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綢塑人偶戲,滿滿溫州鄉土情

穀雨 小小綢塑人偶戲,滿滿溫州鄉土情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cover/j0510m0orkn/j0510m0orkn.html

匚 老街上的尋常老人

盛夏,早6點,溫州鹿城區的一條老街上,已是十分熱鬧。路邊巨大的榕樹下,三三兩兩的坐著許多老者,聽著收音機里的早新聞和戲曲,一派安逸祥和。鄭永龍從榕樹下走過,前往幾百米外的江濱公園,開始晨練。

公園裡男女老少很多人,沒人知道這位年近八旬、樣貌普通的老人,就是溫州綢塑的唯一傳人,他的作品曾經引起多大的轟動。除了每天早上一小時的外出鍛煉時間,鄭永龍都是雷打不動的躲在他那60平米的老式居民樓里,埋頭做他的綢塑。

匚 從父親那裡偷師

和很多手藝人一樣,鄭永龍的手藝源自家傳。而和很多手藝人不一樣的是,他最早的手藝都是偷師而來,偷的就是自己的父親。

他父親是當年溫州一帶鼎鼎有名的手藝人,身在中國經濟意識最早覺醒的溫州地區,他覺得做手藝苦,收入也僅夠溫飽,就堅決斷了讓兒子繼承衣缽的想法。但是十幾歲的鄭永龍偏偏就迷上了綢塑,不讓學就偷偷看,然後自己躲在閣樓上悄悄的練。

幾年後,他拿了自己的作品給父親看,老人家大為驚嘆,從此鄭永龍也就開始了他60年的綢塑生涯。

這就是很多老師常說的「要我學」和「我要學」的區別,更何況鄭永龍還是偷學,這也決定了他更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綢塑的製作。

後來鄭永龍隨父親進了溫州藝雕廠,其藝術天分很快就得到了展現。綢塑製作工序複雜,包含了多門手藝,鄭永龍總是能夠將每一道工序做到盡善盡美。當時廠里主營出口業務,按照老人的說法:「東西做不好那怎麼行,讓外國人看到你們的東西就這樣,很倒霉(丟臉)的。」

匚 情定梁山108將

綢塑人物多取材於傳統題材,造型大多來自戲曲人物扮相。而鄭永龍對各種民間故事、歷史典故也是了如指掌,一部《水滸》都快被他翻爛了。

在從藝雕廠離職後,他忽然萌生了一個想法,用綢塑來展現一整套水泊梁山108將。這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那麼多的人物造型、臉譜勾畫、衣物服飾,簡直令人望而生畏。

但他說干就干,還拉上了老伴,所有人物的服飾都是由老伴一手縫製。在採訪間隙,他的妻子笑著罵他:「他這個人就是犟,想要做什麼就一定要做,我也是沒辦法。」就這樣,夫妻倆花了整整4年的時間,終於完成了這套作品。一經展出,轟動了整個溫州市。再赴杭州,同樣轟動。繼而全國展出,造成了巨大的社會反響。

水泊梁山108將,耗費了鄭永龍巨大的心力,堪稱他的心血之作。而這套作品卻在多年前被他以5萬元的價格售至河北,買家也早已斷了聯繫,而如今年事已高的鄭永龍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做這樣的大型作品。很多老藝人都會把得意之作當成家傳之物或鎮店之寶,而鄭永龍卻不同,當問及是否後悔當年將這套作品售出,老人爽朗的笑了:「這個不後悔的,手藝人,就是這樣。」

匚 做綢塑,溫州就剩下我一個人

當時間的巨輪碾過,很多事物興起,很多事物消失。世事更迭興衰,自有規律。但很多消失的,有可能就不再回來。和很多老手藝一樣,溫州綢塑已經日漸沒落。

老人的語氣蕭瑟:「做綢塑的,溫州就剩下我一個人了。」78歲的老人不知道如何去改變,只是一年到頭,幾乎是足不出戶,一刻都不曾放下手中綢塑的製作。


推薦閱讀:

闢謠:清華《禮射初階》真的抄襲了嗎?
想買把刀觀賞收藏但又擔心它是兇器怎麼辦?
如何看待【韓服作為中國傳統服飾受國家傳承保護 漢服卻受冷落】?
《西遊記》提到的犯「紅沙」日是哪幾天,民間傳惡星當值百事不宜

TAG:温州 | 传统文化 | 中国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