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拉康的「鏡像理論」在說些什麼?


上過關於拉康的網課,中山大學楊小彥老師的「視覺文化研究」,其中有七節課講「拉康與鏡像理論」

正如,楊老師說的,拉康是用一種哲學化的方式發揮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在拉康那裡,變成了鏡像,心像,還有主體

我自己的理解是:

我們是通過鏡像來看世界,我們看世界總是有一面無形的鏡子,而且意識不到。

籠統的說,鏡像可以理解為在他人的形象或者自己對他人的想像或者幻想,這種形象經過轉化,比如,一次認同,二次認同,會轉化為我們的心像,進一步「反轉」,變成我們的主體。

更通俗一點的說,我們看他人不僅是在看他人,在會在看他人的過程當中建構自己。

從中摘錄了一些筆記,或許對題主理解拉康的「鏡像理論」有用:

1、他者是建立主體的第一步

2、主體:(從拉康思想來看)

主體是建構的,被培養的,被環境培養的,因為被培養的環境不同,所以,不同時代的人趣味衝突,代溝也就出現了。

主體, 鏡像,心像,三者之間的關係,就如同嬰兒看鏡子行為當中:」觀察者,被觀察者,觀察結果,」三者的關係。

3、異化

鏡子中的反像構成自我的主體

社會有時要強制形成自我的主體,這樣人的自我衝突越來越多。

比如說,現在沒興趣聽課的裝作感興趣聽課,

於是,異化成為人必然的命運、、

於是,各種自我互相衝突,,人心掙扎或多重人格出現

如果不能控制掙扎,就變成精神分裂

4、鏡像是可見世界入口,

鏡像是反像,

鏡像會內化為主體,成為我們的心像,

5、人類知識結構具有一種妄想症的特症,

我們內心的衝突從出生開始了。

內心如同成堡壘和體育場,這是關於「我」的主體構成的兩個重要象徵

每一個我, 對外和別人競賽賽,對內則向自己攻擊

6、強迫症,是人在建構自我,認識世界的呈現方式

強迫思維,強迫自己,倒錯,隔離,重複

一個人的性格,外部世界的協調發展出來的。

社會自我是公開的自我,

7、嫉妒和自戀

所有人都有嫉妒性的同時又自戀,

嫉妒,是成長的動力,

8、拉康理論的出路

想像恰好是一種奴役

拉康說l人幾乎都處在瘋狂狀態中,狂暴和噪音為形式的瘋狂。

他人是地獄,自己也是自己的地獄

我們被社會秩序和原生妒忌等所囚禁

不要向你的慾望讓步!

這句話,拉康的名言,會讓人產生些誤解,但是拉康是很值得一讀的,在我看來,這是一個揭示人類命運的又一位哲學家,心理學家,如同,之前的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達爾文一樣。

----------------------------------------------------------2016.10.30------------------

9月份在 慧田哲學 微課堂 聽的 喵老師《語言與慾望》公開課,我把他的話記錄下來了,如下

拉康思想的理論來源

1、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 得出夢的機制 移植和凝縮

移植 夢中會把重要的 高情感的夢思 在ce夢裡在無關緊要的環節顯現

比如 很著名的夢,艾瑪打針的夢 和植物學專著的夢,顯示的單詞包含多種願望,多種願望扭結而成。

2、拉康後面重新閱讀弗洛伊德文獻 索緒爾和 雅各布森語言學模型 建立無意識地語言規律 隱喻和換喻

隱喻 我們說一句話 總會有些東西壓抑的部分沒被說出來的

玫瑰花代表愛情 玫瑰花可以有很多個詞指代 能夠被替代 隱藏著????????????!!!! , 換喻,一個組合的關係,??????、???

無意識地另一種表達 轉移到毫不相關的xianyi材料加以來表現,所以是一個換喻

上次課提到

隱喻 對應 共識性 結構 ,對應的是組合性的結構?????

換喻 對應歷時性的 結構, 對應的是連接性的結構????

(要按住)

拉康用 隱喻 和換喻 解構了 弗洛伊德的 移植和凝縮,還藉助 語言學的理論,語言是差異性系統 ,符號產生意義,相對另一個符號。

符號 有能指 和所指 能指和所指???????????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這裡有任意性原則

語言

1、我們說

語言作為獨立的先於我們存在的一個系統

我們降生在世間 語言就已經存在了,我們是被語言決定的,我們是被語言所劃定的,主體是個語言的效果,我們生在語言當中。

不是我們在使用著語言,而是語言藉由我們來去言說,不是我們說語言,而是語言在說我們,從這點上拉康借鑒了海德格爾 語言與存在的思考

2、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海德格爾關於語言的思想,海德格爾認為,我們不能把語言僅認為是交流的而工具,工具是用有用 ,不用就沒關係,把語言當成工具,就把人和語言二元論了, 語言從來不是一個東西 語言是結構我們存在的先天存在

語言與理解世界

海德格爾說,語言是人與生俱來就存在於其中的東西,即使一個人死了,他還是無法擺脫語言的糾纏,人就在語言中,不可能離開語言而存在,人只能存在於語言之中。 而且在語言先在的引導下才能夠理解自我和 世界,語言預先給他規定了視野,引導他的這個眼光, 為世界賦予意義,為萬物命名,正是語言使世界成為所是, 使萬物成其所是,語言對於人,就像他棲居於其上的大地一樣,就像他不可分離的家園一樣,所以海德格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園。

