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留學生,我們為自己代言

當作為留學生的我手捧枸杞養生茶、笑看這學期校網站上每一科接踵而至地出成績時,「佛系」一次悄然而至。初次相見,「佛系」那怎樣都行,看淡一切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對我們會心一擊,似乎完美概括了留學僧在退掉新鮮感的心理狀態和生活方式。身在海外的留學生也搭乘上了「佛系群體」的車。

在美帝大農村生活許久的我們,興許變得每天按照課表按部就班地生活,初進校時對教授和所學課程的星星眼般的期待逐漸消失,端著咖啡隨性地把書往桌上一放便開始聽一堂課。曾經時常高高舉起問問題的小手也銷聲匿跡,課上長久地安靜與左手手機右手筆記才是日常。好了,「佛繫上課」誕生了。

興許年輕時看到自己四年所需要上的學分數,滿懷期望地規劃general education 想上什麼有趣的課,「看起來講星星太陽銀河系的天文課有意思,古希臘神話也很不錯!猶太古史呢?從來沒接觸過,也想增長這樣的知識呀!」腦海中嘰嘰喳喳地討論著該如何選課。 到了現在,興許一部分的我們已經幾乎完成了general education的學習,開始被專業課折磨。哦,下學期,下下學期及未來都是五六門專業課,如何排課隨緣,反正都要上。難度?隨緣,教授仁慈或者不幸跳坑挨一刀。「佛系選課」誕生了。

又興許對於吃貨留學生們來說,初接觸的學校食堂時驚喜的,種類繁多的美式自助餐頓頓吃飽,味覺每一次都會期待下一頓食堂又會做出什麼樣的料理。後來,學校周圍的中餐廳乃至亞洲餐廳、西餐廳都吃了個遍,味覺和吃貨胃早已對食物不敏感不期待。而約飯的朋友似乎也固定這麼幾人,在飲食和吃飯社交上,還真是「四大皆空」,我們吃的不是飯,吃的是寂寞。「佛系約飯」又中了標籤。

凡此種種特徵,都被外界所定義為「佛系」。見微知著,碎片式的生活方式反映出的是 「佛系」特徵在當下年輕人身上出現了明顯的徵兆 。「佛系」不僅僅是年輕人時下流行的自嘲與自定義的生活方式,更是社會變遷與經濟體系下的必然產物。有人將此現象比喻成倉鼠與滾筒,「滾筒籠子里奔跑的倉鼠明白了籠子的本質,於是不再奔跑了而已。」當面臨社會巨大的壓力和挑戰時,達成「成功」的門檻越發增高,選擇安穩平靜、追求精神世界的生活也是當下的最優解之一。雖然不被社會和國家發展所提倡,但「佛系」也有其存在的意義。

大部分的我們在美國的求學生活中進化出了特定的「佛系」生活方式,一面在生活安排上「佛系」,但另一面卻在精神與理想上「奮鬥」。理想與現實之間或許並不衝突,一個完美的平衡點也存在。每天過著一成不變的三點一線的生活、頂著一張「四大皆空」的小臉、固定的社交加在一起,不難讓外界定義為「佛系留學生」。繁忙的學業讓我們對於生活方式的推成出新逐漸減少,極簡化的生活狀態卻並不代表凡事怎樣都行。相反的是,在學業以及個人成長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激情並非外界所看到的表面。

有誰會不停地分享自己在成長時所經受的苦痛,在為理想奮鬥時所遭遇的困境與磨難呢?還記得大二時課業難度陡然增加,每個周末都忍痛割愛地放棄了和朋友們出去遊玩,轉而投入了周末去圖書館學習。在精神上,我們是強大且富有激情與活力的。生活愈加「佛系」,新意與變化越來越少,連社交時間都變少。在人際關係上,朋友的去留與結交新友變得更「隨緣」。在生活中,「怎樣都行」成了口頭禪。

固定的生活模式以及「佛系」的生活狀態,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提供了更充足的時間與更集中的精力來讓我們關注自身的內在成長。在順利完成一學期課業的前提下,我們正在為做一個具有完整性的人而努力。如同懸崖峭壁上的樹,鑽地而生,充滿生命力地向「內」生長。在此刻,「佛系」生活也有著積極地象徵意義。

作為留學生的我們,身上既有「佛系」精神同時又兼具「奮鬥與拼搏」。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被我們有效地合二為一,也是對價值觀多元化的理解與嘗試。我們是佛系留學生,我們為自己代言。

-END-

推薦閱讀:

目標科研的物理博士選擇清北物理所還是出國top20?
關於紐西蘭留學移民?
如何在3個月內自學SAT,目標分數在1500(新sat)左右?
你在國外遇到過什麼對於中國或者亞洲人的刻板印象?

TAG:留学 | 佛系青年 | 佛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