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diss李彥宏的那幫人,為啥現在又開始追人工智慧了?
到底誰被打臉了
恐怕沒有人會想到,今年為互聯網世界大會的注意力都被「丁磊的飯局」合影搶走了,人們熱衷於談論互聯網大佬們觥籌交錯間的江湖世界,卻鮮有人認真審視大佬們的講話和發言,這恐怕也是主辦方所沒有想到的——烏鎮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才第四屆,卻已經變成了坊間談論互聯網精英八卦談資的主陣地,今天馬雲還專門出來接受新京報等媒體的採訪,解釋了自己不參加飯局的原因,「的確沒有人邀請我,當然,邀請我我也不一定有時間,我也沒去想過參加還是不參加。」
但並非烏鎮那些大佬的討論和演講沒有價值,而是民眾將娛樂的片段放大,而本能的忽略了那些有可能引發深思和討論的內容,正如《娛樂至死》中所說的:有兩種方式可以讓文化枯萎,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為一個監獄,一種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為一場滑稽劇。
把目光拉回到BAT視角,三位大佬的發言可謂是各有特點——今年馬化騰的講演重心放在了對於中國企業的使命上,要成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貢獻者,馬化騰著重強調了數字經濟對於商業的貢獻,而馬雲則強調了互聯網的價值:過去20年互聯網從無到有,沒有人能夠離開網路而存在。
李彥宏則談到了互聯網人口紅利和技術紅利之間的關係,他在會上談到了一組數據,過去四年里,中國互聯網網民的成長速度要慢於中國GDP的成長速度,這意味著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已經沒有了。他表示,去年很多人不認同人口紅利結束這件事上,而是說下半場開始了,但事實上則是,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投入到人工智慧領域,這意味著大家都開始慢慢接受人工智慧是接下來互聯網創新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比起其他兩位大佬「四平八穩」的發言,李彥宏的演講則充滿了「爭議性」,至少在一年以前,當李彥宏在同樣的舞台闡述人工智慧對於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時,不少人還認為李彥宏的說法只是為百度的產品站台,並沒有普世意義和價值,甚至有人認為人工智慧是偽需求,因為沒有具體的產品存在。
但經過一年的時間,我們發現,不光是百度在做人工智慧,阿里啟動了達摩院,這也是阿里第一個以科研技術為主要目標的部門,研究的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等領域,而騰訊也成立了自己的優圖實驗室,開始在圖像識別,機器學習等領域發力,QQ現在大規模推廣AR產品,背後就是優圖實驗室提供的技術支持。
此外還有一大批人工智慧創業公司的崛起,比如商湯、曠世科技等此前爆出天價的融資額,意味著資本也開始對人工智慧領域投下了重注。
歷史告訴我們,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往往是由路線和主義不同引起的,而在商業世界裡,路線之爭則沒有那麼涇渭分明——我的意思是,即便是百度率先進入了人工智慧領域,別的公司也不會因為百度「all in」的口號,而本能的對人工智慧產生厭惡和排斥的心理,事實上從BAT紛紛入局人工智慧,到諸如獵豹,美團,搜狗,今日頭條等中型公司開始往人工智慧方向去轉,再到諸如榮耀、互聯網汽車也紛紛打上人工智慧烙印來看,大家對於人工智慧不但並沒有排斥,反而全面擁抱,money never sleep,對於商業價值的挖掘,遠遠超出了政治鬥爭的泥沼。
為什麼說接下來的互聯網是人工智慧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這樣梳理和理解。
最早的互聯網,是以站點的形式出現的,網站成為互聯網之間的節點和單位,隨著網站的不斷增多,出現了「站長」這個名詞,而隨著硬體的提高一級網路環境的優化,開始出現了新的需求和產品,比如遊戲,插件,搜索欄,互聯網世界開始豐富和多樣。
接下來是移動互聯網的出現,用戶開始從電腦向手機遷移,這個遷移的數量是規模是巨大的,因此產生了一大波紅利,從底層的換機紅利(小米手機的崛起),到app紅利(用戶買了手機需要大量的app),到基於移動場景產生的新需求(O2O,外賣,移動支付,興趣閱讀等等),都是基於遷移的人口紅利。
這個紅利有多大呢?根據網信辦公布的數據,現在互聯網的用戶已經達到7.5億,差不多是中國人口的一大半,而現在從非互聯網到互聯網人口,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這兩撥遷移基本上已經完成了:根據questmobileQ3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月度活躍設備總數穩定在10億以上,從2017年1月的10.27億到9月的10.64億,增長非常緩慢;從同比增長率來看也呈逐月遞減的趨勢,再次驗證人口紅利殆盡,移動互聯網用戶增長面臨巨大考驗的現狀。
以前大家粗糙一點,成本高一點都沒關係,因為用戶在增長,只要產品過得去,業務還是持續攀升的,但現在人口紅利沒有了,那怎麼辦,只能精細化運作,從產品,用戶體驗,技術各個方面提升,但這種提水總歸是有限的,也就是靠「帕累托最優」的方式,已經無法實現快速增長了,那應該怎麼辦?
靠切入用戶需求痛點做出一個產品然後快速迭代獲取大量用戶然後融資上市,這套打法在現在已經不可能了,但要注意到,現在的互聯網產品,即便是像ofo這樣的明星獨角獸,其技術含量真的不高。
換句話說,我們現在的互聯網產品,只是做到了需求上的覆蓋,但並沒有做到真正改變生活的地步,而人工智慧不一樣,人工智慧技術,不管是圖像識別還是語音輸出,是真的可以改變未來人類生活,毫不誇張的說,甚至會重塑未來整個商業形態。
幾天前刷屏的一個短視頻,人工智慧專家、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 Stuart Russell 教授演示了一個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微型無人機,他能自動識別人臉,躲避攻擊,甚至能完成在極端環境下的攻擊,不管是室內還是室外的。
人工智慧是否會影響未來的戰爭我們不知道,但人工智慧在經濟和商業上的貢獻和影響,一定不會弱於第三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影響。
而在商業應用上,人工智慧可以影響未來的零售,地產、內容、無人車、硬體等各個領域,每一個產品都可以通過雲端和互聯網產生連接和互動,整個世界被納入到一個大的互聯網中,這在過去幾十年里都是從未發生過。
百度的轉型也符合整個互聯網發展的規律,以單點突破的策略,集中力量去佔領人工智慧這個山頭,過去流量為王的策略,逐步讓位於技術實力和技術門檻,李彥宏說,百度是一家技術公司,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李彥宏說人工智慧是未來一點不是忽悠,反而是高屋建瓴的一種表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