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腦和老豆腐都有什麼區別?

當然不僅僅是文字不一樣,比如:做法、吃法和叫法等。


豆腐腦和老豆腐不是一碼事兒

作為老北京小吃,豆腐腦和老豆腐在老北京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

現在,不少人把老北京小吃「豆腐腦」和「老豆腐」說成是同一種小吃,這是不對的。而媒體或「專家」的誤導,更是起到負面兒作用。

影片《夕照街》中,由已故著名電影演員陳強扮演的一位大爺,在改革開放後開店賣「豆腐腦」,影片中一位群眾角色在買豆腐腦時,和由陳佩斯扮演的賣豆腐腦的人物「二子」發生爭吵,開口侮辱「二子」說「你不就是賣老豆腐的嗎」。這樣的情節安排,難免不知情的人們,把豆腐腦和老豆腐當成一碼事兒啦!

相同之處

1、老豆腐和豆腐腦都是以黃豆為原料

2、將黃豆發好後再磨成漿,濾去豆渣燒開後,就成了豆漿。

不同之處

要想把這豆漿變成豆腐腦或老豆腐,關鍵的一道工序,就是所謂的「點鹵」,就是在滾熱的豆漿里點上滷水使其凝固。這「點鹵」看似簡單,其實這裡技術含量很深,點鹵技術水平不同的廚師,做成的豆腐腦和老豆腐無論外觀、質地、口感、色澤等都不同,尤其是豆腐腦,最能反映出點鹵的水平,既要把握准「量」,又要把握好「時」。要不然老北京那麼多賣豆腐腦的商販,為什麼出名兒的只有「豆腐腦白」等幾家著名的賣豆腐腦商家呀!

1、製作工藝不同

老豆腐用「鹽滷」點鹵的豆漿,凝固後質地老韌,頗似豆腐,所以稱之「老豆腐」。其實將老豆腐壓制擠出一些水分,成型後就是滷水豆腐。

豆腐腦是用「石膏」點鹵,凝固後的豆漿質地細嫩,頗似白花花的「腦漿」,這大概就是稱之「豆腐腦」的原因。

2、樣子不同

3、吃法不同

吃老豆腐,要配多種作料。一般有韭菜花兒、醬油、辣椒油、和好的咸芝麻醬。如果點上幾滴香油就更好吃了。但是近些年來,只看見有賣豆腐腦而很少看見有賣老豆腐的。老舍先生的小說《駱駝祥子》中,就有描述書中主人公「祥子」喝老豆腐的情節。

吃豆腐腦,必須澆上「滷汁兒」後食用。豆腐腦的滷汁兒分回民和漢民兩種,回民的豆腐腦滷汁兒是羊肉片兒、口蘑打鹵;漢民則用豬肉、黃花兒、口蘑打鹵。往豆腐腦里澆上滷汁兒後,一般賣豆腐腦的小鋪兒或走街串巷賣豆腐腦的小販,還備有蒜汁兒、韭菜花兒、辣椒油等,各人根據自己口味兒選擇放什麼。


保定,加鹵的叫豆腐腦,加蒜泥韭菜花等小料的叫老豆腐。


真的只是稱呼不同,然後各地配料略不同


基本的豆腐有三種,滷水豆腐,石膏豆腐和內脂豆腐的……北豆腐就是滷水豆腐,質感比較硬,以前南方是用石膏點豆腐的比較軟和,滑滑的豆腐腦就是這種,還有內脂豆腐這個更軟了筷子夾不起來的。


豆腐難道不是越老越硬嗎?老豆腐就是比較硬的豆腐,豆腐腦就是比最嫩的豆腐還要嫩的腦狀的東西唄


啊~我老家叫豆腐腦,學校這邊叫老豆腐···話說···豆腐腦能加鹵子???不是只能加糖???????????


推薦閱讀:

TAG:美食 | 生活常識 | 飲食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