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你的善良不必有點鋒芒

魯迅先生說過:「真正的悲劇,是把美好撕碎給人看」。

《芳華》正是這樣一部悲劇。人性的美好、理想的美好、愛情的美好,青春的美好、肉體的美好……,終究會被現實碾壓的面目全非。

影片講述的,其實是上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之間的事情。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如何經歷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變數的人生命運。

而作為90後出生的一代,影片中的很多場景和故事,其實很難有共鳴點。但耐心的看完整部片子,再回過頭串聯起整個故事,卻頗有感觸。

馮導說:「我們這一代的芳華,和你們這一代是有共同點的」。這個共同點是什麼?

這個共同點,我從影片中看到的,或者說觸動我的,就是純粹的善良。

影片的男女主人公,劉峰和何小萍,兩人最大的特質就是善良。

劉峰,一個雷鋒式的好人。手錶壞了他修,沒人吃的破皮餃子他吃,就連豬跑了都要找他來捉回去。後來,在地震救災中,砸壞了腰不能跳舞,組織給他了一個進修學習的機會,出來可以進政委,改變人生跨越階級的絕佳機會,他卻傻乎乎的把他讓給其他人。

女主角何小萍,父親尚未等到平反就病死獄中,母親改嫁,不受繼父待見。以為擺脫了那個備受欺辱的家庭環境就能夠獲得尊重,但實際從進入文工團這一個團體,就成為了這個集體的笑話。她尖銳、不合群,用自己的方式抗爭著。

「沒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識別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在終於獲得A角演出的機會時,她假裝生病想要以此來抗爭這個集體對劉峰處理的不滿。

剛開始的時候,我特別不能理解這兩個人。劉峰,我覺得他甚至有點蠢,甚至有點裝。我不明白,明明可以獨善其身,明明是憑藉自己努力換來的人生上升通道,為什麼可以毫不猶豫的讓給別人。何小萍,我覺得她執拗的不可理喻,明明可以光明正大的借軍裝,為什麼要偷和說謊。明明終於有出演A角的機會,為什麼固執矯情的不接受。

可是,慢慢的,我竟然被他們這種純粹的善良所感染。物慾橫流的世界,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爭取利益最大化。影片中,會利用資源為自己爭取利益的,最後都混的不差。郝淑雯嫁給了門當戶對的陳燦,官二代的陳燦轉身成了房地產商;蕭穗子成為備受尊敬的知識分子;林丁丁也如願嫁給華僑,過上了優渥的生活。當然,這種所謂混的不差的評判標準,來自於時代、社會賦予的一種成功。

在我們的評價標準中,劉峰和何小萍的人生無疑是失敗的。劉峰被下放做了伐木工,在戰場上又失去了自己的右臂。改革開放之後,去海南做了貨車司機,卻還要被聯防隊剋扣車輛索要一千罰款。何小萍被下放去了野戰醫院,成了一名護士,因為在戰爭中搶救傷員有功,被表彰為戰鬥英雄。巨大的心理衝擊,讓她的精神終於崩潰了。

蕭穗子在影片的最後獨白卻是:「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還是不難看出歲月在每個人帶來的改變。倒是劉峰和小萍顯得更為知足,話雖不多,卻待人溫和。

劉峰和何小萍,其實活的比任何人都簡單知足,這正是因為他們有著最純粹的善良。所謂純粹的善良,我理解為一種理想主義。真正的理想主義是,在看清真相的殘酷之後卻依然對世界充滿希望。

在這個物慾橫流、急功近利的社會中,有時理想主義顯得很難能可貴。然而,現實社會中,理想主義是不被認可和包容的。所以,當理想主義下純粹的善良和殘酷現實碰撞的時候,就會被擊的粉碎,我們開始懷疑這種善良非蠢即裝,甚至對理想主義者,極盡嘲諷。

就連愛默生都說:「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你看,我們連善良都要極盡心機,以求為自己謀得一份利益。

然而,真正的理想主義,並不追求其他,也不在意他人的目光,他們只是純粹的活著,只為自己認為對的價值。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即使要在痛苦中窮盡一生,他們也覺得簡單而知足。

推薦閱讀:

對電影《芳華》你有著怎樣的觀後感悟?
嚴歌苓《芳華》英文書名"you touched me"有什麼深意?
如何評價《芳華》中不同階級出身的陳燦 劉峰等人專業以後得人生軌跡?
電影《芳華》里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芳華》里的何小萍為什麼要偷偷拿別人的軍裝?

TAG:芳华电影 | 黄轩 | 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