是語言借人在言說

人先天被語言所貫穿 所引導,與其是人在說話 不如說是語言在說話

是語言借人的言語在說話,與其說人在說,不如說語言在說,人的話語只是這個語言藉以表達 和自我延續的途徑而已、,而一個人的生命只是這個民族藉以繁殖和延續的途徑而已

能言說要先傾聽 能傾聽要先沉默

既然語言先於人的存在,人在語言當中,人有所言說,人要言說 首先由有傾聽這個語言

語言與其是讓人言說 還不如還不如說是讓人傾聽的,因為只有通過語言 才能夠有所傾聽 有所領悟,而要學會聆聽這個語言 首先能學會沉默,因為只有在沉默中,才能聽見 大地 以及存來,在 詩 真理 以及它的叮啉和教誨或者說它的顯現,人才能說出有意義的話

而我們講的夸夸其談 喋喋不休的人,似乎他們 一直在說,但其實他們什麼都沒說出來,它們說出來的都是些人云亦云的閑話,那樣的話,不是源於對存在的傾聽 因此不能在存在的歷史中留下任何的痕迹

而海德格爾認為這種閑話 空話 ,這種人云亦云的狀態,就是人們日常話語的常態 最能代表這種話語的,典型的就是大眾媒體,而如果要能擺脫閑話的這種言說的話,是基於對存在的真切領會,能道出存在的秘密 道出大地chenmin的yanhuo,就是詩歌和真理,所以在海德格爾那的維度里, 語言與存在 詩歌 真理 是統一的。

我思故我在 的 重新認識

關於拉康對海德格爾的借鑒 是從考慮語言和存在的關係開始的,首先, 拉康從笛卡爾 我思故我在 從這進去,他是反對笛卡爾 二元論 ,他不同意 思推出在的確定性,在笛卡爾那裡,思的主體和在的主體 是同一個的主體,這是通過我思的內容和對象做清空的處理,他普遍懷疑方法其實是一個清空的主程序 能思之我 還原為一個透明的存在,即自我指涉的確定性

而拉康認為,雖然思和在是針對同一個主體,但是他在主體那裡不沒有辦法重合的, 這個{思}是某種無意識結構某種思維,思的主體是無意識結構主導的無意識的主體,{在}的主體是被幻象捕捉到的有意識的主體。

思是無意識結構的某種思維,在是是主體對自身統一性的的某種指

---------------(個人認為 思是非同一性的 後面講到思的主體 即無意識主體 總是被剩餘 被失落 被切割 被閹割。 第二 思在這裡嚴格意義上並非笛卡爾哲學意義上的思 拉康只是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解構了 我思故我在)

思是無意識結構的某種思維,在是對 自身統一性的一種指認。我思的我是無以名狀的存在 一個混沌的空無,就像自由聯想的主體,就像自我言說中的, 就像烏斯帶的案例子, 他總是在言說,總是回到起點,但是不知道說什麼,為什麼說,他沒辦法辨明和命名自己的慾望。

這個我在,我思故我在的我在,這個透明的自我 不過是主體的幻象,是主體對自身統一性的誤認,實際上是我在的獲得他者介入才能完成的,這個他者是指語言,我在的我 是語言和能指的他者切割的結果,這個我在的背後 是主體歷史中被被插進來的一張,是有意識的我 不能知道的灰暗之處。

主體選擇我在 失落我思

無論是弗洛伊德還是拉康都強調 我們的有意識的我背後都有無意識的我,我思的我背後是一個無意識主宰的一個思維,我思的背後除了不單單有個一個有意識之思,還有一個無意識之思主宰著有意識之思。

而這個我在作為統一性的確認是一種誤認,或者說,它的指認是一個喪失掉了的指認, 在他的指認當中,有一部分包含無意識真相的那分失落了,被切割掉了, 被剩餘了。

這個我在的我獲得了一個意義,但是這個意義不是我自己的,我的分裂在於 我獲得了某種意義同時,我的存在的一部分必定要被切割, 成為有意識的我無法參透的非意義,我的有所得是以某些部分的失落作為代價的。

所以,這就提到,主體進到語言當中獲得統一一性的身份, 比如自我這樣一個概念,它就存在 一個 ,思和在的兩難的選擇,而且是一個被迫的兩難的選擇,這也是跟要錢還是要命的選擇一樣,主體並沒選擇的自由 因為它必須選擇一樣 而且只能一樣,他要錢的話 生命被剝奪掉,人財兩空。但選擇命的話,保住性命失去金錢,也就是,生命被剝奪掉某些東西。

主體在思和在之間的選擇也是這樣的,或者選擇經驗性的在 就說自身同一性指認的在,或者選擇他者場域上無意識的這個思 ,無意識這個場域的思 實際是能指結構對主體的運作,主體因此被 shenxian(呈現)為被無意識結構化意義的效果,但兩者是不可兼得的,比如說拉康 在第四個研討班 他提到 ,如果我們選擇在 主體就會消失 他會躲避我們 他會落入非意義,如果我們選擇意義 意義的倖存就會剝奪在在的非意義那部分,嚴格地說,剝奪主體中要實現的無意識的那部分

1、說的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當我們選擇一個自身確定性的一個在的話,主體的這樣一個無意識這一部分會會被壓抑掉,有一個剩餘。選擇思或者意義,就像選擇要命,但代價是犧牲在的無意識的這個部分,因為無意識思作為一種結構化的力量 對主體的規定,就是把主體變成他者場域下的意指的效果,主體藉此獲得符號化的 身份,但代價是要切割無意識在的慾望。所以笛卡爾的這句話,按照拉康的角度拉康 應該改成 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思 ,我在我不思的地方在。、

------------------------- (那這裡的邏輯 是無意識有思 也有在 ,意識也有思和在,思和在都有意識和無意識地的部分)

