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韓文是什麼樣的?揭秘韓文的由來和典故
文字是在韓國世宗大王時期(十五世紀)所發明的,以前韓國是中國的藩屬國,所以,在韓國還沒發明韓文字前,雖然講的話是用韓語,但是文字的書寫,幾乎是使用漢字。所以,就變成說的是一套,寫的又是另外一套。
(圖為世宗大王畫像)
當時只有貴族和知識分子,有受教育的機會,認識漢字,普通百姓幾乎是不識字的。所以,貴族(韓國人稱為兩班)和平民之間,可以用韓語做口語的溝通,但是若要用文字傳遞訊息,確有著一層隔閡。
在全國貴族和平民之間,產生文化斷層的情況,世宗大王深深感受到擁有自己的文字的重要性,因為擁有屬於他們的文字,韓國的文化才能廣泛的延續下去。但是發明文字,可不是兒戲,是一件蠻浩大的工程。
結果有一天,世宗大王在千秋殿內沉思,看到陽光照射千秋殿門欞上的景象,一格格的門欞,激發了世宗大王創字的靈感,於是世宗大王立刻召集眾多文官和學者,一起研究發明出了韓文字,經過時代的演變,慢慢的發展成現在使用的韓文字。這就是為什麼韓文字,會看起來正正方方的原因了。
在一格格四方形的門欞上,你是不是會找到韓文母音,如:?、?、?、?、?、?、?、?等的字型呢?
如果你覺得,這樣發明出的文字,好像有點隨便,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雖然創字的靈感來自於此,但是這些文字中,卻隱藏著很深的含意。圈圈代表太陽,也就是天(?),橫線代表地(?),直線則是人(??),韓文字形代表天、地、人等,宇宙的自然法則。
而且韓文基本字母,有十個基本母音、十四個基本輔音,是世界上最科學的語言之一,因為它用很少的音節,就能代表一套完整、複雜的語系。
世祖從君主時期就開始了擔任負責訓民正音和相關的主要任務。世宗創製訓民正音3年後,世祖依照世宗的命領,為了世宗的母后——昭憲王后的祈禱冥福, 執筆寫盛著佛像傳記的《釋譜詳節》。這算是訓民正音的第一個散文集。
登上王位的世祖在君王時期,將自己撰寫的《釋譜詳節》和父王撰寫的《月印千江之曲》合輯成《月印釋譜》出版圖書,書的開頭裡收錄了《訓民正音》諺解,讓百姓們能夠更容易地學校訓民正音。在登基6年後的1460年里,命令在掌管的考試科目中含括了訓民正音,在成均館的科目中也加入了訓民正音,培養讀寫訓民正音的人們。
代替世宗大王命名為「訓民正音」,經過悠長的歲月後,百姓們把韓文貶稱為「諺文(下流的文字)」。這樣貶低韓文(國家制度認可)成為國文,高宗下達勅令正式表示,法律和勒令全部都是以國文為基準,混淆用漢文翻譯或者用國文。創製後約450年,韓文定位立足為「國文」。
韓文的創造以及普及真的那麼一帆風順嗎?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日本帝國侵略等出現了不計其數的韓文扼殺政策,也使得現在韓國使用的韓文陷入了危機之中。這時,韓國湧現了許多保護韓文的人們。
韓文的歷史沉浮
韓國最早的民間新聞《獨立新聞》,照片出處:韓國文化振興院
還有,百姓們之間貶稱為偐文的國文,第一個將它起名為「韓文」的人是誰呢?正是周時經先生。周時經先生致力於啟蒙運動、韓文教育和培養下一代的國文研究當中。不能實現國文的規範化的時期,周時經先生在韓國的國語史起重要作用。他參與純韓文新聞《獨立新聞》編輯,舉辦國語研究會,致力於國語語法和韓文拼寫法的研究當中。他寫了《韓國語語法》、《國語文典語法》、《國文研究》、《國語語法》、《語音》等各種國語語法書,將韓文理論系統化等方面留下很多業績。
韓文「橫書」的開始——崔鉉培
1910年8月,日本帝國奪去了大韓帝國的統治權,國文「國語」的地位在一朝之間被日語搶奪了。這樣慘淡的情況下,為了能夠建立語法系統,崔鉉培先生帶著強烈的使命感投入國語的研究當中,整理國語的語法和文法後開始撰寫《國語本》。為了鎮壓民族主義人士,用捏造事實的手段把崔鉉培先生關人監獄中,這當中一直研究和教寫韓文橫書,用行動證明他對韓文的愛。
