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蔥日食記」——東坡肉:你盡然是這樣的東坡肉!
提到東坡肉,其實很多人都會覺得這不就是紅燒肉嗎,其實他們還是有很多不同,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他們都是和大詩人蘇東坡有關係的哦!東坡肉,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有先煮後燒的,有先煮後蒸的,有直接燜煮收汁的。
今天小蔥就和大家聊一聊東坡肉!
東坡肉的歷史由來:
「東坡肉」是以蘇東坡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著名詩人,他對詩文、書法有很深的造詣,對烹調菜肴亦很有研究。他自己會烹制菜肴,並十分擅長燒肉,在他的許多名詩中都有關於飲食方面的內容,如《食豬肉》、《老饕賦》、《丁公默送蝤蛑》、《豆粥》、《羹》等詩,都反映出他對飲食烹調的濃厚興趣。
「東坡肉」起先是蘇東坡在黃州製作的,那時他曾將燒肉之法寫在《食豬肉》一詩中:「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但此菜當時並無名稱,以其名字命名為「東坡肉」,是在他到杭州做太守的時候。當時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任後組織民工剷除葑草,疏通湖巷,築堤建橋,使西湖重新恢復了容貌,並增加了景點。杭州城裡的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聽說他平時最喜歡吃紅燒肉,於是不少人不約而同地上門送豬肉。他收到許多豬肉後,便讓家人將肉切成方塊,加調味和酒,用他的烹調方法煨製成紅燒肉,分送給參加疏浚西湖的民工。大家吃後,稱讚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膩,於是人們便以他的名字將此燒肉命名為「東坡肉」。後來此菜流傳開來,並成為中外聞名的傳統佳肴,一直盛名不衰。
東坡肉的家常做法:
食材:
豬五花肋條肉1500克、紹酒250毫升,姜、蔥、醬油、白糖等適量。
步驟:
1.將豬五花條肉刮盡皮上余毛,用溫水洗凈,放入沸水鍋內氽5分鐘,煮出血水,再洗凈,切成方塊。
2.取砂鍋一隻,用小蒸架墊底,先鋪上蔥、姜塊,然後將豬肉整齊地排在上面,加白糖、醬油、紹酒、再加蔥結,蓋上鍋蓋,用旺火燒開後密封邊沿,改用小火燜兩小時左右,至肉到八成熟時,開蓋,將肉塊翻身,再加蓋密封,繼續用小火燜酥。
3.然後將砂鍋端離火口,撇去浮油,皮朝上裝入兩隻陶罐中,加蓋,上籠用旺火蒸半小時左右,至肉酥嫩。食用前將罐放入蒸籠,用旺火蒸10分鐘,即可。
東坡肉因蘇東坡而聞名,也是因為蘇東而走進尋常百姓家,所以說小蔥覺得蘇東坡才是中華歷史上最大的吃貨,也是最有文化的吃貨,其實東坡肉和紅燒肉在做法上還是有一定區別,大家可千萬不要搞混哦!
每天和小蔥學一點知識,做一個有文化的吃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