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之貢德爾皇室的式微

貢德爾王朝(下)

貢德爾王朝第二任皇帝約翰尼斯一世(1667-1682)接過權力,與南方蓋拉人的戰爭還在繼續。然而這位皇帝更對宗教理論更感興趣。他還實行隔離政策,避免與穆斯林接觸。

到了第三任皇帝亞述一世(1682-1706),貢德爾王朝迎來了雄主。他不濫用武力,重整了稅收和關稅制度,發展貿易,對外改善與埃及的關係。據一位給他治過皮膚病法國醫生記錄,該皇帝性格溫和,彬彬有禮,喜愛政治藝術和科學,不耽於武功,剋制而又有英雄氣概。

但是這位皇帝在他的最後幾年接見了西方天主教會人員,還派人去拜訪羅馬教皇。先前的教訓歷歷在目,這一親近天主教會的行為又引發了恐懼。在他去位於塔納湖心島上的大教堂為一位妃子祈福時,他的兒子塔克拉發動政變,並派人刺殺了他。

值得注意的是1704年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一座城堡的瞭望塔倒掉,然後再也沒有被修復。貢德爾王朝立國70年了,有限的財富大量被用在修建宮殿和城堡上,國家財政不堪重負。倒掉的瞭望塔,見證了這中央權力的式微。

塔克拉皇帝不得人心,在位三年即被謀殺。覆巢之下,豈有完卵。他四歲的兒子也一同被殺害。主謀可能是Yostos大公。

塔克拉皇帝的兄弟被安排登基,三年之後駕崩。

Yostos,一個非所羅門王室成員,篡奪了王權。儘管篡權上位,Yostos卻是一位強硬而又受歡迎的統治者。然而名不正言不順,他的身份問題始終困擾著他。六年以後,皇帝的權力被其他大公褫奪。

亞述的兒子達維特三世被擁立為皇帝,皇權又回到了所羅門王室手中。但是達維特確並不信仰東正教,可見父親被殺後他經歷坎坷並未得到良好的教育。達維特利用蓋拉人來對付持不同宗教意見的人。皇帝本應是國家的政教合一的領袖,他不但沒有信仰,還勾結外敵,結果可想而知。1721年,他被人暗地下毒毒死,在位僅僅六年。

繼位者巴卡法皇帝意識到了手下權臣尾大不掉,難以馴服的現狀,為了遏制封臣大公的權力,他做了最後一次嘗試並取得了部分成功,自然也不受封臣待見。然而他的子孫就再也沒有能力去駕馭越來越強大的地方強權了。巴卡法皇帝在位十年,號稱鐵面(無情)皇帝。

之後小皇帝亞述二世(1730-1755)繼位,因為年幼,皇太后Mentuab監政攝國。孤兒寡母容易被人欺負,境內叛亂四起。在蓋拉人的幫助下才鎮壓下去。皇太后傾心天主教也是引發叛亂的一個原因。有意思的是小皇帝醉心於營建別墅和御花園,他用象牙和威尼斯鏡子裝飾會見廳。

想想北宋醉心於藝術的未代二帝,此時的貢德爾王朝敗象已具,國勢搖搖欲墜。

後來1755年繼位的Ioas皇帝娶了個蓋拉人做皇后,還組建了一支3000人的蓋拉人衛隊,以前東正教看不起的蓋拉人,現在也開始在朝堂上行走了。皇帝還下令一個總督將自己的省份交給蓋拉人,大公不服發動了叛亂打敗了皇帝的軍隊。皇帝不得不向提格雷的米歇爾大公,兩代元老,國家首相求援。米歇爾大公率領兩萬六千人的軍隊打敗了這位叛亂的總督,並娶了他的遺孀,前皇太后Mentuab的女兒。

米歇爾大公的存在威脅到了皇帝,皇帝想在1769年想殺掉該公,卻反而被米歇爾大公刺殺。米歇爾大公擁立70歲的約翰尼斯二世為皇帝,該翁智商欠費無可用之處,結果被毒死。

同一年,提格雷的米歇爾大公又立塔克拉二世為傀儡皇帝。1770年皇帝隨米歇爾大公外出,貢德爾發生了叛亂,連主教都參與了。後來所有人員被弔死。

1771年,四代元老的米歇爾大公已經73歲了,垂垂老矣。此年,阿姆哈拉大公叛亂並打敗了米歇爾大公,他被送回提格雷老家養老並在那裡去世。阿姆哈拉大公成了貢德爾的首相。

以上3年的歷史被一位蘇格蘭探險家詹姆斯·布魯斯所記載,貢德爾的城堡因叛亂和年久失修已經破敗不堪。

值得注意的是,在阿姆哈拉大公和提格雷大公為搶奪皇帝控制權而互相攻伐的時候,南部的紹阿王國一直保持中立,暗中積蓄力量。

隨著最後一位傀儡皇帝於1784年被廢,152年的貢德爾王朝結束了。阿比西尼亞迎來了群雄並起的王國時代,一個奠定衣索比亞現代疆域的時代即將開啟。

埃塞史學家認為,16-17世紀動蕩的阿比西尼亞帝國需要一個固定的首都來充當政治和宗教中心。然而,地處偏遠的貢德爾宮殿和城堡的建立卻讓皇權被限制在高牆之內。皇帝無法巡視全國宣示權力,自然無法掌控整個國家。拘於當時的交通條件,阿比西尼亞還沒有做好準備建立一個固定首都的準備。

其實,如今的埃塞聯邦政府也面臨著歷史的困境。奧羅米亞和阿姆哈拉地方勢力慢慢做大,中央集權受到挑戰,如何整合國家力量,穩定境內局勢,是擺在埃塞聯邦政府面前的一大挑戰。處理得當,東非第一大國安然崛起;如若不當,25年發展成果是否付諸東流,還有待於觀察。
推薦閱讀:

這個大壩很可能是下一個國際衝突的引爆點!
衣索比亞為何與厄利垂亞分裂?
衣索比亞的國內形勢?
在衣索比亞工作是什麼樣的體驗?

TAG:非洲历史 | 埃塞俄比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