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電影行業:票房增長17%,市值卻蒸發千億,華誼已被四家反超
作者 | 津平
編輯 | 藍
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年票房首度突破550億大關,全國電影銀幕數達到5萬塊成為全球銀幕數最多的國家,《戰狼2》也以56.83億的單片最高票房成為了全球年度電影票房20強中唯一一部非好萊塢影片,與此同時,醞釀14年之久的電影產業促進法於今年墜了地。
如果說2016年,電影市場的關鍵詞是「疲軟」,那麼2017年的關鍵詞應該是「深蹲」與「助跑」。
《戰狼2》帶動下半年票房,全年大盤增長17%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12月31日,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達到了556億元,與去年全年450億元相比,增長了約17%。
有分析師認為,今年電影市場的增速非常可觀,「如果只看數字,與前些年相比,國內票房總量的增速是有所下滑的,但實際上,在目前高基數的基礎上,能有17%的增長已經很不容易了。」
但能夠看出,資源集中、馬太效應已經在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逐漸顯現了出來,廣發證券研報根據北美的經驗預測「內容質量穩定會伴隨著一批佔比穩定的頭部電影出現,前十名的電影佔國內總票房的比例將維持在25%-35%之間」。
今年內地前十大電影票房佔比約為36%,相較於去年的31%上升了5個百分點,上述券商預計,短期隨著部分廠商製片能力有所加強,前10名的影片票房比例或短期仍將上升,長期隨著電影工業的完善和從業者素質的提升,未來或趨向於與北美市場類似,Top10維持在30%這一穩定水平上下波動。
從15年的狂歡到16年的失意,影視從業者的心情可謂是坐了過山車一般忽上忽下,其實如果仔細算算,這種失意實際持續到了17年年中旬。今年春節檔後,國產片一度被碾壓,連續數十天沒有一部影片坐上票房日冠,甚至幾乎沒有過億影片出現。
於是今年,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下發了《關於獎勵放映國產影片成績突出影院的通知》,對放映國產影片成績突出的影院繼續給予獎勵。
1. 影院全年放映國產影片票房收入占票房總收入55%以上的,對影院進行獎勵;
2. 放映國產片比例在55%-60%之間的,影院放映國產片取得票房需要上交的5%的專項資金將返還50%;
3. 放映國產片比例在60%-66%之間的,將返還75%;
4. 放映國產片比例在66%以上的,將全額返還。
上述通知時間是今年年底,實際上追溯到暑期檔後,國產片已經開啟了逆襲。以《戰狼2》為首帶動了下半年的大盤,包括《羞羞的鐵拳》、《芳華》等都實現了口碑票房的雙爆發,與此同時,今年一大批IP改編的電影已經開始跳出「卡司」、「大投資」的賺快錢思路,如《悟空傳》《妖貓傳》《嫌疑人X的獻身》《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等IP改編影片正在回歸冷靜。
千億市值蒸發,巨頭重新洗牌,華誼被四家公司反超
如上種種數據體現了行業的熱鬧,但傳媒板塊的股價卻仍是慘不忍睹。
自2016年傳媒娛樂版塊下跌超30%,在56個行業版塊里排名53位,傳媒板塊今年又跌了一年——今年年初至2017年12月22日,傳媒板塊整體下跌20.09%,跑輸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
具體來看,今年華誼兄弟跌去21.26%,北京文化跌去25.95%,中國電影跌去33.41%,上海電影跌去52.59%,幸福藍海跌去53%。
據鏡像娛樂整理的18家影視公司2017年初和2018年初的市值,除了光線傳媒、文投控股與完美世界3家公司市值小幅增長外,其餘15家影視公司去年一年市值共蒸發了932.15億元,近1000億元,跌幅在30%以上的高達11家。由於涉及到趙薇借殼失利,祥源文化位居2017年傳媒行業跌幅榜榜首,年內跌去58.76%。
