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6歲前孩子最愛「厭食」?
一位沒用嘴巴「吃」飯的淘氣娃。
飯桌上,小K用小湯勺撥弄著碗里的米飯,她的嘴巴雖然一直在動,但是當飯桌上所有人都吃飽時,小K飯碗里的飯幾乎沒動。爸爸生氣了,跟小K說「如果不吃完就別想離開飯桌!」沒多久,在客廳聊天的父母聽到小K大喊:「我吃光了!」爸媽奔過去,一看孩子的飯碗,果然光光的!正想稱讚孩子,但爸爸似乎看出了有端倪:「飯碗雖然光光的,但怎麼菜沒動呢?」爸爸跑到垃圾桶,沒發現異樣。當他滿頭霧水地回到飯桌,突然看見孩子身上的衣服滲出飯菜的湯汁……這個淘氣娃竟然把飯倒進了自己衣兜里!
最近陸陸續續有不少爸媽留言有關孩子厭食的問題,上面是一位比較突出的淘氣娃的經歷。小孩子不愛吃飯、厭食,除了腸胃不適的生理原因外,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是心理方面的問題。因為有些父母說,帶孩子看了醫生,吃了幫助消化的藥物,頭一兩天吃飯量恢復,但過幾天後又恢復原狀。平時孩子玩得好好的,睡覺也很好,精神也不賴,但就是不愛吃飯。那麼這時父母們該考慮孩子不愛吃飯背後的真正原因了。
想起了我在讀書中看過的一個古代的小故事。
故事說的是一位趕考的秀才,因為盤纏已經花完,兩天沒吃上東西,再加上天寒地凍,坐在地上動不了了。旁邊一位賣饅頭的大嬸看秀才可憐,便把賣剩的一隻饅頭給了秀才。秀才感恩戴德跪地磕頭,然後囫圇吞棗地吃下了。第二天,大嬸在還沒開始賣就給了秀才一隻饅頭,秀才說「謝謝」,接過去便吃了;第三天,大嬸又給了他一隻饅頭,這時秀才不高興了:「我不想吃饅頭,你能給我來碗面嗎?」大嬸愕然。
?心理定律:費希納定律
故事雖然嘲諷的是秀才的「得寸進尺」,但也反映了一種心理——費希納定律在起作用。即同一刺激差別量必須達到一定比例,才能引起差別感覺。直白一點,就是孩子長期吃同樣的食物,或差不多的飯菜,時間長了,孩子便會產生厭倦心理,繼而抗拒排斥。有些大人常常說,現在的孩子太矯情了,我們以前一看見食物就吃光,哪裡管好不好吃呢。的確如此,現在孩子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食物也多了,孩子們想吃啥就吃啥。每一頓食物如果長期不變,最終都會被孩子厭倦。
我記得我家兒子3歲時,有段時間非常喜歡吃粉腸,奶奶看到孩子愛吃,也很高興,幾乎天天買粉腸。沒多久,兒子悄悄跟我說:「媽媽,我現在看到粉腸便想吐,但是我不吃,奶奶會不高興……」我鼓勵他跟奶奶實話實說。小傢伙嘴巴甜,跟奶奶說:「奶奶,我謝謝你每天做粉腸,但是我現在想吃別的,你能不能做一些別的菜?就像我不喜歡每天穿幼兒園的衣服一樣……」
?身體機制在發「警告信號」
其實厭倦食物,從寶寶們出生後便不時發生的情況,孩子們對食物的興趣偏好,受家庭日常提供的食物的多樣性和豐富程度影響。比如6,7個月的寶寶長期單一地吃米糊吃粥,沒多久會表現出厭倦米糊或粥;長期喝配方奶或母乳的寶寶也是一樣,有時也會出現厭奶不想吃的現象。稍大的孩子,如果家裡的大人不注重食物的多樣性,比如有些家庭覺得孩子吃魚好,每天的食物就只有白米飯、青菜和魚,那麼孩子沒多久便不想吃。這其實是身體內部的「營養機制」在發起警告信號(生理與心理在起作用)——孩子營養不夠了,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過於單一,長期下來不能滿足身體發育的需要!「營養機制」的警告,即表現出來的兒童厭食,在孩子們6歲前尤其常見,這是因為6歲前是孩子們身體高速成長的階段,需要大量豐富的營養素,才能滿足身體生長的需要。
?孩子天生愛「新鮮有趣」
從另外一個角度分析,孩子們都喜歡「新鮮有趣」的,不是食物材質的新鮮,而是食物做好後表現形式的新鮮,包括外形和口味。就好比孩子面前兩碗蛋炒飯,一碗就是我們常見的樣子——一堆,雞蛋夾著米飯;但另一碗,媽媽蛋炒飯時加上了胡蘿蔔丁、菜丁和肉粒,並且媽媽還把炒飯堆砌成了一棵聖誕樹的外形,紅色、黃色、白色……點綴,看起來好吃極了。無一例外地,孩子們會選擇後面那碗蛋炒飯。
所以,總結下來,父母們面對孩子們厭食,建議遵循下面步驟:
第一,看看孩子是否腸胃不適,如果是,便要及時採取藥物治療;或者給孩子吃清淡的待孩子腸胃功能恢復;
第二,排除了腸胃不適後,要理解孩子厭食是6歲前尤其常見的行為,父母避免採取粗暴批評甚至強迫,強迫會導致孩子更加厭食;
第三,要知道孩子厭食是身體的內部「營養機制」在發起警告信號,父母要及時看看平時的食物的營養成分是否過於單一?
第四,大人給孩子提供食物時,要知道孩子喜歡「新鮮有趣」,注重變化食物的外觀和口味,讓孩子不厭食。
維吉爾說,人們對一切都會厭倦,除了對理解。理解孩子、理解孩子厭食!
本文關鍵字:厭食挑食、兒童心理、早期教育、家庭育兒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專愛淘國外心理學家們有價值的育兒知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