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多數運動鞋的鞋底不是水平的,而是鞋跟高於前掌的厚度? | 運動分子
為什麼運動鞋的鞋底不是水平的,而是鞋跟高於前掌的厚度?
運動鞋中底落差的變化過程,實際上是所有運動品牌/製造商中底緩震技術的變革史。這裡面不光有中底材料的發展,也能看到運動理念的改變。
最早鞋子多按材質、很少按用途來分,畢竟很多運動都是最近幾十年才誕生定型的。橡膠之類有彈性的聚合物用到運動鞋上歷史更是不過這一百來年而已。
最早的運動鞋(幾乎逐漸全部在現今變成了「復古鞋」、「潮鞋」)鞋底實際上仍是非常接近水平的。
比如匡威converse的All Star帆布鞋(1920年代)▼
穿過帆布鞋的都應該知道,鞋跟和前掌基本是水平的。
比如onitsuka tiger的Mexico 66(為68年墨西哥奧運會設計的跑鞋),鞋底也是水平的(後期的復刻版為了增加舒適度在後跟又增加了緩震材料,才有了些落差)▼
後來運動鞋逐漸逐漸就不再「水平」了,因為彈性更好也更輕的材料出現,運動品牌發現把它們加在鞋底可以極大的提升舒適度,尤其是後跟部分更會增加用量,於是鞋跟高度也慢慢的高了起來。
比如Nike最早的跑鞋Cortez,也就是電影<阿甘正傳>里阿甘穿的,後跟已經明顯比前掌高了▼
當然當年(1972年)Cortez的前後掌落差遠沒有現在的復刻版那麼明顯,放到今天依然可以算是接近0落差的跑鞋▼
而後來隨著中底材料越來越多,以及一些運動項目,比如NBA等開始越來越吸睛,運動品牌開始越來越多在中底上做文章——如何讓一雙鞋有極致的緩震性,並且能適應人的運動習慣,從腳後跟落地(吸收震動)到過渡到前掌,再給予前掌向上的力(回彈),以讓運動員更好的發揮。
在尋找/研發更輕更彈的中底材料(材料減震)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物理減震科技。簡單說材料減震是通過彈性材質本身的形變和回彈,來起到吸收緩震並且恢復形狀反彈的效果。而物理減震則是直接通過中底構造上的形變,起到同樣的作用。
於是很多運動鞋的鞋跟與前掌的落差也變得越來越高。
▲誕生於1982年的air force 1,對Nike來說無比重要的一雙鞋,外面看似乎前後掌厚度相差不大,解剖後會發現其實厚度落差很明顯,後跟部分的氣墊要厚很多。圖片來自網上。
物理緩震比較有名的比如NIKE的air氣墊,比如現在已經很少見的shox,比如美津濃的wave(在形變緩震的同時還會發揮穩定支撐的作用),比如adidas十幾年前的a3和現在也很少見了的「刀鋒」,比如reebok的DMX氣囊,比如converse年代更久遠些的油包,比如and 1的拱形後跟,比如李寧的李寧弓……
都是通過物理構造來實現緩震+回彈的效果。在視覺上物理減震的鞋子一般都更科技感,噱頭也更足。物理減震基本都是與材料減震同時應用的。
▲Nike的Shox,早先在跑鞋、網球鞋和籃球鞋上都有應用。這雙是全掌shox的文斯·卡特簽名鞋(VC3),而後來Nike也意識到全掌shox太重,穩定性也較差,就逐漸放棄了這項技術。
然而基本上物理減震多數都存在先天的缺點,不是構造緩震的結構本身自重比較大,就是造成中底非常厚實(畢竟物理形變需要空間),而且也更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比如冰天雪地里性能就大打折扣了,一旦損壞就失去了性能 等等。
物理減震大多都標榜極致的緩震體驗,因而多數產品都更重視在後掌設計物理減震。這也造成了這類運動鞋的前後掌落差非常大,甚至會超過12mm。
▲美津濃著名的WAVE中底技術,緩震+穩定的作用。可以看到這雙頂級緩震跑鞋,後跟的高度遠遠大於前掌。
▲adidas的Springblade「刀鋒」,可以看到同樣前後掌的明顯落差。
運動品牌們也知道物理減震的優缺點。如今運動鞋上單純的物理緩震越來越少見了,或者說它們更加低調的與材料減震融為一體,而不是早些年的張揚呈現了。
加上越來越新材質的研發誕生,重量輕盈,性能耐久,緩震和回彈又出色,這樣也使得客觀上前後掌落差再次回歸降低有了前提。