海德格爾也講 就是,存在以一種遮蔽的方式來顯現,我們處在語言當中,看似我們有所說,但是其實是 我上什麼都沒有說,或者說這樣一個存在的真相或真理被遮蔽掉,海德格爾也認為,這個語言作為一個存在,它是通過自我與他者,就 人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顯現的,拉康也從這樣一個角度進入,人是話語的存在,言說的存在,強調與他人的相互依賴的關係。

fourda遊戲 的解讀

這就聯繫到後面將會提到 語言,就是 拉康就是 從愛倫坡《被竊的信》解讀中,就是解讀主體間性的一個結構,來去辨認他自己的存在。

比如說,我們舉一個例子,這也是拉康經常提到,弗洛伊德的小外孫,一歲半的時候,他的媽媽要去上班,已經斷奶了,要出門,有時候就不在,不在小外孫身邊,小外孫玩一個遊戲 fourda 小外孫把線圈擺出去喊出for 時有很緊張的表情,然後拉回來的時候,像看到媽媽一樣高興,非常激動的表情喊了一個da,fouda是來去的意思,所以小嬰兒 ,通過語言來象徵化母親不在的內在焦慮。

這是一個存在,通過這種,一個言語的這樣方式,fourda 言語象徵化方式來實現意義,他通過兩者之間的跨越,能夠緩解母親不在場的焦慮,但這樣的一種象徵方式永遠不能抵消他的焦慮,總有一部分是剩餘,在這遊戲中不能完全遮蓋,剩餘的部分的焦慮,關於對母親的慾望 是剩餘下來的,就是拉康的小a,聯繫後面拉康講的這樣一個望的成因,主體在選擇存在和意義的這樣一個維度和選擇的時候,他要獲得自身同一性的指認,自我的概念,總會有一部分,無意識的這個東西被喪失掉,被壓抑掉,比如說,之前提到的鏡子階段,這個孩子6到18個月,對自己的感知,是碎片化的一個大雜燴,因為這跟他的大腦神經遞質發育的緩慢和滯後性有關。他會感覺到自己,軀體某一部分有感覺,他就會覺得到自己就是那一部分,比如腳啊,手啊 ,內臟 ,比如說 內臟飢餓的時候,糞便拉出來 灼熱他的屁股,他就感覺自己就是那樣一些感覺,所以那個自我 他是沒有統一性的自我,它是碎片化的大雜燴。但是在鏡子階段,經過媽媽話語的這個指認,他就認同鏡中完整形像的我,他就對我有一個預期,鏡中的形象有一個完整性統合的一個形象認同,他覺得自己就是那個鏡中的幻象。因為那個鏡中完整的形象 相對碎片化的大雜燴,有完形的塑性的作用,認同鏡中幻象的話,有塑形的作用,也就是在的自身同一性的指認,但是它的這樣一個指認的背後,他是壓抑掉原初的軀體的興奮原初享樂的一部分,原初的軀體內部衝動引發的焦慮那一部分,這部分是他要驅逐的,在認同鏡中幻象是被壓抑掉的這一部分,這也是引起慾望原因的這一部分。

我們說 語言作為獨立於人而存在,先於人而存在的系統,主體是語言的一個效果,是能指鏈的一個循環,主體在語言當中獲得一個位置,獲得一個意義,這是主體獲得意義的辯證關係,主體總有一部分被壓抑掉,剩餘掉。包含享樂,無意識的那部分就被壓抑下去了。

那麼到底語言是如何給主體一個位置,以及主體如何在語言當中獲得一個身份,以及如何在語言中辨認自己的存在,在對愛倫坡《悲切的信》 的解讀中,來闡述他的觀點。

-------------------------------{也就是說 6到18歲的小孩子 有軀體興奮 和原初享樂 但是沒有統一性的自我認同 到了媽媽話語的指認 被鏡中形象塑形之後 當他認同鏡中的幻象之後 他獲得了一個自身同一性認同 但是壓抑掉了 原初享樂 原初的焦慮 ,這個無意識的被壓抑的部分正是引起願望原因的部分}

《被竊的信》的解讀

很多人沒看過阿倫破這篇小說,故事內容大概是這樣,有一天一個警察找到神探 ,希望他找一封信, 信被大臣奪去了,這封信是寫給王后的信,在一個會議中 王后坐在皇帝身邊 信送到王后手中,王后看出了 這封信的筆跡 害怕被國王發現 有損自己名譽 或者說地位被喪失掉 ,可能是一個情人的信 王后當面把信背面朝外翻轉 隨手放在旁邊的一個地方 國王沒注意 ,王后的動作被旁邊大臣看到 ,他猜測 這封信對王后至關重要 泄漏後有損她的名譽 ,藉機與王后國王聊天 彙報工作 當著王后的面把信偷偷拿走 把偽裝的信放到原位 王后這一切看在眼裡 不能制止。 信在大臣的手中後 王后派警察局長去大臣家裡搜這封信,警察局長,按照專業技能 多次潛入大臣家中 甚至最隱秘的地位搜了一遍 都沒找到 最後找神探 dipan 得知之後 深夜到大臣的家中 信就在壁爐的兩腿之間 信的正面是 大臣的故意做的引子 信的封面寫的收信人是大臣 信偽裝地放在堂而皇之的位置 警察局長沒看出這封信 dipan第二天藉機拜訪大臣 借故拿一樣東西看大臣 移花接木地把真實的信拿走 故事到此結束。

