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數據工具,讓品牌不再是一門「玄學」
品牌營銷是一門特別有有意思的學科,裡面充滿了各式各樣具有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精妙點子,特別適合追求新鮮和樂趣的人。但是走在品牌這條路上,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我——品牌看上去像是一門不講道理,只講感覺的「玄學」。
當我們談到品牌的時候,除了最頂尖的品牌會被評上xxx品牌影響力topN之類的榜單、xx知名品牌估價n個億之外,我們很難科學合理地評估一個品牌的價值,對應到具體的品牌工作中,也就變得多多少少有點玄妙,管理者很難下達具體的評估考核要求,執行者也很難展示具體的工作成果。很多企業,只能以品牌大事件,如品牌發布會、品牌活動的曝光量(見報量)來衡量品牌工作的優劣,或是用類似閱讀量、轉發量、粉絲數這類具體數據來作為標準。而這些數據在萬能的某寶的支持下,變得水分十足。
不僅是事後的衡量,在做出品牌決策的時候,大多數人也是憑感覺「毛估估」的,遇到熱點新聞該不該追?競爭對手到底是誰?這個方案到底行不行?老司機可以「根據經驗」來判斷,新手就只能「試錯」了。
所以我一直在想,品牌就真的只能「憑感覺」嗎?在大方向上,我們可以通過用戶調研、焦點訪談小組等形式,了解用戶的心理和態度,從而做出整體的判斷和決策,但是這些調研往往耗時費力,沒有辦法成為日常運營的指導。
最近看了一個品牌相關的課程是奧美數據分析總監王澤蘊的《品牌定位語精準營銷》,在這門課里,最大的一個收穫就是對數據工具的運用。
現在的大數據相關產業已經非常成熟,有很多數據平台能夠展示不同面向的數據表現,將其整合在一起就能大致拼湊出一個基本面,對於品牌人的工作而言具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
舉個數據驅動品牌的例子——如何利用數據找到品牌高關聯度競品?
比如我們在百度指數中搜索小米手機,點擊需求圖譜,從裡面大大小小的圓圈我們就能看到跟小米高度相關的競品品牌,這些不是專家分析的結果,而是用戶在搜索過程中自發的進行比較和關聯搜索的關鍵詞。
而從圓圈距離中心的位置,以及顏色和大小,我們可以發現在用戶的心中,華為手機是與小米手機是最相近的,很有可能當用戶選擇手機的時候就是在小米和華為之間取捨。那麼小米手機的品牌營銷負責人就要更多的關注華為的動態,做好差異化的競爭。
當然這只是免費數據的結果,如果購買更多的相關數據還會有更多的發現,比如這個案例中A品牌就可以通過對用戶搜索的需求關鍵詞、品牌關鍵詞來進行分析,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右下角的抗炎症牙膏——目前有很多人搜索,但還沒有品牌佔領這個位置。
從數據工具的結果直接進行產品定位是比較草率的,但這不失為一個突破點,如果配合行業調研和用戶調研,進一步確認需求的有效性,就可以更好的做出品牌戰略決策。
直接利用數據工具,更大的借鑒意義在於對趨勢的判斷和把握,比如說,我們可以通過幾個數據平台橫向對比最近比較火的幾檔綜藝節目。
從百度搜索的數據上看,最近30天,演員的誕生都是高度被關注,12月初國家寶藏開始上升,而吐槽大會在12月10日和12月17日都有非常明顯的上升。
比較PC端的數據和移動端的數據:
發現吐槽大會的流量大頭來自pc端,這就很耐人尋味了,按照現在大多數人的用戶習慣來說,移動端大於pc端才是比較合理的數據表現,國家寶藏和演員的誕生也都體現了這一點,而吐槽大會恰恰打破了這種規律。
不妄下定論,我們再看看別的數據,比如說微信公眾號的相關文章數據,關於某一個話題,涉及的公眾號內容越多,越能說明話題的熱度。君不見,熱點過後,滿屏的蹭熱點。
從相關篇數、涉及公眾號、閱讀數、10W+篇數來看,吐槽大會都比其他兩檔節目跌了一個檔次,特別是相關的文章中還有很多跟節目本身不相關的內容。
於是,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當然現在也不能下定論,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而且這種發現對於普通人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無非就是一個談資罷了,但是對於想要進行廣告投放、或者是想要做相關的熱點營銷的人而言,就非常重要了,如果錯誤估計了趨勢,很有可能讓你的時間和金錢都打水漂。
關於其他的相關數據,我們也能窺探一番:
比如說從相關的搜索需求來看,吐槽大會尚未出現熱議的話題,這大概也是其目前還不溫不火的原因吧,而演員的誕生有袁立的爭議,還有黃聖依的傾情演繹,都貢獻了相當大的關注度,並且持續呈現上升趨勢。至於,國家寶藏,不可描述。
以下是王澤蘊老師推薦的幾個數據平台,每一個都很有趣,會讓你有一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推薦閱讀:
※低智商社會生存指南
※如何看待「付費讓非洲小孩舉牌錄視頻」行為?
※如何看待台灣政經節目說大陸人用煤油炸油條?
※2016網路熱詞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來源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