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勃拉姆斯的嘆息

試聽鏈接

譜例鏈接

勃拉姆斯作為19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一生一共創作了四部交響曲。雖然同時代的瓦格納宣稱「自貝多芬後,交響樂已死」,但是勃拉姆斯仍然以其深邃樸實的人文關懷、對音樂與世界極為敏感的把握和高超的寫作技巧樹立了不朽的交響樂豐碑。今天要分析的是勃拉姆斯的第四交響曲,由於曲目本身非常長,而本文篇幅有限,為了能儘可能將其音樂形象解析得相對比較透徹,我僅只討論他第一樂章奏鳴曲式中的主部主題。

圖1

主部的主題首先有一系列動機組成,其音樂形象可以比喻為「人的嘆息」。但是這並不見得是勃拉姆斯在創作這一主題時內心所聯想的意象,人們也可以聯想到一種失望的情緒;而很明顯的是,人失望的時候會嘆氣,無論「失望」還是「嘆息」兩者都有一種內在的聯繫,音樂表達的正是這種聯繫本身。本文接下來用「嘆息」可更加方便地解釋勃拉姆斯是如何設計音樂的走向的。

圖1中紅框所代表的可以看作動機1,藍框可看做動機2,後面以此類推,可以看出勃拉姆斯在後面變化重複了相同的音樂材料。不僅如此,勃拉姆斯這一系列的發展原始材料,使得他的音樂形象變得非常豐富,也可以解釋為,他的嘆息具有大量的細節。

請仔細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你和你的配偶分手後你的內心可能會感到後悔、感傷以及不解,這種情緒本身就是很複雜的。嘆氣本身是一個聲調上從高到低的相對緩慢的過程,發出一聲「哎——」;然而沒有人嘆氣會完全一樣地停留於這個過程(仔細想想,你的嘆氣一直從同樣的聲調位置發出一聲「哎」,一定是很奇怪的),它會有所變化。最簡單的變化,你嘆氣是吐氣,你嘆完一次之後總需要吸氣吧;因而對應到音樂中的藍框,紅框的「嘆氣」之後聲調卻在往上走,可以看做一種吸氣。並且「嘆氣」時是下跳三度(第一小節的B-G與第三小節的A-F#),「吸氣」卻變成了上跳六度(第一二小節的E-C, 第三四小節的D#-B),這對應的是一種情緒的加強。好比你分手後回憶傷痛,往往並非一開始就達到了一種情緒的極度崩潰,然後回憶細節時卻慢慢冷靜下來;而是你首先回憶過去的美好,多件小事和最後分手時的情景疊加到一起迎來了情緒上的爆發。

圖2

這個爆發對應到音樂中,算是其首次出現在第四小節小字三組的E。但需注意的是,作為一部音樂作品,它有多次情緒的加強、爆發,這多次情緒的高潮點之間是有高低關係的,這樣才會體現出一種具有高度層次感的情緒變化。這裡的跳到高音的E,只能算是相比主題後面的高潮,乃至整個主部或者整個樂章高潮的一個次要的小高潮點;但它的確帶動起了一種情緒,並且立刻下跳八度,重複一開始下跳的音樂材料,其被強調的力度要強於前面的四個音。

一條旋律,往往就如同一句話一樣有主有次。一句話最重要的主幹往往是主謂賓,那麼一條旋律也有一個高潮點、相對的小高潮點和其他輔助達到這些高潮點的音。比如在勃拉姆斯的這個主題里,前面四個音相當於起頭鋪墊情緒,兩次上跳的六度音烘托出了更突出的張力,而這個高音E則又為後面的進一步情緒加強作鋪墊。

圖3

然而下跳八度之後,勃拉姆斯並沒有立刻強調這個八度,而是立刻採取了上跳三度的方法將情緒往回收一點,然後再將這個過程重複一次,相當於將圖三的紅框向下平移了二度到藍框中。結合音樂後面的部分(稍後會講到),可以得出這兩小節其實是在情緒一定程度上加強的同時,主要起到過渡的作用。從和聲上來說,前四小節的和聲都是主要功能和聲,有完整的功能進行,強調了其e小調的調性;這裡卻選用了VI-III-vii-iv和聲,調性相對模糊一點,而且沒有任何不和諧的增減性質和弦;而在後面情緒進一步加強的部分立刻使用了導七和弦這樣一個減七和弦,從和聲色彩上也形成了對比,進一步說明了中間這一部分起到了一個過渡作用。