▲近年大熱的boost(E-TPU),將TPU材質像爆米花一樣「爆」成一粒粒彈性顆粒,再拼組成中底,既實現了緩震又有極高的彈性。這種E-TPU技術實際上多家運動品牌都有掌握,與各種eve材質一起成為目前主流的中底減震材料。
▲亞瑟士asics 的gel減震膠,介於物理和材料減震間的材料。來自solereview的解剖圖可以看到這雙最頂級緩震跑鞋Quantum 360的GEL膠並不是整塊中底,只是兩邊區域…
並且很重要的是,運動科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職業球隊都有自己的實驗室,專業運動員不僅僅只是練,也有吃穿用住行各個方面的照顧。越來越多的運動科學發現很可能,後掌著地(所以後跟需要很厚實的緩震)-過渡到前掌-前掌發力 這樣的運動理念是有問題的,甚至是很多運動員受傷的罪魁禍首。運動鞋可能最需要的只是在提供緩震和保護的同時,能儘可能讓人以自然的姿態去活動,人體本身才是最好的緩震/回彈結構。
於是各種零落差的運動鞋就開始紛紛出現了。比如Nike在2005年推出的free,每個型號後面備註的3.0、4.0、5.0等,代表數字越小,越接近赤足感覺(也有說數字就是前後掌的落差)▼
最極端的就是VFF五趾鞋 Vibram FiveFingers,幾乎完完全全做到前後掌0落差的同時,整隻鞋也幾乎沒有任何緩震▼
這也算是追求赤足的最純粹表現了。(當然日後Vibram FiveFingers輸了官司,被告說宣傳中有誇大效果,賠了很多錢)。
很多極簡運動鞋也拼了命的開始追求極致輕薄,追求前後掌保持水平。這些裡面出了不少怪異的運動鞋,比如美國的牛頓品牌▼
實際上前後掌的厚度是不一樣的,但在前掌下方加了一塊凸起(POP科技),這樣實際上穿鞋後前後腳掌基本是在一個平面上的。牛頓這樣做的原因也不光是為了實現前後掌水平,官方宣稱這樣的設計可以讓人跑的更好——這其實也是運動理論的另一種表現。
現在所有運動品牌基本把前後掌落差<8mm的跑鞋認為是接近自然步態的跑鞋,前後掌落差≤4mm的即是符合「赤足」定義的跑鞋。
▲聖康尼Saucony的所有跑鞋都有前後掌落差數據,不少運動品牌如今也都陸續會標明這個數據。
要說明的是,鞋跟與前掌哪怕不存在落差(赤足/極簡跑鞋),也不意味著這雙運動鞋的中底一定是薄的。如今也有不少運動鞋(多出現在跑鞋上),前後掌基本水平,但中底厚度很高——就是說,這些運動品牌認為0落差是最符合人類的,但足夠的緩震也是非常需要。比較有代表性的比如美國的altra▼
最後的最後,關於鞋跟與前掌的落差,怎樣的運動鞋才是最好的並無定論。
現在有人追求極致赤足感,巴不得前後掌是0落差,有人還是喜歡前低後高的感覺,更多人是慢慢開始適應越來越小的前後掌落差,如今多數跑鞋的落差最常見都是4-10mm,籃球鞋類也不像原來那樣差異明顯。
不能說,一定是水平的中底才是最好的。畢竟運動理論在發展,中底的材質在進步(每隔個10年幾乎所有運動品牌的主打中底技術就要換個遍),而人本身進化也好退化也好其實都要緩慢的多。說不定再過幾年,又開始有理論表明運動鞋的前後掌落差應該是其它形態的。
好在如今我們可以選擇厚底的薄底的、大落差的小落差的運動鞋,相比過去選項要豐富太多。去改進自己的運動習慣、運動姿態,可能比困惑裝備的選擇,要更有實質意義些。
————————
運動分子:
- UTMB環勃朗峰越野挑戰賽:只剩下170公里,就能跑完這場比賽了!
- 跑馬拉松的人,全身上下裝備到底要花多少錢?
- 這是鐵人三項的歷史,也是強者的故事
————————
肉身評測:
- HOKA ONEONE Clifton 4 vs Clayton 2 :厚實和輕快,硬彈和柔軟 | 肉身評測 Vol.1
- 售價499的2XU「中國限定版」壓縮褲,是一分錢一分貨還是物超所值? | 肉身評測 Vol.2
- Saucony Triumph ISO 3 vs Freedom ISO:低調和張揚,都是實力派 | 肉身評測 Vol.3
推薦閱讀:
※翻譯——ASICS GEL KAYANO 19測評
※長距離跑和短距離跑的區別?
※銳步的pump fury真的適合跑步嗎,跟那麼高不會傷膝蓋嗎?
※New Balance和Asics的鞋哪個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