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是為賊怎麼理解?


說法1,典出自《論語》十四篇"憲問",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原壤和孔子是老相識了,不過孔子不怎麼喜歡他,看到就要嘲諷他:你這貨兒時就不孝順,長大了也沒做成什麼事業,老了還不死真是禍害。

說法2,古人認為老人老而不死是偷了兒孫壽命才活下去的。

說法3,古時生產力低下,老人已經不能從事生產,卻依然需要消耗糧食,增加了家庭的開支,所以稱為賊。


出自論語 憲問 孔子批評他的舊友 說他從小不好好學習爭當紅領巾 長大了又好逸惡勞不為社會主義做貢獻 到老了還活這久 真tm不是個東西 說著說著還動手打了那位舊友。 (據說因為這位叫原壤的同學在母親去世時大聲唱歌,孔老先生看不慣,認為這是大逆不道。故balabala…罵了這多。 ) 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女子坐車熟睡未讓座,遭老人暴打怒罵道:不如我家的狗!

視頻封面監拍女子公交睡著未讓座遭老人暴打:不如我的狗視頻


老賊么,越老越雞賊


一個奇怪的角度。大家都聽過那個說「勤奮而愚蠢的軍官」的笑話。事實上我們很多人的祖輩父輩,就是這樣「勤奮而愚蠢」的,不是冒犯不是黑智商,同時也知道有很多樂於接受新事物,受過良好教育的老人,但相對巨大基數。。。還是少之又少。

老人一般來說不是壞人,但好心辦壞事,勤奮而愚蠢的事情卻常做。

想想看,多少詐騙案,非法融資,還有什麼保健品都盯著這些有消費能力的老人?雖然不好聽,但的確他們中的很多已經落後於這個時代了,他們的心理被騙子們摸透了。他們以為在做好事,得了便宜,甚至賺了錢,但實際上正是好心辦壞事,好心坑自己坑家人,然後由於信息閉塞反應不靈加各種原因,反而給兒孫輩添了很多麻煩甚至自己損失。。。問起來還會一副很無辜很委屈的樣子,讓人沒啥辦法。。。往小里說,一廂情願的買各種並不需要的東西,打亂家裡的計劃布置什麼的。。。

典型如我姥姥,幾年前積極地參加什麼投資(具體是啥 大家都懂),我算半個學法的,拿來他們的資料合同又查了那些公司資質記錄什麼的拿到她面前一個個指出來說這是騙子,嘴上說不了實際自己積蓄扔進去很多,急了就說「人家那麼多人呢還能BLABLA」,還到處鼓動人(還好我媽懂這些)。到去年發現被騙(一大批人),這下急了,到現在騙子逍遙法外估計抓住也追不回來什麼了,勸過他們多花點錢請個好律師給你們看看該怎麼辦,竟然說是花冤枉錢。。。也是沒辦法 聽起來也許覺得奇怪 為啥學法的至親說的話不如騙子的幾個業務員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廣場舞之類的,說實話我能理解,只要找合適的場地就好了;但這種「勤奮而愚蠢」,真的是,處處發生但沒什麼辦法。。。

雖然很過分很不孝,但我覺得這是日常生活中對此最合適的解釋


可能思想會僵化吧


壞人變老,越老越壞,越老越不要臉

然後給人一種你丫怎麼不趕緊去死,活著只知道浪費糧食,禍害他人,趕緊死了就乾淨了的感覺


現實經歷:每個遇見的老人,最開始或許給人儒雅深沉幽默寬容的感受,最後便都失望,因為所有品格都歸結為了兩個字,怯懦。


推薦閱讀:

TAG:中文系 | 歷史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