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詩人海子是不是被過度高估了?

我倒覺得對海子的深入研究與評估,還不夠。

就更談不上被「嚴重高估」。

海子去世已經28周年,每年全國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而且,這種現象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徐志摩1931年去世,也是英年早逝。加上28年,是1959年。那時候,沒有什麼紀念活動。當然,這也和當時的時代環境有關。

這只是一個方面。

海子詩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浪漫想像,自體意象,神性光輝。

海子寫詩時間不長,卻是全身心投入,全身心為詩燃燒,寫出了大量流傳甚廣的短詩,也留下了大量精彩的閃光的詩句。

一個詩人,在他身後,能夠留下一首詩,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能留下好幾首,就已經很難得了。

用這個標準,我們可以來驗證一下。

戴望舒大概有兩三首,《雨巷》《我用殘存的手掌》《無題》。

卞之琳一首《斷章》。

徐志摩兩三首《再別康橋》《沙揚娜拉》《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艾青也不過五六首《太陽》《北方》《手推車》《我愛這土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

當代詩人北島、舒婷、顧城等,再加上西川、于堅、歐陽江河等,因為都在當代,不好羅列,但大體不超過三五首,有的可能只有一兩首。

而海子的則至少有七八首,有可能長期傳下去。《四姐妹》《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花楸樹》《村莊》《以夢為馬》《九月》《山楂樹》等。

海子的浪漫至今無人超越,海子詩中的想像總給人神來之筆的感覺,一些新的意象,由於他的詩而誕生:黑夜,麥子,骨骼,以夢為馬,等等。

現代詩人裡面,我原來最喜歡的詩人詩艾青。

有一年我去青海德令哈參加海子青年詩歌節。路上,一位詩歌評論家對我說,海子的影響已經超過了艾青。

一開始,我很不服氣。

後來,我想了一路。覺得他說得有道理。

艾青去世21年了,但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有人讀他的詩了。

當然,流行的作家和詩人,不一定是好作家和好詩人,比如瓊瑤,比如徐志摩。但海子和他們不同。海子被記住,被懷念,被閱讀,更多的是因為他詩歌的品質和內里,因為他的作品裡深含著生命與愛的神秘能量。

時間已經過去了近30年,他的名字越來越響亮。可以預期的是,起碼在這100之內,海子一定是被傳頌的。

而有的詩人,要不了幾年過去,就銷聲匿跡了。

也有一些當代詩人認為對海子評估過高,有的是觀點不同所致,也不排除其中有人是出於對自己的鐘愛和與海子比較之後的判斷。而這種判斷有陷入自我圍城的嫌疑。

究竟海子是不是被高估,還是交給時間來說明和證明吧。

eqSH6f1??}]?


推薦閱讀: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讀顧城的詩覺得舒適順暢,而讀海子卻覺得特別晦澀難懂?
如何理解「水抱屈原是我,如此屍骨難收」?
海子的《九月》里「一個叫馬頭,一個叫馬尾」具體想表達的是什麼?
海子之死:五封真相不明的遺書

TAG: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