麼高的稅都無法支撐醫療這個無底洞,所以政府只能限制醫療投入,這直接導致了加拿大看病排隊時間過長。我曾看過一個統計,各國人最擔心的事情,加拿人最擔心醫療。在這裡住院是不用花一分錢,得到賓至如歸的服務,但前提是你要排隊等到那一天。那政府不能降低或規定醫院醫生的薪水嗎?很遺憾,不能,因為有醫生協會。醫生協會是既得利益者,為了保證醫生的高薪和稀有,還要設置相當高的門檻,使得醫生培養周期非常長,人為造成醫生的稀缺。政府還要求著這些醫生給人民看病。
魁北克省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在搞獨立運動,搞獨立公投,政局不穩,直接導致許多公司撤資去了多倫多。蒙特利爾從加拿大第一大城市跌落到第二位,多倫多趁機興起。麥吉爾大學也損失慘重,許多教授都去了多倫多大學。這也是民主的表現。
在國內是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在民主國家更是這樣。在民主國家必須要自己發聲,沒有人會為你來爭取利益。在民主國家,會說要比會做重要得多。每個階層,都在為自己爭取利益,最後就看哪一方勢力更強大。
第二個因素就是發展。對大多數人而言,不包括那些北美名校畢業的,移民國外說白了就是沒有發展了。你想在北美社會創業?這麼成熟的一個社會,基本上找不到什麼機會。你想在公司成為骨幹,做到很高的管理層?這也有點難,畢竟語言就是一大障礙。你想從政?我目前還沒有看到成功的可以重複的例子。大家移民以後最大的願望就是找一個好的公司上個班。有人乾脆就自己盤個店,開個中國超市。還有好多人開中餐館,一家子的工作全都解決了。因為大家就是個打工的,所以通常壓力都不會大,剩餘時間就是藍天白雲享受生活了。
如果你在國內就是找個普通公司上個班,那你來加拿大挺好的。如果你還有一些事業上的理想,在加拿大就比較難了。我遇到過一個華人老師,她在美國名校做博後的時候嫁給了美國白人。白人在大學裡做教授,她在研究所里當研究員。日子看起來過得美滿幸福,白人為了她還特意學了漢語,每年暑假都陪她回國內探親。我問她移民後的感覺,她的回答有點出乎我的意料。她說從事業上看,國內的要比國外發展得好,國外男性要比女性發展得好。我很奇怪,我說不是美國的學術實力更強嗎?她說如果從學術上來說,確實美國更好,但她在國內的同學,好多都做到了有權有勢的位置,比如發改委的某個位置,再比如某某大學的校長;而在國外,獲得一個教職都特別困難。
有人說為了下一代。其實這就回到了第一點「生活」上了。孩子的生活難度確實會小了許多,但孩子也變成外國人。我現在的朋友有一個小時候移民美國的,他的價值觀還是傳統中國價值觀,他喜歡跟我們中國過來的學生一塊玩。雖然他語言沒有障礙,但他與外國人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我常常能感覺到他的孤單。我還見過出生在加拿大的CBC,很多不大會講漢語,他們的圈子就是白人圈了。他們對性極其開放,他們喜歡開PARTY,放很大聲的音樂,他們喜歡夜店。如果你孩子變成這樣了,你需要考慮一下你是否能接受。
總結一下,如果你就想好山好水的過個小日子,而你在國內受限於學歷以及家庭無法做到,那麼可以考慮一下移民。如果你已經在國內有穩定的生活,或者你有一些事業上的理想,都不建議再移民了。移民年紀越年輕越好,20歲有大把時光剛剛好,過了30歲就要反覆考慮一下,通常這個年紀在國內都有相當多的資源。即使30歲移民成功,來到一個新的國家,面對一個新的社會,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能不能做,而是值不值得的問題。
世界上沒有天堂。社會的財富都是人創造的,想要過好日子,都需要奮鬥。每個社會財富都是有限的,像優質的醫療和教育,都是奢侈的資源,你在國內獲得很難,普通加拿大人在加拿大獲得也很難。每個社會的制度不同,不能只拿一個制度的劣勢去比另一個制度的優勢,需要通盤考慮,只拿一兩件事情來讚美國外好的,都是耍流氓的行為。大家去看看Quora,就知道有多少外國人在羨慕中國了,當然那裡邊也都是挑好的方面在羨慕而矣。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動畫片《醜陋的美國人動畫片》?
※為什麼大部分 ABC 明明會說中文偏偏裝作不會的樣子?
※中國是否應該開徵「移民稅」?
※這裡有有過魁北克移民經歷的人嗎?請談談你們的經驗吧。
※留學生怎麼拿美國綠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