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雜筆——經濟之怪現象

數據、新聞報道和現實脫離,這算怪現象嗎?

一部分數據還可以,甚至很不錯。但是,如果深究的話,就會發現或者迴避了實際情況中的中長期的副作用和隱患,或者有意無意操縱數據,或者是選擇性報道。現實情況,與公開報道似是而非。

表明上看,數據還可以,實際則在不斷下滑。

比如,一季度經濟增長6.9%。專家們高呼回暖,實際上是多數人把最後的家底拿出來買房,地方政府又開始大規模搞基建。到下半年,大多數人成負翁了,地方政府也沒動力了。結果,到第四季度出現財政收入負增長。

比如,強行拉動人民幣匯率。匯率上去了,但是如果深入看的話,會知道香港的流動性也被抽空了。

比如,年底匯市交易清淡,強拉匯率,弄出一個全年升值6%。上市公司往往搞一些動作,讓業績好看,外管局和央行也學會了。當然,這麼一來外逃的資本可以獲得更好匯率。

比如,多數股票都在下跌,股指變化並不大。

比如,凈出口下降。報道的時候,強調出口增長。

比如,中小企業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經營困難。報道的時候,集中報道規模以上扭虧為盈,利潤兩位數增長。

比如,因為勞動成本上升,中小企業用工成本增加。這對服務性行業受到的衝擊尤其大。報道之中,根本看不到。

比如,許多出口中小企業,因為匯率原因損失慘重。報道的時候,看不到。

比如,中小企業稅負增加。報道的時候,只看到營改增以後減稅。

比如,搞金融創新外加大放水,熱錢亂竄,各種金融欺詐蓬勃發展。報道根本看不到。易租寶、泛亞、錢寶網這些事情曝光,大家才知道。

現在很多時候,要聽話聽音。

比如,中小企業大批關停破產。報道的時候,根本看不到。但是,報道說要扶植實體產業。話說回來,如果中小企業經營好,還用得著扶植嗎?如果原料上漲、人工成本上漲、出口下降、稅負增長這些情況不改變,生存條件惡劣,又怎麼可能扶植得起來?

比如,十個創業九個死。報道鼓勵創業。創業,多數都是服務業。現在,有效需求不足,生意不旺,各種零七八碎的變相攤派不斷,用工成本上漲,創業怎麼可能成功呢?不斷鼓勵創業,就知道又死了一批創業的。

幾個主要的數據差強人意,甚至還不錯,實際情況看不到,或者說很難看到,只能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報道。

有些事情,也許就像這次煤改燃和各種金融騙局,實在掩蓋不住,才會暴露出來。

新聞宣傳,本來就是報喜不報憂。

但是,如果一點憂患都看不到,也未必是好事——可能是真的一片大好,也可能是被掩蓋住,直到掩蓋不住的那一天。

至於為了面子操縱數據,更難免「贏了面子,輸了里子」。

如果影響到決策,那麼後果就更加嚴重了。

當年,如果不是亂放衛星,甚至自欺欺人,影響到決策,也許不會損失那麼大。


推薦閱讀:

#每日讀報60秒#2017.1.16每日讀報
如何看待昆明機場航班延誤,乘客打開 3 扇逃生門?
奧運胡言亂語:心疼自由派一秒
如何看待「男子繼承1.9億,從銀行取時卻變1.9萬」這一事件。?

TAG:宏观经济 | 中国经济 | 时事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