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人都是折翼的天使

失眠的人都是折翼的天使

因為昨晚大家在盆友圈各種使用"葬愛風",忍不住跟風了將葬愛風經典片語「折翼天使」做為標題。希望不會掉粉。(雖然本來也沒有多少粉,也沒啥往下掉的空間了。哈哈哈,流淚捂臉跑開。)

今天的話題是關於失眠,關於長期失眠。

「我感覺自己不夠聰明,如果我考不上法學院,我將永遠無法快樂。」

H,一名即將要考法學院的大學生。失落、沮喪、傷感的情緒縈繞著他已經很久了,在感受到他的情緒之後,感覺他還會持續抑鬱下去,如果沒有情緒沒有得到及時疏導。

但好在他此刻開始求助了。

「我已經失眠很久了,我經常無法入睡。我服用過輔助睡眠的葯,是睡著了,但是醒來更加睏乏,反正加重了失眠。」

偶爾睡不著覺是正常的,特別是當我們心中有憂慮或令人興奮的事情時。但長期失眠,就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了。

我們為什麼會失眠?也許正是因為我們心中的憂鬱癥狀導致的,我們不停擔憂自己的前程和幸福,我們不停地將自己的前程與幸福劃等號。並且強迫自己接受沒有前途就沒有幸福的絕對化的設定,於是,抑鬱、焦慮、失眠「呼朋結友」喊著口號「123預備跑」,全跑進我們心裡。

如果你是一名大學生,偶爾,你會對未來感到氣餒和悲傷,經常垂頭喪氣,你認為成績和學業會危機的職場目標;

如果你是一名職場人員,偶爾,你會對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滿意,經常唉聲嘆氣,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有時懷疑自己的生命價值。

夜幕降臨,當萬家燈火一盞盞開始由明轉滅時,你依然會在床榻上輾轉難眠,翻來覆去。直至聽到鄰居家熊孩子不想上學鬼吼鬼叫的嚷嚷,是的,一整夜了,你還沒睡著。於是,你感到煩悶,一想到待會就要出門,開始跟自己慪氣:「f**k,簡直了!睡個覺有那麼難嗎?」然後,情緒直轉而下,開始沮喪,眼睛空洞的好像看著什麼卻又什麼都沒看。

是的,失眠太痛苦。世界上1/3的成人都存在失眠問題,在經濟發展快速的的國家失眠人群所佔比率更高。這意味著每10個人里至少有3個人失眠。

該如何治療失眠問題呢?我們拿備考法學院的大學生H的例子來分析,當做案例。以下是諮詢師和H的對話,採用的是認知行為療法:

H:「每當我考試不及格,我就會變得抑鬱。」

諮詢師:「考試不及格是如何讓你抑鬱的呢?」

H:「只要我想到如果我不及格,就進不了法學院。」

諮詢師:「你是否能同意,你對考試結果的解釋方式會影響你的情緒?你可能會感到抑鬱,可能會有失眠障礙,吃東西沒有胃口,甚至想放棄這門課程的學習。」

H:「對,我同意你的說法。我腦子裡面在一直在想我考不上法學院這事。」

諮詢師:「那麼,考試不及格意味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H:「意味著我不夠聰明。」

諮詢師:「還有呢?」

H:「還意味著我永遠無法快樂。」

諮詢師:「這些想法讓你心裡感覺如何?」

H:「非常難受,堵得慌。」

諮詢師:「所以,是你為你考試不及格賦予的意義讓你感到不快樂。實際上,相信自己永遠無法快樂的想法會成為不快的重要因素。你把自己引入了自己設下的陷阱,因為在你看來,無法進入法學院就等同於永遠無法快樂。」

從案例中,我們看到諮詢師幫助H正視導致自身抑鬱的破壞性思維。認知行為療法屬於頓悟療法,適用於由理性思維導致的情緒問題。認知行為心理學家貝殼善用此道,研究顯示認知行為的方法治療抑鬱症的效果不亞於藥物治療。

每個人都需要get一點心理學知識:

認知療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貝克(A·T·Beck)如是說:「適應不良的行為與情緒,都源於適應不良的認知。」

認知行為治療認為人的各種情緒源於對所遭遇事件的解釋、評價、信念或者哲學觀點,而非來自事件本身。

案例中,諮詢師在於幫助H調整認知,後期諮詢師的工作會持續幫助H重新建構認知結構,重新評價自己,重建對自己的信心。

如果H依舊將糟糕的成績歸咎於自己不夠聰明,而不是歸咎於情境(考試本身存在的難度),那麼他還會一直抑鬱下去。

如果此刻的你已經處於抑鬱情緒、睡眠障礙之中,需要及時求助於心理諮詢師。或者仿照以上案例進行長期的自我疏導,調整自己的認知,為自己進行治療。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学 | 失眠症 | 睡眠障碍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