表面上看 故事很有意思 懸念類小說 但從拉康角度來看匪夷所思 ,他的研討班開始不說信 說了好幾個其他的例子,比如 學校當中有一聰明的小孩 以遊戲的方式贏了所有學生的紙板,這個遊戲什麼樣 雙方各拿出自己紙板 猜單雙數 大家各拿一些棋子 由對方去猜是單數還是雙數 棋子的數量 小孩會試驗揣測 站在對方角度來想 ,這個贏的小孩 猜對方手中單雙數。 如果稍聰明的小孩 第一次是單 第二次他就會還是單。 通過這種方式 通過揣摩智商 反其道而行之 贏了所有小孩的玩具。這裡面說的什麼意思 啊 就是說這裡面講的 這樣一個主體獲得一個意義 在語言的交流中 它總會有個主體間性的這樣一個問題,比如說 說這樣一句話 兩個人之間的談話 我是你的妻子 背後包含的這個意思是 你是我的丈夫。就是 它有一個主體間性的這樣的一個相互的一個交互 真正語言的這樣一個交流是主體間性的一個交流,而這個主體效果和位置的確立也是通過一個主體間性達成的,這就聯繫到《被竊的信》的這樣一個故事。

《被竊的信》包括三個時刻 看的時刻 觀察的時刻 結論的時刻,第一個看的時刻 大臣看到王后那封信 放在旁邊。 第二個 是理解的時刻 大臣理解這封信對王后的意義 dipan 理解大臣那封信的意義 大臣把信作為拒絕王后的籌碼去掌控影響王后,第三個是結論的時刻 雙方懂得各自情勢 從而做出行動 大臣當著王后的面 知道王后不敢制止 把信拿走 以及把信放在家裡顯耀的位置 以防被發現 以及dipan發現這份信的位置 他知道大臣放在那就是怕被找到。這三個 每個時刻 對應著人與人的關係 看的這樣一個時刻 代表相互之間想像性的一種看 理解的時刻 雙方有一個主體性的這樣問題 對方和你之間的不一樣的這樣一個理解 懂得當下的這種情勢 結論的時刻是主體間性的這樣一個位置,這樣一個獲得。

這篇小說看似波瀾曲折 ,這份信作為唯一的能指 ,最開始 這封信決定 大臣 國王 王后三者之間的關係 ,以及大臣信放在家裡 與警察 王后 的關係。

拉康的解說非常艱澀 第一個時刻 王后通過偽裝的方式 她處在想像性的關係 她以為她這樣一個行為以為沒被人看到 國王站到全知全能至高無上的位置 大臣去搜也是站在權威的位置 去搜,看似可以擁有一個絕對的權力,但是什麼都沒有看到,這就聯繫到黑格爾的主奴辯證法 主人看似站在主人的位置 剝奪奴隸勞動 但變得不自由 其實變得依賴奴隸 奴隸反而在通過自己的勞動 創造和獲得自由,還有就是大臣的位置 在《被竊的信 》場景里 完完全全站在一個分析家的位置 懂得當時的形勢,他做一個結論。他知道王后不敢制止他,然後堂而皇之地把這封信偷走, 他是一個辨識了無意識慾望和能指滑動,能夠理解辨識三方關係 信對國王和王后的意義 以及他獲得之後 他怎麼獲得 可以不被制止? 懂得當時情境 獲得一個行為 獲得一個主體的位置,大概意思是這樣。

所以拉康就講 就是 主體的位置真正是由能指決定 信作為絕對的能指 通過它的流動,結構化了他們一個個主體遮這樣的位置 王后 大臣 警察 dipan ,結構化他們的位置。

就是 能指這一個 它是優先性的,它通過這一個能指連的滑動 來去讓主體獲得一個意義的一個效果,剛才說主體是語言的一個效果 拉康是從這裡 這個角度進入了, 信符合自身的路勁,按照自身的路勁來去扭轉,按照它自身的能指鏈扭轉 ,能指時刻在流動 主體的位置圍繞著它而不斷地變化。

我們這裡講的主體的位置 結合小說裡面 指主體 在小說情境當中 他當下的境遇,比如說 大臣獲得這份信 當初可以堂而皇之地拿信 以及他拿信之後 對王后處於掌控的位置 ,以及大臣他通過偽裝的方式來去隱藏這份信拿信之後藏信從而陷入一個像王后想像性的以為別人覺察不出來的, 處於想像性的位置,以為別人不知道 ,丟到一個女人的位置

這是大臣在第二個的場景中,他從一個這樣主人 分析家的位置 掌控的位置,丟到一個想像性的位置,偽裝的位置,dipan識破了偽裝,重蹈覆轍 像獲得了大臣第一次在皇宮處於掌控的位置,直到信找到了。信終止了流動,dipan 走時留下了一封嘲諷的信。就是當dipan 這麼做的時候,他又陷入到一個想像性的這樣一個自戀的關係,跟大臣在第二場景一樣,丟到了一個女人的位置,時刻在變動的一個偽裝的位置。總的來講,拉康對《被竊的信》的分析 強調了能指的優先性,能指的流動決定一個主體的位置。

總結

我們說,語言作為一個差異化的系統,上節課講到,沒有一個能指能夠指代 能代表代表這個主體,就是主體只能是由一個能指指代另一個能指來指稱主體,所以它永遠在移植,永遠在滑動 主體是能指滑動的效果,拉康在《被竊的信》的分析里 強調語言對主體的這樣一個的效果 這樣一個作用。

