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之後為什麼世家的影響力急劇縮小?誰是這些百年世家的主要打擊者?他們又是如何被削弱的?為什麼要削弱?
02-02
世家是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有著難以估量的作用,既然如此為什麼要打擊削弱?有種說法是和皇權有衝突,我不是很理解。當時人們心中五姓世家的地位難道可以凌駕於皇權之上嗎?
首先要說一下什麼算世家,那些烏七八糟的暴發戶可以略去,天下大姓,無非山東世族崔盧李鄭王,關隴門閥杜裴柳韋,南朝是王謝袁蕭,江東是顧陸朱張,其他的就是五胡亂華時進入中原的鮮卑匈奴羯氐羌的軍事貴族(主要還是拓跋鮮卑那一夥,其他的基本是破國亡家不成氣候,混入鮮卑,孝文帝改革後留下了六鎮兵還算純種胡人,六鎮之亂時這些胡人也進入中原,而這夥人也恰恰是北齊北周隋唐的根本,日後顯貴的也正是他們)。看題主你的問題自己都解決了自己第一個問題了,主要就是皇權的打擊,導致世族的衰落。有沒有其他原因呢?當然也有
譬如王謝袁蕭,是南朝的大姓,東晉時最為昌盛,而劉裕憑北府兵建劉宋,寒族武人勢力大漲,而蕭氏因後系篡位而成帝系,不過是憑皇家而躋身門閥,至於陳武帝,那更是徹頭徹尾土生土長的南朝寒族,自北朝歸於隋,陳歸於隋,隋歸於唐,那天下歸了北朝,南朝貴族能保全已是不錯了。同理於王謝袁蕭,顧陸朱張還跟過孫權,那實力更不濟了
北朝最後分為北齊北周,北周的關隴集團也是隋唐的立國之本,不少門閥跟皇帝結親,顯貴一時,卻也牽入宮闈之事,唐朝數次玄武門之變,能次次站好隊,可不容易,就算站隊不錯,功高蓋主也是問題,長孫無忌尚且不免,何況他人?粗略看來,宇文泰剪滅北魏勢力,宇文邕剪滅宇文護,楊堅代周,楊廣清洗高熲楊素等人,李唐代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武氏亂政,神龍三變,安史之亂前大規模的清洗已如此之多,關隴集團大傷元氣,反而是山東世族元氣未傷,崔盧李鄭王也恰恰是皇帝的重點目標。所以總而言之,都是威脅到了帝王統治,尾大不掉,不得不除。用的方式當然不同時期各不相同,王謝袁蕭顧陸朱張直接滅國之時處理,將梁陳帝系都搬到長安,乾脆一鍋燴了,而關隴集團是歷次政變,加上幾任家主也不爭氣,慢慢就失去了左右朝綱之力,對付山東世族,才真正是那個所有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東西——科舉制大顯身手的時機。漢是察舉制,魏晉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楊堅因個人興趣開了進士科,楊廣正式頒行科舉制,李唐沿用,對世族的打擊非常大。但是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世家大族畢竟教育資源好,而且人脈廣,科舉考試也佔盡上風,唐朝崔盧李鄭王每家都出了幾個乃至十幾個宰相。到了中唐,安史之亂,這對世族打擊極大,但是凡是講究分權制衡,七宗五姓你家宰相少一點,那我家就多一點,還是沒有完全失勢
到了晚唐,這吃人大魔王來了,好一個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黃巢可不管你是誰,管你大姓小姓,抓到的一律三光,不吃了你就是對你好了,這把太狠,皇帝還不想下手想借大姓牽制一下藩鎮,吃人大魔王給你統統處理,不說權勢,性命都沒了,也徹底揭開了唐末藩鎮割據大幕。梁唐晉漢周,前後蜀楊吳南唐吳越閩南漢馬楚南平北漢,你方唱罷我登場,經歷了五十年戰亂,世族蕩然無存因為科舉制度之所以科舉就是為了削弱世家,為什麼要削弱世界?就好像題主說的,世家的確對文化傳承有重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因為世家當道,為了鞏固地位,它會限制文化大面積,全方位的傳承,這顯然是不利於社會發展的。
對於皇權來說,每一次皇權的更替都有世家的參與,比如隴西李家,本身就是世家。所以世家無時不刻在威脅皇權。
世家看上去是個很美好的東西,但是你真的理解什麼叫朱門酒肉臭嗎。幾千年來,世家一直壓迫,剝削著老百姓,但是因為世家力量過於強大,皇權在削弱世家的同時又不得不借用世家的力量,照顧世家的利益。其實世家一直沒有消失,部分世家因為重大失誤,泯滅在歷史之中,部分一直潛伏在某處,等待機會再次崛起,部分世家一直沒有離開權利的舞台,比如曾國藩是曾子的後人,上一屆九袋長老還有曾家後人呢,還有最後一部分,他們的祖輩經過gm,成為了新的世家。。。科舉制度吧,讓更多寒門能進入政治中樞
關於@藍的 說的「部分世家一直沒有離開權利的舞台」我的看法不同,當世家長時間沒有站在權利的舞台上時,那麼它作為世家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基本上就喪失了。尤其每次改朝換代,舊世家要麼站隊正確從而飛黃騰達,要麼站錯隊被清算,想要韜光隱晦,光是亂兵流匪就能滅他滿門了。而想要在歷朝歷代都能站隊正確,目前看來還沒有這麼厲害的。
對於類似「曾國藩是曾子的後人」,這種說法我持很大的懷疑態度。很多時候,後人發達了,為了擺脫暴發戶的名義,總喜歡給自己攀附的「名人」祖先。比如李唐說自己是老子的後人,諸如此類很多。曾子是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的人,到現在差不多有2500多年了,那時候的文字大多還是記錄在竹簡、帛書上的,基本上都沒有保留下來,所謂的族譜也都是後世編纂的,很難說有多少可信度。
另外現在中國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世家了,gm後的那一輩還在的已經不多了,而第二代、第三代從政的從總數上來說比例不是太高,做到高位的也就那麼幾個,反而從商的多。但是所謂世家不是光有錢就可以了,沒有世代接替的政治勢力,無法稱作世家。當時五姓世家很傲嬌,不屑於和皇族聯姻。
建議你去看看 百家講壇 國史通鑒之兩晉南北朝篇。方誌遠教授已經講解了這個問題
好像是在五代時期世家達到頂峰吧,甚至超過了隋唐魏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