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這麼多,也不見得多開心。
「喪了想吃,吃了更喪」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一天?
你坐在沙發上,腦子很空洞,愣著不知道做什麼。就這樣靜靜地呆了一會兒,你突然有一種強烈的進食慾望,它讓你覺得,你再不吃東西會很難受。
於是不知不覺,你伸手吃掉了手邊的兩大袋薯片,一小塊蛋糕,一盒曲奇,還有兩條巧克力。當手邊空空如也,你默默點開了手機里的美團外賣,搜尋著自己想吃什麼。這個過程,你會變得非常非常煩躁,直到最後下單。
到後來,你跟上了發條的機器人一樣,完全不在乎吃進去的東西好不好吃,完全不在乎吃了多少東西進去,只覺得身體很空,需要塞東西進去填滿它。你感到很絕望,你抵制不住自己吃東西的慾望,到最後,它變成了一種受罪。
你向別人解釋:真尼瑪餓,吃了好多。
你有沒有想過,你其實真的不餓,那只是你的情緒騙了你。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一言不合吃吃吃」彷彿成為了一種習慣。
當你感到焦慮、緊張或不安時,總想著嘴裡吃點什麼來緩解這種情緒,大多數人會選擇抽煙、喝酒和進食。
網上看過一個段子。
「特別羨慕那種一傷心就吃不下飯然後暴瘦的人。我無論如何都沒有這樣的時刻,我再傷心都堅持吃飯。」
當你產生某種負面情緒的時候,你努力地找尋安撫自己的方法。
像其他女孩子一樣買買買吧。什麼YSL口紅,什麼Chanel包包,什麼Celine的大衣,去商場拿著信用卡亂刷一通,把淘寶里的購物車一次性清空,真是要多爽有多爽。但是尼瑪,那太費錢了。而且一般事後,都會後悔。
找個人說說話發泄發泄情緒吧。「mmp」「日」「草」各種髒字眼毫無顧忌地吐露出來,最好還能趴在別人的肩膀放肆地哭一場,應該也能好受很多吧。然而,可惜的是,你翻遍了通訊錄,找不到一個可以讓你傾訴的人。又或者,你會發現當你發泄完,你的情緒並沒有好轉。
於是,你告訴自己,吃吧。
然後還替自己找了一堆的借口:
什麼都沒了,至少還有食物。
唯美食不可辜負。
不囤點肉怎麼過冬?
我就是喜歡吃,沒錯啊。
偶爾用食物「治癒」自己,獎勵自己,或是慶祝都並無不妥。但你選擇的「暴飲暴食」,這種現象叫「情緒化進食」。情緒化進食,相對於正常進食,選擇的通常是垃圾食品:高糖、高油脂、高鹽分、高卡路里的食物。
暴飲暴食,僅僅是胖十斤這麼簡單嗎?
「難以入眠。」
暴食之後那個夜晚是真的煎熬。
你的胃已經被撐到極限。有醫學研究表明,你會感覺整個身體燒起來,心臟跳動的很快,胃部強烈不適。你翻來覆去,怎麼都覺得不舒服,甚至感到整個人都非常煩躁。
是的,你失眠了。
「感覺在犯罪。」
豆瓣上有個小組叫「暴飲暴食合作社」。
有人曬出一天最多吃掉了多少東西。那數量,常人無法想像。
「我剛吃了一個六斤的西瓜,一個糯米包油條,半斤瓜子,一袋開心果,一袋話梅,5根香腸,一碗面,一斤葡萄。」
「M記的1個漢堡,1對雞翅,1個雞腿;德克士的1個口袋飯,1袋紅薯角,1袋奶酥南瓜派;再加上1個肉餅,5個麵包,1杯大果粒,1碗八喜朗姆冰淇淋;1碗明治紅豆杏仁冰淇淋,1個芽菜包子,1個葉兒耙,1串棉花糖,半根玉米,4個布丁。」
但卻有很多人表示:吃到最後,會哭。
那是一種無法控制自己的無助,罪惡感、羞恥感、恐慌感通通襲來。
「感受不到食物的美味了。」
同時,當食物變成了一種對抗情緒的工具,你會很難再享受美食本身帶來的快樂,很多時候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吃什麼,好不好吃,而只是一種慣性。
真的不要再暴飲暴食了。
冰淇淋、薯片和炸雞給你帶來的鎮靜和安撫的效果是真的,但戒掉它們很難,也是真的。
你以為情緒好轉就可以了嗎?不,暴飲暴食永遠都不是一次性的,它會間歇性地發作,從而不斷地擾亂你的生活。
你想過為什麼會暴飲暴食嗎?因為你的情感經常性受到忽視,長期感到空虛和荒蕪。空虛感比傷痛本身更令人痛苦,因為它讓人感到自己的內心缺失了什麼重要的東西,人的天性會讓我們想要極力填補這種缺失。當你意識到你的情緒nobody cares的時候,你告訴自己要自我緩解,不要再麻煩別人了。然而,你卻缺乏安撫自我情緒的技能。
於是,你選擇了食物。
其實,趕走這些負面情緒,遠遠不止暴飲暴食一種。
譬如,你可以去看一場電影。成本很小,卻足以讓你忘掉自己,投入到電影情節里,沉浸在別人的世界裡,感受他人的故事。
譬如,去健身房健身。這年頭,誰不想做個精緻的豬豬女孩呢。健身房可是最佳選擇之一,既能度過無聊空虛的時光,又能練就迷人的馬甲線。
譬如,來一場旅行。你忙著看山看水看世界,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負面情緒。而且,看過的世界越廣闊,越發感覺到人的渺小,那些情緒就顯得更加微不足道了。
但你說,旅行很貴的。那可能是你不知道帶我飛吧?國際機票低至300元起,沒有票代賺差價,航空公司直接出票。
微信公眾號:帶我飛
專註於出國游的特價機票搶票神器。
下載帶我飛APP
推薦閱讀:
※人的記憶可以被人為篡改嗎?
※如何做到爆粗口而不被打,這裡有3條建議……
※如何和心理防禦機制較強的人溝通?
※心理學裡的智力和性格測量有得到普遍的認同嗎?它們是否科學?心理學方面有沒有其它得到較廣泛認同的測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