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雪相法師:關於舶來品的佛教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影響

圖片提供:木瓜

居士:法師您說基督教是西方舶來品,這個會不會引起激進份子的問難?

答:這個有什麼好激進的,不僅是基督教,還有我們佛教、馬列主義都是「舶來品」呀!關鍵是這種文化是以什麼樣的背景進來的,它本身傳教的發心和目的是不是清凈,進而還要看看它能不能與中國現有的基本國情、文化背景相適應,能不能與中國現代的社會主義相適應。

基督教的根本教義和傳播過程中的歷史事件我不想做過多的評價,以免引來諸多的是非爭論;但我也相信諸多有識之士,只要是對歷史和各種宗教有過客觀了解的,心中肯定有一份公道的看法。(教義方面,亦可參考煮雲法師論文:《佛教與基督教的比較》;歷史事件方面可以參考相關的歷史文獻。)

這裡我只想微言一下佛教的一些事情,例舉一些線索,希望藉此來梳理一下佛教這個舶來文化的內涵。佛教自東漢明帝遣使中郎將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道;再到著名的梁武帝對佛教的信奉推廣;乃至之前姚秦時代,為了迎請龜茲國佛教大師鳩摩羅什而覆滅兩國的政府對佛教大師的重視行為;再到玄奘法師取經回國後萬人空巷迎接,皇帝敕令集全國高僧翻譯經典的盛況來看,這都是出於中國人民自發的對佛教文化的嚮往和追求。

還有從歷史的發展來看,佛教文化的引進,確實是明智之舉。佛教文化向來是溫和而正義的,自佛教文化傳進來,在歷代政權的更迭中,佛教始終保持著中立的原則。其愛國愛教的高尚情操,卻在歷次的戰亂之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可參考李利安教授論文:「上馬殺賊,下馬學佛」——中國佛教界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之際的無畏與悲憫)

佛教最初傳進來時,雖然受到儒道二教的不滿和打擊,但是佛教始終本著包容寬大的態度,從未對儒道文化進行過誹謗或者詆毀,乃至是打擊取代。反而在佛教教義的不斷闡發和融入中,卻深深影響了我國的法律、習俗、繪畫、書法、美術、音樂、建築工藝等等各方面的創造。而且也融合和豐富了儒道文化的內涵,從而使得一些本土文化在其發展的瓶頸期注入了新的內涵。(如宋明理學的產生。印光法師:「且如宋儒發明聖人心法,尚資佛法以為模範,況其他哉!但宋儒氣量狹小,欲後世謂己智所為,因故作闢佛之語,為掩耳盜鈴之計。自宋而元而明,莫不皆然。試悉心考察,誰不取佛法以自益?至於講靜坐,講參究,是其用功之發現處;臨終預知時至,談笑坐逝,乃其末後之發現處(也)。」

佛教文化是以繼承釋迦牟尼佛實相心印為根本,並在中華大地上廣開方便智,兩千年來與華夏文明水乳交融後的中國漢傳佛教,是最具有中國特色,中國味的「本土文化」。所以中國的佛教文化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印度佛教,而是像共產主義一樣被中國人民所認可的正義的文化,這種文化可以說在某些方面拯救和安撫了無數的中國人。就像是偉大的共產黨員毛主席講過的那樣:「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主張普度眾生,是代表當時在印度受壓迫的人講話。為了免除眾生的痛苦,他不當王子,出家創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和我們共產黨人合作,在為眾生,即人民群眾,解除壓迫和痛苦這一點上是共同的。」所以雖然同為舶來品的文化,但是中國佛教已經廣泛地被國人所認可、所繼承,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華文明有廣泛的包容性,佛教文化使它更加燦爛,它是中華民族的文明血液,世代流淌在每個中國人心中,光明而柔和,永不枯竭。


推薦閱讀:

如果大乘佛教把屬於小乘的內容都剔除,它會變成什麼樣?
眾生共用一個自性,還是眾生的自性都是一樣的?
請問在寺廟內起淫心算不算重罪?
一個人到底是應該行深般若波羅蜜,還是應該照見五蘊皆空,又或是除一切苦厄?
信佛與信風水衝突嗎?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