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貴與下賤|重解道德經 第三十九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
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古本合校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為正。
其至之也,謂天毋已清,將恐漣;謂地毋已寧,將恐廢;謂神毋已靈,將恐歇;謂浴毋已盈,將恐渴;謂侯王毋已貴高,將恐蹶。
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賤之本與?非與?故至數與?無與?
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硌硌若石。
註:
1、這裡的「漣」字,在帛書《老子》乙本中為「蓮」,在通行本《道德經》中為「裂」,帛書《老子》甲本缺此字。根據文意,此字不可能是「蓮」,「裂」也不太恰當。而「蓮」字必定是抄錄過程中產生的筆誤或誤讀。由於與「蓮」形音相近的「漣」字比較符合文意,故本合校版用「漣」字進行替代。
2、這裡的「非與」,在帛書《老子》乙本中為「非也」,在通行本《道德經》中為「非乎」,帛書《老子》甲本缺「非」後之字。根據上下文分析,此二字與後面的「無與」相呼應,故本合校版用「非與」進行替代。
古本注釋
已:太。
漣:淚流不斷的樣子。
歇:盡。
渴:水干。
蹶:跌倒、失敗。
穀:谷的繁體字,據《說文解字》所載,本意為續。
琭:玉的別稱。琭琭意為小玉石。
若:這樣。
硌:小石、碎石。硌硌意為堅硬的石子。
古本釋義
從前得到全一的那些:天得到全一憑藉清凈,地得到全一憑藉安寧,神得到全一憑藉靈性,溪流得到全一憑藉充盈,王侯得到全一而憑藉作為中正。
它們極端的情況,叫做天勿太清凈,恐怕將要陰雨連連;叫做地勿太安寧,恐怕將要荒廢;叫做神勿太消耗靈性,恐怕將要用盡;叫做溪流勿太充盈,恐怕將要乾枯;叫做王侯勿太高貴,恐怕將要衰敗。
故此必定貴以賤為根本,必定高以下為基礎。
所以王侯自稱孤、寡、不穀,這是他們的賤之根本嗎?不是嗎?過去的極數嗎?未有嗎?
因此既不想要琭琭這樣的小玉石,也不想要硌硌這樣的小石子。
真經解讀
本章是《道德經》第二次講到「一」。上一次是在第二十二章,老子寫到,「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意為聖人運用全一,來作為天下的統治者。本次老子把往昔的「得一者」做了一個梳理。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而以為正。
「一」在這裡指的是全一,即完全、一體。老子列舉了五種得到過全一的東西,分別是天、地、神、溪流、王侯,並指出他們得到全一的方法是各有各的不同。
天空憑藉大氣清凈而得到了全一。那時晴空萬里、無雲無雨,於是天空在清澈透明的狀態中達到了完整。
大地憑藉環境安寧而得到了全一。那時地廣人稀、無災無害,於是大地在寧靜祥和的狀態中達到了完整。
神明憑藉富有靈性而得到了全一。神明具有超乎尋常的靈性,其運用靈性的力量來使自己達到了完整。
溪流憑藉溪水充盈而得到了全一。曾經是山清水秀、清泉汩汩,於是溪流在盈滿流溢的狀態中達到了完整。
王侯憑藉中正的作為而得到了全一。過去的聖王,如三皇五帝,他們以偉大的功績為萬民所景仰。燧人氏鑽木取火、伏羲畫八卦、神農創耕種、黃帝統一華夏,於是聖王們通過一番中正無私、福澤後世的作為也達到了自己的完整。
其至之也,謂天毋已清,將恐漣;謂地毋已寧,將恐廢;謂神毋已靈,將恐歇;謂浴毋已盈,將恐渴;謂侯王毋已貴高,將恐蹶。
但是有一些極端的情況,那就是太執著於得到全一的方法,以至於用力過猛而造成物極必反的後果。
天空不要太過清凈。如果天空晴朗太久的話就該下雨了,而且還不是小雨。正所謂大旱之後必有大澇,大自然永遠是要保持平衡的。
大地不要太過安寧。大地安寧太久也會有問題,缺少人類在其上的生產耕作,土地也就該荒廢了。
神明不要太過消耗靈性。雖然神明擁有強大的靈性,但也不應過度使用,用得太多自然也會有用盡的時候。
溪流不要太過充盈。如果溪流總是那麼滿溢地流淌,山中蘊藏的水量就會減少,如果得不到及時補充,久而久之溪水就該枯竭了。