我們說 這節課的主題是在講慾望是如何在語言中產生,剛才已經隱隱約約提到了這一點,當在在fourda 遊戲當中,這個小嬰兒內部的焦慮,他跨入到語言當中跨入到fourda, 抵消或者說抵禦內部的焦慮 ,但這種抵消和抵禦,這種象徵化不能完全抵消內部的焦慮,所以他總會有部分剩餘 這個剩餘就使這個主體通過一致的方式不斷在語言中追尋意義 ,不斷在找這個剩餘,所以他就完完全全跨入到語言,被語言所閹割,被語言所切割。

被語言所異化,所以主體是一個語言異化的一個效果,從這點上來講,另一方面剩餘是引起慾望的原因,另一方面,拉康也講主體他有一個絕對的需要, 就是他是嬰兒的時候 ,獲得一個完完全全得到照顧的需要,這樣一個生物性的需要。然後當他 當跨入到語言中,比如說在fouda 遊戲裡面,在父母的話語的體系下 ,在父母話語捕捉當中,他想要獲得一個玩玩全全愛的要求,他想要獲得一個無條件愛的要求, 但是這個要求總是不能夠永遠或者完全得到滿足,因為母親 父母的語言總是有歧義性的,第二呢,他想要捕捉這個母親的這個慾望 或者說他者的這個慾望 這個慾望它總是在別處的,比如說母親,她總是,不能時時刻刻關注這個孩子,她總是會有別的事 做家務 上班 想自己的丈夫啊 有煩心事 ,所以呢,的這個要求永遠不可能得不到滿足 所以總是會有剩餘 這個剩餘就是引起慾望的這一個原因。

當主體他有個要求,其實是,要求是在他者語言下的這樣一個要求,或者他進入語言當中 才會形成一個要求,要求是一個他者 他想要捕捉他者意義的要求,它已經存在一個我跟他者之間的這樣一個關係。它是處在一個在語言當中的這樣一個對無條件愛的一個要求,所以它永遠都會有剩餘,這個剩餘就是拉康後面講的對象小a 是引起慾望的原因 ,導致在語言當中在象徵界或者在社會中 永遠在不斷地追尋他的慾望慾望,但這個慾望永遠是對象化的慾望, 這個慾望永遠不可能完全地被捕捉到。當他抵達一個慾望 總是指向另一個慾望。因為慾望永遠不可能被滿足,這個之前被剩餘 被失落的這個東西 永遠不可能找回的到 它是引起一個慾望的原因 這就聯繫到講的這樣一個悲切 講的這個 能指鏈的滑動 以及這樣一個主體只能由一個指稱指稱另一個指稱來指稱主體。所以,這裡講的就是將的一個慾望的悖論。好的,時間的關係 就大致講的這麼大 因為知識量比較大 講的比較快或者有時比較籠統 大家有什麼問題 可以以文字的方式提出來。

問答

問:你說的跟辯證法有什麼關係

答:這個辯證法和科耶夫解讀黑格爾有關 拉康借鑒了科耶夫的解讀 , 在這個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裡面 強調的是 主人和奴隸 人與人之間的這個相互關係 總有一方戰勝另一方 戰勝的一方成為一個主人 能夠享用奴隸的這樣一個勞動 奴隸貢獻勞動這樣一種方式 ,來獲得一個被承認的位置 這裡提到承認與被承認 ,人與人的關係永遠是一個被承認 ,總是設想我們兩個人的交流相處 總希望雙方 我從你這裡可以獲得一個承認。 這裡就有一個主奴辯證法, 這裡承認與被承認 ,看似主人佔有絕對至上的位置 但實際上喪失自由 ,他僅僅依靠奴隸 。

而拉康講提到這樣一個《被竊的信》裡面,國王跟其他人的關係大概處於一個主人的位置 ,王后可以當著面神不知鬼不覺把信隱藏 ,王后的信被大臣拿走 ,國王看似處在全知全能的位置 ,他卻喪失掉一些可以被看的到一部分 這一部分自由也提到了。 比如在 fourda 遊戲里 , 他跟母親慾望有一個粘連, 他想成母親慾望對象。母親的慾望總是在他處 ,比如說母親出遠門, 想著她的心事 , 然後小外孫通過一種象徵化的方式,來去主動地控制這個焦慮 控制這個關係。但是他總會有一部分剩餘 總有一部分喪失掉了,就沒有辦法法完全抵消他內部焦慮以及享樂,也跟嬰兒和他者關係有關,嬰兒和母親或他者有相互承認的需要。 嬰兒想成為母親慾望的對象,母親的慾望是feilis 國內把feilis翻譯成陽具,孩子想要成為這樣一個陽具。這樣一個想要成為,就是想要獲得承認。想要獲得一個承, 想要獲得一個母親的承認,獲得一個身份, 一個位置,但是這樣一個相互慾望的遊戲永遠是一個不可能的, 從這個角度來講慾望辯證法。就黑格爾的慾望的辯證法 人與人相互被承認的需要 也對應著這樣一個嬰兒和他者相互被承認的需要。

在拉康的角度來講,就是他者作為一個語言或者說母親話語 ,父親話語 特別是母親的話語,作為一個語言 ,這個他者 ,這個大他者 ,這個主體就這樣靠到語言中想要獲得一個身份想要獲得一個承認的這樣一個需要總會有一定剩餘的 ,這個剩餘的部分,就是這個他無法企及的部分,這樣一個慾望之謎的部分,就是小a 的部分,就是慾望的原因, 一個不可知的 被剩餘的被失落的東西。

問:拉康的這個理論主要為了解釋什麼問題

答:拉康從這個角度來 主要還是講主體和他者之間的這樣一個辯證的這樣一個 關係 ,或者說一個主體和他者之間的這樣一個既由他者所建構,也有一個想要獲得承認的不可能性的悖論性的辯證關係。

