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萬聽障人士的福音,3D列印技術可直接列印中耳假體代替移植

醫學的發展,從來都離不開創新,而醫學的創新,來自病人的需求。3D 列印技術的應用無疑是給醫學發展開闢了一條新路。儘管目前為止生物 3D 列印技術能夠列印出的產品還遠沒有發展到可以替代人源器官的程度,但是人們在這項飛速發展的技術中,看到的是巨大的希望。

3D 列印製造的假肢已經廣泛的應用於臨床,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而現在 3D 列印技術將造福於聽力障礙患者。馬里蘭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用 3D 列印技術製造出了中耳假體,將有助於治療傳導性聽力損失患者。

聽力損失是聽覺功能障礙的表現,輕者稱重聽或聽力減退,重者稱耳聾或全聾。一般臨床上把聽力損失分為傳導性、感音神經性和混合性三類。傳導性聽力損失是指病變在外耳或中耳,使聲波傳入內耳受到障礙。

研究員稱:「當患者因疾病或創傷導致中耳內連接耳骨的骨膜受到感染時,就會導致傳導性聽力損失。而我們要做的是用 3D 列印製造出一個假體,讓它可以代替骨膜的傳導功能」。

在研究中,研究員使用了三具屍體的中耳,這些中耳內部的連接骨要被移除。然後根據每一個中耳的 CT 成像,用 3D 列印設計並列印出一個定製的假體來彌補缺失的連接骨。

列印完成後,研究員又做了一個測試。他們讓四名之前未參與列印的醫生將列印出的假體與屍體配對,以檢驗匹配度。結果表明,每一位醫生都能正確匹配。

接下來,研究小組將用不同的材料進行 3D 列印,以找到最合適的材料來最大程度減少患者的聽力損失。這一實驗如果成功,將會是數以百萬計聽力損失患者的福音。


推薦閱讀:

為什麼重度耳聾患者不植入人工耳蝸?
突發性耳聾一年了,還能夠治癒嗎?科學家們什麼時候能攻克這個難題,是不是十年之內都不會了?
當你發覺自己患輕微耳聾會第一時間告訴父母還是獨自承受?
為什麼聽力損失一般都是高頻比低頻嚴重?

TAG:3D打印 | 听力残疾 | 器官移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