王侯不要太過高貴。上文寫的是王侯憑藉「為正」的方法得到全一,為何這裡不說「太正」,而是說太過高貴呢?因為再怎麼正也不會有問題,出問題的是長久身居正位而引發的自大。人是很容易因為自己處於正統地位或作為正面典型而自視過高的。當王侯把自己抬得太高、尊得太貴的時候,也就意味著他的好日子快要走到盡頭了,將要面臨衰敗的命運。這就叫樂極生悲。
故必貴而以賤為本,必高矣而以下為基。
因為太過高貴將會導致衰敗,於是引出了一個道理: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為什麼貴以賤為根本呢?因為沒有什麼東西是生來尊貴的,在大自然面前,萬物都是「卑賤」的——微不足道的,包括最昂貴的鑽石。所以當一個人被賦予尊貴身份之時,不要忘記自己「卑賤」的根本。這就像老子在第三十七章中所寫的,「化而欲作,將直之以無名之丵」(詳見《道恆無為|重解道德經 第三十七章》),當慾望生起的時候,把自己當作無名的野草來看待就好了。
只有在「卑賤」的狀態下,人們才能找回中正無私的品質。試想一下,那些從底層打拚上來的王侯將相是不是相對而言更懂得體恤民生、關愛百姓?而從小養尊處優的達官顯貴則很難把心態擺正,心態不正又怎麼可能作為中正?而失去根本的他們必然會走向衰敗。
高以下為基礎,這個毋庸置疑,高處必定是從下邊一層層壘起來的。而地位高高在上的人也一定離不開下層民眾的支撐,如果失去了民眾支持,統治者再怎麼牛X也會從寶座上跌落下來的。
夫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其賤之本與?非與?故至數與?無與?
寫到這,老子想到了一個令人疑惑的問題,就是王侯為何自稱為孤、寡、不穀。老子連續用了四個問句,來引發人們的思考:這是王侯的賤之本嗎?不是嗎?是古代的極數嗎?未曾有過嗎?
老子在此並未給出答案,但他巧妙地給出了線索,一個是「賤之本」,一個是「至數」,讓人們自己去分辨王侯們的真實意圖。
「孤」本意為無父,引申為單獨,王侯不可能稱自己是無父的孤兒,那是對其父王的大不敬,因此稱孤之意實為獨自一人。
「寡」本意為少,亦引申為單獨,故王侯道寡也是天下獨此一人之意。至於寡夫寡婦之說應為周禮所定,並非「寡」字本意。
「穀」本意為續,即延續之意,「不穀」就是不延續的意思,這可以理解為無後,但王侯會詛咒自己斷子絕孫嗎?顯然不會。他們之所以自稱不穀,其實是想表達後無來者之意——其在三皇五帝的威名之下,還不敢誇口說前無古人。至於「不穀」意為不善之說,也不靠譜,誰會說自己是不善、不吉之人呢?
可見,孤、寡、不穀並不是咒罵自己無父、無妻、無後的賤稱,也不是自憐孤獨無依、自黑寡德不善的謙稱,而是王侯標榜自己獨一無二、絕後不空前的尊稱,是古代流傳下來的「至數」。
老子只是把自視高貴不凡的王侯們所戴的面具揭開了一半,給他們留了點面子。但是後人不解其中意味,還要為王侯們叫好,讚美他們低調謙虛,可真愁人。而王侯們以「至數」自稱的偏好與上文中「其至之也」所列舉的情況是一樣的道理,如此自命不凡,恐怕也是要摔跟頭的。
是故不欲琭琭若玉、硌硌若石。
最後,老子以琭琭和硌硌這兩種玉石為象徵做了一個很形象的總結,闡明做人不應追求高貴之理。琭琭是指精美的小玉石,硌硌是指精美的小石子,兩者都是經過精挑細選或加工打磨的玉石,可作為飾品,是身份高貴的象徵。然而這麼華麗的東西,老子卻表示不稀罕,因為他想要的只有那最樸實無華的道。
本章評述
老子本章從得一之法開始切入,將天、地、神、浴、王侯的得一法門分別列出,又指出那些方法如果用得太過也會產生反作用,由此引出「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的結論。之後老子又拋出了一個王侯稱孤道寡的千年疑案,讓大家去想。最後以琭琭和硌硌再金貴也不想要來結尾,契合了本章去貴取賤、去高取下的主旨。
老子的文章揮灑自如、思維跳躍,卻又思路嚴謹、融會貫通,細細品味之後總能給人以豁然開朗的感覺。讀者朋友們是否也有同感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丑書盛行?書法作品的評選為什麼不能像評歌曲那樣,採用大眾評評選?
※汗青的live——收藏與投資:如何收藏及進入
※除開字數不同的原因,為什麼日本名字一聽就知道是日本的?
※如果和別國人或日本人交流時他們所說的話涉及到中國的恥辱 該怎樣有效反擊?
※你們最喜歡東野圭吾的哪部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