當然拉康的這個理論,所有理論都來源於臨床 ,比如說就是精神病這樣一個結構的病人當中中 ,他正是因為缺少這樣一個,比如說他有進入語言,因為語言相對來說,它是一個規則 它是一個系統,它是一個秩序 它是一個象徵,象徵始祖, 是象徵父親的這樣一個法則,他有一個錨定,神經症的人他會有一個錨定,我們說話有一個意義,我們正常人這樣聊天 ,我們正常當下聊天會有一個在獲得獲得意義的暫時性的錨定而不是任由能指連隨意滑動 而精神病 缺乏這樣一個錨定點, 導致他這個語言混亂。

導致一個語言的一個無意義,就是這個主體進入到語言存在與意義,就是他沒有接受語言這樣一個閹割,他沒有去丟掉或者說去靠到語言當中,他沒靠到語言,也就沒有辦法,他的享樂能夠被剩餘下來或者切割掉,他存在一個享樂的問題,他的享樂都存在於內部。沒有喪失掉的享樂,所以呢,他的語言沒有意義,他會造很多的詞,他自己總是在言說,但不知道在講什麼,看似是一個完整的話但是完全是沒有意義的話。所以拉康講 精神病人不處在語言中,他不是在說語言 他不是在使用語言,而是被語言所使用

而語言是一個任意性的一個系統,他是處在語言的瘋狂當中,沒有一個暫時的一個錨定,拉康是一個精神科醫生所以他的所有理論是 從臨床這裡來的,當然他借鑒了很多當代的這些哲學的視角。

當然除了精神病這樣一個臨床,這樣一個視角, 他還講到了主要講一個慾望不可能性 人的悖論性存在,從這樣一個角度展開,就是關於人的主體性的這個問題。

問:你說的主體的滑動,這個主體的滑動指什麼?如何滑動?

答:我說的是能指的滑動

問:在電影《the life of david galr》那個教授講完拉康的觀點後說了下面這段話,

living by your wants can never make you happy

what it means to be fully human is to strive to.live by ideas and ideals

and not to measure your life by what you attained in terms of your desires

but those small moments of integrity ,compassion,rationality,even self sacriifice ,because in the end ,the only way that we can measure our signyficance is valuing the lives of others。

最後一句話不太明白,為什麼最終衡量我們自己生命價值的東西,是我們如何看待他人生命價值的。

答:他的這個視角我個人覺得還是從這個 就是 從這個 就是 主體是由他者所決定這個角度,這個他者可以是是父母 ,也可以是個語言,也是社會象徵系統一個大他者,就是我們慾望, 我們的無意識 ,是他者的這樣一個效果,是父母話語的這樣一個效果,就是當他能夠區放下下大他者這樣一個的慾望,而去面對自身一個慾望的這樣一個真相的話,他才能夠真正地獲得一個關於主體的這樣一個價值。

問:主體性是指人的無意識的領域嗎?

答:啊 是的 ,主體性其實指人的無意識的這樣一個領域,包含一個無意識的這樣一個真相 真理,無意識的這樣一個在。

問:在象徵域中,人只是能指鏈的一種先行佔位,主體無論是被指人,還是欲求生存,都只是被划去的偽主體,那麼人如何活下去?

答:我們說 好,人是在這個象徵界當中, 或者說在語言當中,它是一個由語言產生的一個效果 由這個象徵系統所給予的一個位置,這個象徵系統不單單指我們說的這樣一個法律啊什麼的,還包括這個父母的這個話語,父母的這個慾望,父母的慾望也是作為一個話語所指定的一個位置,而這個主體進入語言當中跨入到父母的話語當中。他總是獲得無條件愛的你這樣一個要求,獲得一個自身身份的要求 ,但他這個要求總是不會被滿足,它總是有個剩餘 這個剩餘就導致他在象徵界不斷追尋慾望。

或者說慾望是不可能性的,這也是弗洛伊德講的這樣一個快樂原則, 就是強迫性重複的的這樣一個快樂原則 ,就是我們總是通過,這種 比如有些人就是明明過得非常苦, 總是想到一個想強迫性重複當中, 比如拉康,我們永遠在自我言說, 就是我們的模式,我們的這種慾望, 永遠在這種類型化 或者說這種重複性,而 這種重複性包含著對快樂原則的一個超越,一個僭越,所謂的快樂原則,在弗洛伊德的視角下,比如說我們內部的焦慮會引起我們軀體這種興奮 ,或者說神經的興奮,焦慮也是一種興奮 我們總會尋求將這種興奮減到最低,來去平衡這種狀態,讓我們能夠達到我們這種願望。比如說我們內部又很大飢餓感,這種飢餓感這樣會灼傷我們的胃,讓我們興奮,我所說的這種興奮感不是快感,或者說是刺激,刺激更容易理解 然後我們去吃個東西 買個東西來吃,這種東西可 抵消高強度的這樣一個能量 來去平衡這樣一個狀態,所以弗洛伊德講這種快樂原則其實是不快樂原則。我們永遠是將我們的焦慮降到最低,因為焦慮的那一部分或者說刺激那一部分包含極大享樂這一部分。所以,我們在這樣一個強迫性重複當中它永遠既有包含這樣一個慾望的這個堅持,也包含有一個試圖超越快樂原則的這一部分,對快樂原則的一個僭越 ,所以面對死的時候,死的一個禁忌或者強迫性苦難,一個重複時,都面臨一個 找尋當初進入到語言,進入到他者話語當中的這樣一個,包含有創傷的創傷的失落的這樣一個原初的創傷,一個原初的享樂的。在拉康的維度裡面,原初的創傷和原初的享樂總包含跟這對象小a,有個面對面,有個抓取,強迫性重複都是試圖抓取這個東西, 但是永遠不可能被抓到的 因為在語言當中,只能通過慾望不斷移置來去隱藏,被壓抑下去,它永遠總是處在一個失落的這樣一個位置

問:確實很專業,意思是:無意識領域被壓抑 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而產生了焦慮和慾望 所以人如果能夠更好地表達內心感受 獲得認同 生活會更加幸福一些?