1945年8月15日解放以後,崔鉉培先生找回國語和國文,開始在學校進行教書。但是因為沒有用國語編輯的教材,製作教材刻不容緩。因此,他組成「國語教科書編纂委員會」,致力於編纂國語教材,在委員長的執導下編纂了教科書。他的基本方向是「中小學教科書全部用韓文」,「教科書用橫書」。即,崔鉉培等各種人士努力下開始了韓文字體和橫書。
編纂韓文教科書的美國人——霍默·赫爾伯特
守衛韓文的名人中不一定只有韓國人。赫爾伯特是朝鮮最造的近代式國立教育機構——育英公院里選拔出來的的英語老師。赫爾伯特從1891年開始,5年間在育英公院里擔任教師一職,不斷給學生傳播近代教育。在3年間努力地學習韓語,做到能隨心地書寫韓文。
最早的韓文教科書《士民必知》,照片出處:國立中央博物館
最後他擁有能用韓文編撰書籍的實力。因此,他編撰了最早的英語版韓國歷史書《韓國史》,還出版了最早的用韓語翻譯的英語小說《天路歷程》。並且,他開始解釋太陽系和地球的關係,編撰了最早的韓文教科書《士民必知》,介紹大陸和每個國家。
很多進入朝鮮的外國人中,他走上熱愛韓語的特別道路,他說比起英語,韓文是更為科學和優秀的文字,他是一位把韓文的優秀性在世界上傳播的偉人。或許,他比起韓國人更加得熱愛韓文不是嗎?
原來早期的韓文居然是這樣的!
看韓國人分析韓文在朝鮮時期的普及程度!你知道這些韓文知識嗎?
最近在很受歡迎的節目《快來吧,是第一次來韓國吧?》中出現了一群對韓文非常關心的德國人。他們對韓文展現了極強的好奇心,感嘆韓文形成的體系、科學性和易學性。
如上面所說,在世界上受到了史無前例的認證的韓文創造於1443年(世宗25年),並於1446年(世宗28年)頒布。因為韓文的誕生,韓國人的表達才能夠變得自由,才能像今天一樣在文化,經濟、政治等領域實現快速發展並嶄露頭角。
但是這樣的韓文在很長一段時間被鄙稱為『諺文』,只在婦女和低階層之間使用,所以和漢文相比,獲得了很低的待遇。但是這個真的是事實嗎?
雖然朝鮮的官方文字的確是漢文,但是世宗和世祖時期,訓民正音就被採納成了科舉考試的一個科目,而世祖因在官方書籍「國情咨文」中使用了韓文而出名。
許多考證資料證明,用韓文寫成的信件,即『諺簡』,不僅在朝鮮時期的婦女之間傳播,也在王族之間活躍地傳播,而這些資料正作為歷史上珍貴的資料被使用著。
上面這封信是朝鮮(王)朝君主孝宗給三女兒的信的一部分。孝宗有六個女兒,他對於姐妹們在分首飾時,宿命公主不在場這一點感到非常心痛。所以他催促宿命公主去找其他的姐妹,「無論做出怎樣的努力,也要拿回你的部分」,讓我們感受到帶著調皮勁的平凡的父愛。
不僅如此,在朝鮮時期通過信件,除了對活著的人,也可以對逝者表達真切的哀悼。深切相愛的夫婦在表達最後的心意時,沒有比一封信更好的方式了。
因此,朝鮮時期韓文的使用程度比我們想的要廣泛。
就像上面說的,信件和其他官方文書相比更容易滲透個人的想法,所以在研究歷史時,信件是掌握個人想法的重要資料。但是由於韓文信件是用毛筆寫成的,在筆寫資料中屬於很難解讀的類型。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字體,從解讀開始就非常難,而且就算解讀完成了,又因為存在很多難以理解的語句,所以很難正確理解解讀文的內容。
比如「宮」這個字就根據發信人的字體,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解讀,但是也因為這種多樣性,韓文信件帶有的歷史意義和趣味也成倍增加。
推薦閱讀:
※重翻舊賬,韓國檢方啟動調查李明博涉嫌濫用職權?
※為什麼韓國的【忠清】地區明明是東西分開的,卻要稱作【忠清南道】和【忠清北道】(朝鮮的黃海道同問)?
※如何評價2016的女團現狀?
※朝鮮戰爭在志願軍入朝後,朝軍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