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戰略高度,從JDM模式看「浪潮印象」
文/鄭凱
這個時間點特別適於回顧,所以先談一下屬於浪潮的2017年,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印象。但對我來說,有兩點印象頗為深刻。
一是「主流化」。這是個對所有企業級的廠家都有意義的辭彙,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所有主流的技術趨勢和市場發展,都緊扣了互聯網的脈搏,跟緊了互聯網就等於符合了市場上最主流的聲音。在2017年,無論是阿里、騰訊、百度還是NVIDIA和網易的頂級大會上,浪潮都成為了深度參與者,不僅推出了聯合研發的產品,更有長線的戰略合作。
二是「更進取」。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浪潮已經提前完成了伺服器市場全球前三,中國第一的目標。這對過去幾年,在技術和市場上穩打穩紮的浪潮來說,本來就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其實在今年,浪潮JDM模式在互聯網市場的大獲全勝,以及對AI智慧計算的提前布局,更加令人欽佩,「更進取」的浪潮,能量才表現得如此驚人。
在「主流化」和「更進取」兩個因素的驅使下,浪潮的戰略就更容易被理解。從浪潮濟南的智能工廠,到如今已非常成熟的JDM模式,是細節決定了浪潮的戰略高度。
定製生產的底蘊:智能工廠的機器之心
在濟南,位於孫村產業園的浪潮工廠算是附近比較出名的地標。計程車司機幾乎不用多問,就能把客人帶來這一廠區的正門。浪潮的高端裝備智能工廠就坐落於這個廠區,普普通通的外表下,其實隱藏了一顆「智能」的機器之心。
為浪潮帶來業務高增長的多節點雲伺服器,就產自這個智能工廠。
和傳統通用伺服器最大的不同在於製造的流程,通用伺服器採用流水線式的製造流程,不具備定製化的能力,而智能工廠採用了CELL單元形式的製造流程, 每個CELL單元對每一台伺服器按需定製,實現柔性製造。
浪潮智能工廠中的兩條柔性產線,還可分別用於節點和主機的生產,每條產線共有10個生產單元,每個單元獨立作業,可以在同一時間可以實現並行生產,最大可同時生產10類不同類型的產品。
所以,這裡看不見奔騰的流水線,顯得頗為靜謐。AGV無人車,對物料和成品進行運送,智能機器人按照需求進行安裝,工人的工作主要在測試和檢測環節。看似安安靜靜,其實效率一點不差。
按照浪潮集團互聯網行業部產品總監孫波的解釋,「浪潮可實現單日單機房5000節點的交付,且可以雙線並行交付,實現單日10000節點的交付能力。」
實現高效的定製化生產,智能機器人的運用功不可沒,對伺服器製造過程中的機櫃螺絲打孔固定和節點入櫃等環節,精度提升了四倍。同時,整個工廠全流程實施了大數據採集引擎,實現了對生產海量數據的實時、準確、全面的把控,確保了產品良率。我們知道,良率代表了量產的能力。精度的提升和良率的把控,讓浪潮的定製化生產,成為了JDM模式堅實的後盾。
探索JDM模式,細節決定了成敗
智能製造的實現,為浪潮探索的JDM模式鋪平的道路。最大的好處就是,浪潮在服務於互聯網公司的時候,無需為爆髮式增長的訂貨量而煩惱。
實際上很多國內外的公司都在探索JDM模式,但真正把條路走通的並沒有幾個。早在2009年,浪潮與客戶聯合研發整機櫃伺服器SR,開啟嘗試JDM模式。起初的幾年,顆粒無收的浪潮也曾發生過動搖,但始終的堅持,讓JDM模式在中國綻放了光芒。
孫波說,浪潮目前JDM運營模式已經成就了互聯網第一,在這個過程中,浪潮也克服了相當多的難題。
第一是共同的需求挖掘,在研發當中要經過幾十次產品迭代和磨合。在這個過程中,不停的碰撞,直到滿足需求。我們知道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團隊都是業界頂尖的,如果浪潮沒有對等的技術實力,這種碰撞就很難產生火花。
第二是協同研發。需要雙方研發團隊的聚合,協同之後確保產品的高品質和高質量。浪潮研發項目管理部副總經理宋曉鋒說,「在研發的過程中,浪潮和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團隊幾乎變成了一個團隊,幾乎是生活工作都在一起」。
