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科普號是沒有原創的
好喜歡知乎的,裡面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
優秀的女孩是沒有性生活的
優秀的程序員是不用機械鍵盤的
優秀的程序員都是不用 IDE 的
優秀的程序員都是不用屏幕的
優秀的演算法科學家是不用獨顯的
優秀的物理學家是不用數學和計算機的
優秀的天文學家都是不用牛頓引力近似的
(本文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倒霉)
前幾天我面試一個撰稿人,連續幾個專業問題,她都沒答上來。
尷尬之餘,我問她:「你有沒有什麼理想?你現在最渴望的事情是什麼?」
撰稿人轉悠著大眼睛,不假思索道:「寫原創文章!爭取比肩美國NASA!」
真沒想到在面試中居然還有這種操作。
我問為什麼這能成為現階段最渴望的事情,她反問「你難道就不覺得NASA的科普很贊嗎?好科普怎麼可以不學習,NASA怎麼做的科普,我們可以依葫蘆畫瓢啊。」
好有道理我竟無法反駁。
這麼能說會道的女孩子,一定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於是,我決定:不錄取她。
這幾年,在科普圈摸爬滾打,原本內向型人格的我,做事風格也逐漸變得風風火火,在編輯高強度的催更節奏下像個工作機器,不帶一絲情感絕對執行工作計劃。
久而久之,我見識到了太多優秀的科普號,然後,我發現一個殘酷的共同點——
她們都是搬運工。
寫不出原創嗎?這些科普號背後有科班背景的人多的是。
是因為KPI嗎?......可能還真是。
我問過其中一個科普號負責人,問:你渴望原創嗎?
他說:廢話,肯定渴望。
我問:為什麼不原創?原創費腦?
他嘆氣:不,沒人看。
他意味深長道:優秀的科普號都不是靠原創的。
跟我聊天的這位負責人,科普不是他的主業,當初搞科普也是誤打誤撞,屬玩票性質。
其實他就想著搬運一下NASA的新聞,連名字也沒多想,也是直接搬運來的。
最開始默默無聞,後來大家以為這就是官方的賬號,關注逐漸多了起來,就連平台也給這個純搬運賬號貼了個機構認證,搞了個大烏龍。
賣日曆,賣周邊,他也沒閑著。
這樣的成長方式,恐怕大多數科班出身的人想都想不到。
我還認識一個單兵作戰的科普大V。
她有個坐擁1500萬粉絲的號,搬運也僅作最基本的翻譯,也不去參考什麼天文學名詞,就前不久,她還獲得了「權威科普自媒體」稱號。
科普這個圈子,大多數人都苦苦掙扎,能做到她這個程度的,基本上出場就是大牛背書,自帶權威屬性。
然而這個妹子可謂是科普圈裡的一股清流。
看她的微博,每日清晨六點不到,必定會有一條早安微博,附一張來自太陽動力學觀測台的實時太陽照片。
科普這個行業,只有走到金字塔塔尖才可以任性,她也一樣,在圈子裡有時候身不由己,也不得不寫一些枯燥的原創科普。
同為內容產業的人,在面對市場仍是認真嚴謹的大環境時,絕大多數人都被迫無奈會去寫一些嚴謹正確但受眾寥寥的內容,久而久之,人都會變得低落。
她卻不會受到影響。
我問她:你到底怎麼保持一顆平常心的,寫那些不會讓你漲粉的原創科普,你怎麼能接著活得如此瀟洒自在,不會干擾到你的內心?
她笑,說:你小時候沒值過日啊?尤其是要到操場清掃的那種值日?
我立刻懂了。
即便是不喜歡的東西,也可以用專業態度去應對,在適度妥協的同時,依舊搬運自己喜歡的作品。
就好比小時候做操場值日,我們都有各種套路去應對,把落葉掃到一個隱蔽的地方保證不被老師發現後,就會趕緊開溜。
這種本真,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的,尤其是在出社會後,看盡繁華世界依舊不驕不躁,分得清妥協和執著的度,是非常難得的。
她在寫完那些枯燥的原創後,依然在默默搬運自己的NASA新聞,實在令人欽佩。
像她這樣的千萬粉大V,對於原創,肯定不會有著庸俗的追求,她知道怎樣才是正確的漲粉方式,所以,她不原創。
我希望你明白,科普號的價值從來都是靠NASA來體現,而非由自己的原創體現。
上周跟朋友吃飯,他說他認識的一些科普號負責人,總會認為科普號就該多些原創,爭取出現比肩美國NASA的科普機構。
他跟我說,「可你不一樣,你會一直提醒我,要我回到舒適區,要我有搬運意識,你好像特別看重科普號的搬運。」
人都是需要搬運工的。
我特別關注的科普作者,我有時也很心疼她,其實她不需要每天一大早就起來搬運太陽公公的照片,多睡一會兒,留點精力寫寫原創也挺好。
但是,若一個科普號真想變得更優秀,仍是要不屈服於這個正確嚴謹的庸俗時代,仍是要不妥協於這個原創至上的主流社會。
仍是要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推薦閱讀:
※有哪些天文方面的有趣書籍?
※千年內發生的金星合木星事件(1度範圍)
※太空的背景為什麼是黑色?
※為什麼科學家不太關注天王星和海王星?
※宇宙中什麼時候才出現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