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一、一個勵志典型的墮落
前幾天聽一個朋友演講,有一句話讓我很受觸動。
他是搞教育的,在提到對孩子要寬容,允許孩子犯錯時,他說:「聖人也曾有過去,罪人也能有未來。」我也是搞教育的,也對「寬容」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深有體會,但是將這樣一種觀點上升到這種理論高度,以一種誇張的手法,形象化的來說理,我還做不到,所以這句話一下子就擊中了我。是啊,誰沒點兒過去呢?
看來今天的孩子們有福了,不過不知道千年前的西漢丞相匡衡大人聽到這句話是不是會淚流滿面,畢竟他的一點「黑歷史」竟然成了一個流傳千古的成語,讓千載之下的人們肆意評價,這個也實在有點「情何以堪了」!
不過這個成語還真不完全是貶義,甚至更多的時候我們都是用它積極的一面,畢竟這個成語太勵志了。它就是:鑿壁借光。當然也有人說是:鑿壁偷光。
其實,這就是說,匡衡大人幼年時苦讀詩書,但是白天里幹活辛苦,沒有時間看書,晚上有時間了,家裡又窮的買不起蠟燭。偶然有一次他發現牆上有一個縫隙,鄰居家的光線可以透過來,他就用小刀將縫隙弄得大一些,好多透過一些光來,讓自己能夠多讀一會兒書。
匡衡的出身低微,低微到如此地步,但是他的勤奮讓他最終學有所成,也不枉他這一番做「賊」的過往了。
經過一番苦讀之後,匡衡對《詩經》很有造詣,雖然科舉之路並不順利,考了九次才考了個末等,但是幸運的是他有一個好名聲,並且得到了一位特殊人物的賞識。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所謂好名聲,就是指,在當時儒生中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意思就是要是沒人能夠解釋《詩經》了,就去找匡衡,聽匡衡解說《詩經》,能使人眉頭舒展,心情舒暢。不知道這算不算溢美之詞,但就憑這一點,也就足見匡衡對《詩經》理解之深。而他的這個本事,被後來的嗜好儒學並以此為治國理念的漢元帝劉奭看中了。所以,劉奭剛剛即位就封匡衡為郎中,並遷為博士、給事中。
在《資治通鑒》里,對匡衡本人的記載並不多,但是對他的諫言記載的倒頗為詳細,篇幅所限,所以不在大段的摘抄了,其實總結一下也無非是:以儒家經典來作為處理國家大事的依據。而這,也恰合漢元帝的胃口。
他勸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任溫良之人,退刻薄之吏,顯潔白之士,昭無欲之路」,然後再在百姓中推廣道德教化,弘揚禮讓仁和之風。一系列的奏書深得元帝的讚賞,匡衡也因此遷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並在不久之後任命其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至此,他終於成為了因掌握儒家經典而位極人臣的典型了。而「鑿壁偷光」的事迹也不再是一個窮小子被恥笑的過往糗事了,而是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勵志典型。
說起來,像匡衡這樣,憑藉「明經」起家的人對道德應該有深深地敬畏感,但是他晚年的作為卻讓我們感到深深錯愕乃至遺憾。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做了丞相的匡衡並沒有為大漢江山留下什麼值得後人稱道的政績,相反,對當時的漢元帝的寵臣和權臣石顯,他倒是恭敬有加,這一點元帝在位時並沒有什麼變化,他匡衡也只是明哲保身而已。但是隨著元帝的駕崩,失去了依靠的石顯先是被調離關鍵崗位,然後又鬱鬱而終,看到風向變了的匡衡立即掉頭參劾石顯。石顯倒是不在乎,反正多一個人還是少一個人攻擊自己其實已經沒什麼意義了,但是匡衡不這麼想,他把對石顯的彈劾當做了自己對新皇帝效忠的「投名狀」。可以,這個小心眼被人識破了,並報告給了新君漢成帝。不過成帝倒是依然信任匡衡,只是將其免職回鄉,並未做什麼更嚴重的處理。
再後來,他又因為利用郡圖之誤,非法擴大食封土地四萬多畝而被司隸校尉告發而被免為庶人,不久也就去世了。
從一個窮小子走到丞相之位,封侯建國,這也是莫大的榮耀了,不過,讀書還是為了「篤行」,否則僅做個兩腳書櫥,甚至學些雞鳴狗盜的本事就與讀書的初衷大謬了。
親愛的讀者,您說是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