第三是產品管控。智能工廠已經展示了浪潮在產品管控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浪潮還通過各種手段保證出貨的質量。比如在運輸環節,浪潮創造了一種「震動貼紙」,如果運輸過程中發生較大的顛簸,貼紙上白色指示燈會變紅。這些細節也決定了浪潮一流的產品管控能力。
第四是交付與服務。浪潮有自己的售後團隊來支撐交付,比如整機櫃伺服器的交付是有特殊要求的,如何運輸,如何進入機房,以及進入機房後保證高品質,這些交付的服務的細節也支撐了JDM模式的成功。
第五是供應鏈對接。這是一個有較高門檻的考驗,需要浪潮擁有很強的彈性支撐能力。比如互聯網是一個快速爆發的需求,非常考驗產能與交付能力。今年的某家互聯網客戶,年初預估的需求是翻倍增長,但其實增速還要快好幾倍,要如何去調整產能並迅速做出反應?這就是供應鏈整合能力的表現。
除了這五項能力之外,還需要創新研發能力,那麼浪潮本身非常重視專利和標準,目前已有了110多個標準。有11000多項專利,420多個軟體IP。
從如此多的考驗和高要求中,收穫了JDM模式的成功,浪潮靠的就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和實踐,毫無秘訣可言。
浪潮研發項目管理部副總經理宋曉鋒說,「JDM的快速交付能力,本質上是對客戶需求的把握能力。客戶都是基於場景化,定製化的方案,怎麼把客戶的需求挖掘出來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要考慮客戶全年的規劃,也要細化每個季度和每個月的需求變化,與客戶還會有周例會,針對關鍵點幾乎每天都在開會,由大到小,工作越來越細。」
可見,「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是浪潮JDM模式成功的最有力註解。
驅動了雲服務的高增長
而JDM模式的成功,對浪潮最有價值的推動就是雲伺服器業務的高增長。
就在本月,Gartner剛剛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伺服器市場報告,在多節點伺服器領域,浪潮出貨量和銷售額躍居世界第一,惠普和戴爾EMC位列二、三位;浪潮x86伺服器出貨量和銷售額雙雙擠進了全球前三,而且出貨量同比增速高達62.7%,銷售額增速甚至同比增長120.4%。
雲伺服器的形態通常為多節點機架、多節點整機櫃,計算、存儲、供電、散熱等功能單元高度模塊化、池化,在部署密度、能效、投資回報等方面都明顯優於傳統伺服器。所以多節點伺服器的增長,本身也可以看作是雲伺服器的增長。
浪潮集團系統工程部總經理兼浪潮台灣研發中心總經理林楷智認為,「目前雲數據中心發生了兩大變化,首先是應用多樣化,而應用多樣化催生了第二個變化:單一數據中心規模增長,大規模數據中心增長迅速。」
這些變化也引發了伺服器市場格局變化,Gartner數據預測,X86伺服器在2016-2021年複合增長率3.2%,其中多節點伺服器增長率為6.1%,成長率明顯更高。其原因就是互聯網客戶希望有符合靈活擴展需求的個性化伺服器,所以,客戶會加入進來共同參與產品的研發和設計,縮短上市流程。可見JDM模式與雲伺服器的快速發展相輔相成。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浪潮在AI伺服器和雲服務領域布局最為完整,雲伺服器產品涵蓋了ODCC、OCP和OPEN19三大國際標準,SR整機櫃伺服器市場佔有率超過60%,AI伺服器也是業界最齊全的,包括整機櫃SR-AI、性能密度最高的NF5288M5等,浪潮在AI領域的市場份額超過60%,BAT的AI伺服器有90%以上來自浪潮。
客戶的選擇也足以證明浪潮在互聯網行業的領導地位,除了百度、阿里和騰訊頭部互聯網公司的合作之外,在2017年,浪潮又成為滴滴,順豐,攜程、今日頭條,和美團的主要供應商。這也間接證明了浪潮在雲伺服器市場的影響力。
正如林楷智所說,「從浪潮研發SR開始,就在探索JDM模式的未來,其實能看到這個趨勢的人很多,但是能堅持下來的人就沒有幾個。浪潮也曾在初期發生過動搖,好在我們相信這個市場一定是未來。」有自己的堅持,並關注細節,浪潮JDM模式已經過互聯網的考驗,推動了雲伺服器市場的增長,值得長期關注。
推薦閱讀:
※思科和浪潮成立合資公司有哪些想像空間?雙方能從中獲得什麼?
※危中有機的雲端盛筵,「雲行計劃」保駕生態狂歡
TAG:浪潮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