影視仍是表現最差的子行業,但幾大民營影視公司今年的市值卻較往年跌幅有所提升,具體來看,2016年末影視龍頭股萬達院線、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分別下跌55%、47%、35%。
可以說的是,今年幾大民營影視公司差距仍在加大,在今年內地票房年度前25的影片中,萬達、華誼、博納、光線、樂視分別參與了6部、4部、3部、1部、0部,其中樂視影業已經消失在了大眾視線。
在經歷了兩年的調整後,整個電影行業上市公司排名發生了變化,按照Wind行業二級分類,電影與娛樂行業市值排名前五位(不局限公司性質)分別是:萬達電影、文投控股、光線傳媒、中國電影、華誼兄弟。
相比去年年末,萬達仍在老大的位置上屹立不動,文投控股與光線傳媒均上升了一到兩位,而華誼兄弟已由第四滑至第五,處境十分危險。
雖然市值被4家公司反超,但華誼的總票房仍處在領頭羊的位置。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至今日,華誼兄弟主出品影片已經達到100部,總票房突破200億元,位列中國電影公司首位,不過和中影、光線的差距已經縮小到了20億之內。
票務平台3進2,雙寡頭即將奏響2018宣發戰
但不得不說,在影視巨頭擠破頭搶市場的當下,傳統影視行業卻越來越依賴互聯網票務平台。從2015年到2017年TOP10影片參與方上看,頭部內容參與主體多集中於龍頭公司,包括電影製作發行領域的萬達、光線、中影、新麗、博納,也包括互聯網平台淘票票、貓眼、微影時代。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在線售票佔比超過了80%,比2016年上漲了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在線票務雙寡頭淘票票和貓眼參與TOP影片數量明顯提升,在線票務雙寡頭基於流量優勢切入發行領域,以聯合發行為主,並開始參與進行主控發行。
圖註:僅統計投資發行2部及以上影片的電影公司
資料來源:貓眼電影、天風證券研究所
2017年上半年,貓眼電影主控發行了《大鬧天竺》、《麻煩家族》;微影時代主控發行了《東北往事之破馬張飛》)等三部電影;淘票票主控發行了《傲嬌與偏見》。
據中國財經網統計,進入暑期檔後,淘票票合作發行的影片共9部,其中單片票房超過10億元的有1部,單片票房收入在5億元-10億元之間的有2部;微影合作發行影片6部,其中單片票房超過10億元的有1部,單片票房收入在6億元-10億元之間的有1部;而貓眼合作發行影片7部,單片票房超過5億元的數量為0。從市場份額數據來看,淘票票以30.9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貓眼和微影分別以29.72%和21.84%緊隨其後。
值得關注的是,與影視公司市值動蕩類似,今年的票務平台也發生了一場巨變:從「三國殺」進入「雙寡頭」時代。
在經歷多重消息爆料,微影又多次否認,消息終於在今年9月坐實。貓眼以40億估值收購了微影后,新貓眼估值直線上升到137億,而在今年11月又有相關媒體報道在完成了相關業務整合後,又獲得了騰訊的10元投資,至此新貓眼的市場估值已經達到了200億。
至此互聯網票務平台的格局目前已定,在經歷過票補時代後,宣發變成了影片之間競爭的主旋律。2018年傳統影視勢必需要繼續和互聯網票務平台繼續合作,而雙寡頭之戰將成為明年的一大看點。
麻辣娛投定位於「文娛精英人士的成長助手」自媒體,專註分析創業成功人士的商業思維和實戰案例。麻辣系自媒體所屬的麻辣派致力於服務文娛精英群體的成長與進階,包括麻辣媒體、麻辣社群、麻辣學院和麻辣創投。已入駐頭條號、百家號、一點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微博等平台,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電影上映之前,盜版資源的傳播會不會導致票房收入的下降?
※目前中國資金投資好萊塢電影的情況如何,主要通過何種方式?
※怎样评价《公民凯恩》的导演奥逊威尔斯?
※一部電影是怎樣營銷的?從哪些點切入?
※《你的名字》同期動畫電影《聲之形》有機會在國內上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