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尋夢環遊記》

好幾個親友向我推薦《尋夢環遊記》,總覺的一個年邁的成人花五六十塊去看一個動畫片有點不值。所以耐心等著網上的信息,終於可以下載了。是正兒八經的國語版。

看之前有思想準備,畢竟現在的配音者不能和三十年前相比了,所以沒有抱很大的期望。港味的普通話我能忍,歌聲總是要甜美點吧?然而用中文一唱起來,立即渾身起了雞皮疙瘩。「嘔啞嘲吒難為聽」。充滿了白居易的詩意。其實不怪那位演唱者,全怪我這雙沒有國產音樂細胞的耳朵。為了保留觀影的美好情緒,迫不得已關掉了。幾天來總是心有不甘。終於今天進了影院,是毫無必要的3D英語版。

故事很美,人物造型更美,音樂美極了。虧了皮克斯公司還留有蘋果的基因,在沉寂了十幾年之後,又開始振奮了。

故事發生在墨西哥的一個小鎮,主人公小男孩米格的祖上是一個喜愛音樂的歌手,為了把歌聲唱給全世界,離家遠去,再也沒回來。米格自幼有一個音樂夢,但因為那段悲慘的經歷,音樂卻是被家庭所禁止的。在米格秘密追尋音樂夢而踏上了亡靈土地。米格被多彩絢麗的亡靈世界所震撼,而更令他的驚喜的是,他重逢了失去的祖輩們。

影片原名《COCO》。是米格曾祖母的名字。她在影片中出現的場景不多,然而卻是聯繫米格與祖輩的關鍵人物。這個片名顯然和影片內容更貼切。在中文版里之所以用了現在這個名字,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勾起那些希望公款旅遊的人們的觀影慾望?

故事向人們闡述的是這樣的問題:「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米格在亡靈世界中,看到是一個依然歡樂的世界,儘管在這個世界中生活的人都是面目可憎的骷髏,這仍然是一個現實世界的翻版。在這個亡靈世界中,人們面臨的最可怕的事情是「終極死亡」,即被在世的親人所遺忘。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對於逝去的親人,人們採用了各種方式去追念去回憶,就是為了留住曾經美好的一切。哪怕是細微的關愛和體貼,忘記的只是那些不經意間的傷害。並非有流芳百世那麼宏大的願望,僅僅是要留住甜蜜的親情。

多少年來,人們在琢磨「我從哪兒來?」的同時,也在思考著「我往哪兒去?」在各民族間,對於死亡的理解有很大的差異。有人認為是生命旅途的終點,有人認為是上帝對靈魂的召喚,也有人看作輪迴中的必經之路。除了那種以切腹為榮的變態感受外,無一都認為是一種結束。那麼,對逝者的追念,總是一種對過往悲哀的回憶。而影片中所描述的墨西哥人的觀念卻大有不同,不僅僅是結束,更將目光注視著新的開始,即亡靈世界。在那個世界中,寄託著人們的希望和祝福。我本人不太在意來世,對於這種哲學或宗教的考慮很膚淺,更願意快樂的活過今生,更願意相信人的肉體和靈魂是同時消逝的。不過,我也很喜歡影片中那種對來世的樂觀態度。

影片還有個主題,就是在家庭和事業中怎樣選擇?說實在話,這種主題有點老套了。但凡對一個聰明人,這個都不是個大問題的。

影片的製作費時六年,確實是下了大功夫的。尤其是深入了解了墨西哥文化,再將這種文化深深的融入到影片的每一個場景中。美妙動人的拉美音樂、墨西哥草帽、亡靈節、萬壽菊、墨西哥無毛犬、墨西哥的神物愛波瑞吉。使觀眾彷彿置身於這個墨西哥小鎮中,和那裡的人們一同生活,一同感受著他們的快樂和憂傷。特別是主題曲《請記住我》,更是令人感動。讓我們對製作者們的敬業精神充滿敬意。

美國人拍國外題材的影片還有很多,除了這部之外,還有《花木蘭》、《功夫熊貓》等。不光是美國,我記得前蘇聯也拍過不少,如《牛虻》、《堂吉柯德》等。反映了大國對於民族融合的寬廣胸懷。分析起來,製片方是想用鮮為人知的故事和場景吸引觀眾,審查部門懶得管這些事情,觀眾則樂得有機會欣賞這些異域文化。

再看看咱們,則有些不同。有些退休沒事做的老大媽們,今天抵制這個明天抵制那個,緣由也許是因為歲數大了不宜吃太多的肉。不承想前兩天又義正詞嚴的宣布「不過洋節」。且不說現在的聖誕節基本是個狂歡和購物的由頭,即便是完全的宗教節日,誰願意過誰就去過,有什麼關係呢?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要和亡國聯繫起來,並樂此不疲。真的有這個必要嗎?咱們的國家日益強大,而我們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卻沒有強起來。

有點跑題了,打住。

本人評分:7.5。

推薦閱讀:

【知影深評論】H計劃,華誼成敗之舉。
影視、動畫中有哪些讓你眼前一亮的、光彩甚至超過主角的配角?
耗時7年,125位畫師純手繪油畫,梵高「復活」了!
編劇韓辰辰首次參投出品 院線電影《歲月江城》到底啥樣?
《父子雄兵》:油嘴滑舌與剛正不阿,歡喜父子鬥法惡勢力

TAG: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