答:包括在鏡像階段 就是由他者話語的一些現象我們形成了一個自我的這樣的概念,我們自我都是虛幻性一個認同,在這種認同之中,我們學知識,我們形成一個自我概念,我們老是說,。我感覺怎麼樣,我感覺怎麼樣,我很難受啊,這個我的背後都是虛幻的自我認同,對整體形象的這樣一個誤認,剛才我們講在,在這個我思故我在的在,是自身統一性的誤認,一種指認, 這個指認的背後會有無意識的某些部分壓抑下去,會有剩餘。 這就是人存在的悖論

無意識始終被壓抑,無意識始終都在, 啊,就像莫比烏斯帶一樣,上次我們講了課,在一個自我言說當中,從一個起點,沿著同一側面一直在走,永遠可以回到他自身起點,他永遠在自己言說,我們說這個起點就是無意識。他看似不斷在說,但是背後有一個無意識掌控在說,如果他處在一個語言的切口,或者語言裂口,一個語言的斷裂處的話,無意識就會冒出來,無意識總是能夠衝破意識的強制 語言的強制。無意識始終被壓抑,無意識始終都在。

語言永遠不可能完全地表達你的焦慮和慾望,或者說焦慮,我們講的焦慮 就是要 內部的這樣一個焦慮,永遠不可能表達,這也就是詞對物的就是抹殺,你比如說,我們的找詞經驗,我們的內心有些情感,有些感受,,總是試圖用話語的方式表達出來,用一些詞啊,成語,感受性的詞表達,當你在說出來出來之後,總是感覺無法完全表達你當下的狀態,所以它永遠都有一個失落。精神分析就是讓你不斷在自我言說當中,去識別無意識的那部分真相

因為無意識始終都在。它永遠在語言的這個斷裂處,永遠通過一個隱秘的方式顯現出來,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讓你看到無意識的這部分,從而產生一個意義,把無意識的東西意識化(or藝術化),從而帶來這個癥狀的這個鬆動 啊。


嬰兒通過第一次在鏡中看到自己,從此有了對自己作為一個個體而存在的認知。

1 此處的認知並非是對個體所具特徵的認知,而是他之前及之後對自己的idea從此有了一個subject可以attach上去,而之前對自己的認知只是零散的碎片的沒有一個subject.

2 嬰兒在第一次看到鏡中的自己之前其實已經有過在母親的眼睛裡看到過自己,拉康認為如果嬰兒時期缺乏mothers gaze,這個人的subject形成可能就會產生問題。

3 鏡子提供的並不是subject本身,而是一個other(the other在Lacan里是個很重要的概念),是一個alienated subject. 但這個alienation對subject的形成是很重要的。


我嘗試以自己對鏡像理論的了解來解釋一下,對該理論的主要認識來自於吳瓊老師的《雅克.拉康:閱讀你的癥狀》和拉康本人的文章《精神分析中的侵凌性》。

Jaques Lacan

鏡像理論所建立的一個前提條件,便是嬰兒剛出生時欠缺的整體性知覺。

「人類特有的出生時尚未成熟的神經系統。因為這種特異的不成熟的神經系統,所以嬰兒欠缺整體的感覺,還不能將環境世界作為自己固有的環境場從外形上(作為統一的整體)來構成。他只是在生命的連續性中不能在自然和自己之間隨意地建立和諧關係的、無依無靠的存在。」(【日】福原太平:《拉康.鏡像階段》)

到了嬰兒的第6至18個月則為「鏡像階段」,隨著周邊環境影響及自我意識的逐漸長成,當把鏡子呈現在嬰兒眼前時,面前的鏡像猶如一道耀眼的光滿,嬰兒被強烈吸引住,他瘋狂地跳進去,將外部的他者的華衣披在自己身上,而自己的形象隱沒下來。

這樣以自己身體為媒介的一個形象,象徵了一種長久不變的精神永恆性,帶給了嬰兒暫時的整合和安定。拉康認為,對自我而言,「世界只是形象,由自我產生的對世界的統治是由自己及其外部形象產生的幻想性的統治。因此自我代表主體,就像在鏡像階段所顯示的那樣,只是給予主體一個所謂自律性和整體性的想像的外觀,從中並不能發現主體的本質。」(【日】福原太平:《拉康.鏡像階段》)

鏡像階段確實會帶來一種後果,因為主體被外部形象的統治而忽視了內里的本質,它們共同產生的根源就是來自於鏡像階段的一個現象——誤認。「在鏡像認同中獲得的所謂同一性根本上是一種『誤認』。所謂『誤認』,就是把本來屬於想像的東西當作是真實的,把本來屬於他者的屬性當作是自己的,把本來屬於外在的形式當作是內在的,就像面對鏡像的嬰兒,他內在的身體經驗本來是破碎的、不協調的,但卻在視覺格式塔的完型作用下獲得了完整統一的身體形象,並將這一外在形象預期為是自己必將擁有的,由此而產生了對它的欣悅認定。」(吳瓊:《雅克.拉康:閱讀你的癥狀》)