打個比方,好比一段兒子從外地回家過年的劇情。如果兩頭是兒子打電話告訴父母回家,到後面真正到了家見到了父母,中間就是兒子回家的過程,顯然這是不重要的。所以正常的拍攝手法,可能會把面部特寫用在兒子打電話告訴父母要回家的興奮,或者回到家後父母流露出喜悅的表情,而不會放在兒子回家路上的情節里;相比之下,後者往往是一段平行剪輯快速掠過。

圖4

音樂接下來到了進一步突出的部分。勃拉姆斯在這裡再次強調了八度音程並重複了一開始的「嘆息」,但是又和前面有所不同。首先,前面在下跳八度音之後就沒有再做文章,這裡卻「節外生枝」,下跳後首次使用了八分音符。更加密集的音符帶來的是律動的增強,這種更短時值的音符出現顯然突出了更長音符的存在,張力近一步擴大(試想,撐桿跳如果是運動員慢吞吞地走過去再撐桿,還是否有那種充滿動力的張力出現)。並且第二個紅色箭頭是十度音程,比八度更寬,張力近一步擴大。但是考慮到這裡整個主部部分僅僅是陳述一個主題,還沒有到需要大量情緒爆發的階段(如果一直聽到這一樂章的結尾就會明白什麼是更加誇張的情緒突出),所以這個十度音程,第一個音僅僅是八分音符,沒有被強調,整體這一部分被強調的音程骨架還是一個八度(如果這裡一開始就是C下跳十度到A的二分音符,則情緒會變得很不一樣)。不過分強調的另一個「證據」,就是這一段雖然旋律上情緒前所未有地被強調,和聲上卻選用了低音半音上行和聲,同樣也屬於不強調調性的過渡性和聲手法。

圖5

一段相對高漲的情緒被烘託了起來,就自然需要一種釋放和緩解。所以這也是圖5這部分所做的工作。下行的四度音程對應的前面八度音程的縮小,它也算是重複了一開始「嘆氣」的音樂材料。這裡紅圈所畫出來的八分音符很好地改變了音樂的律動,極為巧妙;「嘆氣」動機在後半拍出現,非常類似於一種抽泣。在嘆氣中,人往往可能會在一次相對強烈的情緒爆發甚至怒吼痛苦後有一個情緒緩解的過程,這個過程伴隨的是相對急促甚至有幾分亂的呼吸,這裡正好是恰如其分地表現出了這樣一種過程。

圖6

音樂進行到圖6這個地方,主題基本上結束,需要有一個總結性的結尾。顯然我們整個主部是表現一種類似嘆息或者失望的過程,因此前面那種類似抽泣的情緒並非主要情緒,所以要讓情緒回到正軌。它運用四分音符直接下行音列讓整個節奏相對沉穩;下行,同樣也是呼應了「嘆息」的聲調之下降。

圖7

最後兩小節,一開始一個上跳的八度可以看做整個「嘆氣」主題的一次總結性「吸氣」,這也給了接下來重複整個主題的動力。藍框部分的顫音非常巧妙,作為一個減弱淡出式的結尾,它的出現增強了這種淡出的戲劇性效果,如果去掉會顯得稍微欠缺幾分生動。好比一次嘆息與情緒爆發之後,心理狀態逐漸回到正常,但還有幾分剛才爆發後的「餘波」在,和平時真正平靜的心態還是不一樣的;用更通俗的比喻來說,大家都哭過,哭完之後冷靜下來,不也得忍不住抽泣一下?

最後大致總結一下,勃拉姆斯一開始並沒有使用什麼特別的動機旋律或者音程和弦,而是從最簡單的音樂材料出發(這也是他作曲的特點之一,正所謂「無中生有」),展現了人類的一種嘆息或者類似的情緒意象。在整個主題進行過程中,他都牢牢把握住這個情緒核心,並且通過音程大小方向、節奏的細微調整來推動音樂的發展,最終展現出了一個完整生動的音樂形象。

試聽的版本是來自於富特文格勒的指揮,一直是我最為推崇的演繹。


推薦閱讀:

15年後,TFBOYS 會成為現在的周杰倫嗎?
聽(後搖)現場演奏和聽專輯,音質上有什麼差別?
如何評價台灣歌壇的「四大教主」?

TAG:音乐 | 作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