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監督自己的文章
當我按下「發布」的時候,全球所有城市應該都走完了2017。每年年末,我都會安安靜靜的趴在書房裡,閉上眼睛回顧去年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情,給過往一個總結,給未來一份期待。這是我第一次寫下2017年知乎總結。
2017年在知乎上我似乎只發了五篇文章,但我其實堅持每兩周寫一篇,其餘的並不是不願意發,而是因為自己一直處在非常矛盾的狀態當中,為了一些簡單的事情,跟自己較勁了一整年,心態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
第一件較勁的事。
寫文章是件難事,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一篇文章很難不引來批評聲,尤其是寫這種行業性質的文章,雖然大家在一個行業,一個崗位上,可是採訪對象說的可能跟其他人正在經歷的不同,就像一家水果店老闆告訴你大蘋果好,另一家卻告訴你紅蘋果好,在沒有行業標準之前,拿誰的話當作標杆呢?落實到現實工作中,每個人生處的公司戰略,部門角色,工作任務都不同,實在是很難概括。
有時候朋友提醒我,你錯了,事實是這樣的;後來,又有人告訴我,你在胡說,事實是這樣的;最後我採訪三四個人講了三四種標準;刪選總結實在難以權衡。我一度放棄過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想法,後來還是選擇關閉評論區,不受干擾,自己去尋找標準。你可以認為我對自己寫的文章有點心虛,也可以認為我自知能力就不足避而遠之。
互聯網時代被曝光從來都意味著會有無數的刀箭向你射來。有人說網路是渣子和噴子的庇護所,我大致同意這個觀點,而我卻不願意成為被噴的那個目標。不願意讓自己變成爭議的焦點,又要硬著頭皮寫文章,這種做法本身就很矛盾。就這樣,去年忙著跟自己較勁。
第二件較勁的事。2017年,我發現很多簡單的事情變的越來越陌生和複雜,我不再直面提問者的問題,反而去糾結問題背後的問題。比如有人問我如何美化PPT和Excel,我第一反應卻是阻止他們,在我看來花太多時間美化PPT而不是案子本事,這不是件好事,漸漸的PPT淪為Show off的工具,套上美輪美奐的外衣騙老闆,騙客戶,欺上瞞下。這麼回答,顯然不是提問者想聽的,也沒有回答他們的問題,一個原本再簡單不過的話題被莫名其妙的上綱上線到某個高度,或許也不是件好事。
吳曉波老師在《騰訊傳》中這樣說過:在任何一個文化創作領域,所有的從事者從來都面臨『描述事實』及『發現本質』的雙重困境。達芬奇在論述畫家的使命時曾說:一個優秀畫家應到描繪兩件主要的東西,即人和他的思想意圖,第一件事做到容易,第二件事情就很難。
這幾年,我見到學生對於證書的痴迷,對於企業崗位的狂熱,對於追求金錢的幻想,與此並存的是他們對職場陌生、對社會無知、對未來迷茫。大批學生在商業媒體的炒作下,淪為只懂考試,眼高手低,金錢至上的矛盾體。我曾以我非常簡陋的知識試圖告訴大學生們,職場的本質是什麼,未來是什麼,生活是怎麼樣的,但我粗糙的文字卻只給他們描述了冰山一角。我喜歡教育行業,但也同樣令我矛盾,我不知道該如何傳遞我在文字背後傳遞的意思。
18年,我會開啟一篇大型的職業規劃文章,從大學一直延伸到工作,從非常基本非常淺顯的概念說起一直到最終的工作實戰。原因是我發現對於生活在大城市的同學來說,是不需要我再寫什麼文章的,只要稍稍留意一下,他們有足夠多的資訊,可內陸城市不同,學校從來沒有系統化的講述過職業發展,大家的第一選擇永遠這麼閉塞。
文章中我會嘗試闡述更多的看法,不一定能幫到你們,但我希望讓職業規劃不再只出現單一的發展路徑,而是像一個生態一樣,擁有多種觀點,多種選擇。事實上,我認為沒人能幫你規劃未來,我也無法規劃我自己的未來,但所謂的「規劃」其背後是一套綜合體系在推動,它將作用於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7年回答了很多小夥伴的提問,有大學畢業感到迷茫的,有留英留美拿不定主意的,有考證考研想不通的,有工作跳槽選不好的,大多都是來自私信和微信提問,我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時間都一一作出了回復。2018年,同樣,小夥伴們有問題依然可以私信、微信我,同時我爭取整理一部分出來。
2017年,水水的就在知乎上混過了
2018年,燥起來!
推薦閱讀:
※你見過的最無畏的人是怎樣的?
※親愛的,聽說他活兒不好把你弄痛了
※生活究竟其本身就是苦難的還是人生要經歷苦難才行?
※25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TAG:做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