個體不僅在通過與鏡像的循環往複來完成理想之我的構型,而且還通過預期把這一理想之我投射到自己未來的形象中,形成了一個理想主體。拉康說,這種誤認機制帶來的是一種「異化」,人們滿足於披著「異化身份」的外部他者形象的華衣,卻陷入了自我理想形象和現實經驗之間的不協調,進而造成一種內部和外部世界的撕裂,也對自我的求證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進一步,光解釋這個理論也許有些空洞,我想繼續往下探討鏡像理論衍生出來的自戀。

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自戀,大多是自我陶醉的行為和習慣。但是在這裡所說的,是放置在精神分析學科框架中,指的是一種以自身的身體作為愛的對象的愛情方式,它處於將愛情封閉在自身內部的愛的狀態(自體愛)與將愛情轉向外部對象(對象愛)的中間階段。這是在幼兒迎接它在鏡像階段所達到的定點時所產生的愛的形態。

自我與其鏡像的關係既是一種愛欲式的關係(主體對鏡像有一種欣然的認同),同時這也是一種侵凌性的關係。因為它所認同的始終不是真身,而是一個外界的形象。當有一天,它從這一形象與在現實中體驗到的碎片化身體經驗之間的不一致「終究會將它從魅惑的、痴迷的凝視中驚醒。」

正如拉康所言:「不能以自己本身來度過自己一生的人類的悲劇是主體在構成自己原型的那個原始的地方就這樣註定了。」確然,有時我們似乎無法捕捉到自己的存在。甚至會覺得自我是一種飄忽到會讓人懷疑存不存在的事物,因為我們得到自我確定性時大多是通過外界和他者。我只有在鏡子中才能確信自己完整的存在,只有在和他人的互動中才能確信自己在世上的影響。若是身處一個沒有鏡子,亦無人與自己互動的環境中,那時好像又找不到了自己的輪廓。於是乎我們的一生並不能以自己本身來度過,而要藉助他者。「『我』在成為自己本身之際認同的對手其實並非自己,而是他者,我為了成為真正的自己而必須捨棄自己本身,穿上他者的衣裝。主體因此在自己內部刻上自己和他者這一互相矛盾的本源性裂痕。」(【日】福原太平:《拉康.鏡像階段》)如此種種,便誕生出了侵凌性。

再繼續討論下去恐怕篇幅太長,如果以上的能大致明白並進行思考,對拉康的鏡像理論應該能有初步的了解。


我是在23歲生日的那天晚上才真正意識到這件事情。

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當我看著鏡子里的自己時,她奇怪地說:「你怎麼會是這個表情?你在生活中從來沒有出現過這個表情。」

我起初不以為意。

她說:「你看著我」。我看向她,微笑著,目光柔和。

「你再看鏡子」。

鏡子中我看到一張表情嚴肅的臉。

「你再看我」,她說。我轉向她,覺得有點好笑。

「就這樣,不要動,來,慢慢地,再轉向鏡子」。她循循善誘,生怕打碎了我臉上的笑意。

在鏡子里,我看到的,依然是原來那張,我從小到大十分熟悉的,冷峻和帶著些憂傷的臉。

表情在一瞬間被置換了。鬼使神差。在我無能為力的瞬間。

「天哪!」她叫起來。

「天哪!」我也在心裡叫起來。

「如果我從鏡中看到的那個人從來不是別人看到的那個人,那麼,難道……我從來沒有真正,見到過我自己??」

我有點暈。

身邊的人都認為我是一個極其開朗搞笑的人,每當我懇切地告訴他們我認為自己其實是個從骨子裡面很憂鬱的人,他們都會哄堂大笑,認為我又在搞笑。我沒有辦法說服他們,就像我沒有辦法改變我每次照鏡子時下意識的表情。

「來,試著對鏡子笑一笑」,她似乎想吹口氣,把那個她所熟悉的靈魂從我頑固的鏡魘中解救出來。

我努力地笑了下,但依然不是她平時眼中的樣子。

1936年,法國著名精神學家拉康(Lacan)提出"鏡像理論"。理論的核心是一種「無意識的自欺關係」。拉康說:「一個不是我的他物事先強佔了我的位置,使我無意識地認同於他,並將這個他物作為自己的真在加以認同。」

誤讀在所難免,只是我沒有辦法確定是別人誤讀了我,還是我誤讀了我自己。

鏡子里的我代表的是我內心對自己的自我認同。或是一種自我想像,自我審美。

而別人眼中的我代表著另一個鏡像,它雖然不為我所見,但卻被大多數朋友認可和接受。

那麼,哪個算是真正的我呢?

黑格爾的關係性自我意識——主奴辯證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關係式:

個人主體不能自我確立,它只是在另一個對象化了的他人鏡像關係中認同自己。

而拉康的新發現是:這種認同最後以他者對主體自己的取代而告終。

是不是,換通俗的說法就是:人最終不是自己以為自己怎樣,也不是別人認為自己怎樣,而是自己認為別人認為自己怎樣最後就變成怎樣了呢?

臨睡前,我洗完臉站在鏡子的面前,玩那個古老的戲法:「Mirror mirror ,我問你……」

臉上許多小水珠,突然有種微觀的幻覺,是不是每個小水珠放大後都會有一個球面的我的映射,當水珠重疊的時候,它們也就變成很多形狀各異的凸面鏡,如果小水珠上也有生物,他們透過水珠看到的我一定也是各不相同的吧?


人是如何逐漸丟掉了自己


人是怎麼建立一個「自我」的存在。而這個自我是假的,只是人類的一種妄想。


推薦閱讀:

霍大同:精神分析在川大
語言、思維與身體——一
閱讀拉康怎麼入門比較好?

TAG: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