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卡,摩卡,附配方。

前言:

說起葉門,你會想起什麼?

伊斯蘭教?戰亂?或者中東最窮的國家?還是咖啡?

咖啡是僧侶發現還是卡爾迪發現的?到現在來講一直在爭論,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今天為止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或許,也不需要準確的答案,但是尊重咖啡,還是要從發源地開始。

關於誰發現了咖啡,目前有兩個版本。

1,牧羊人卡爾迪的傳說(埃塞爾比亞)

2,蘇菲修道院僧侶的傳說(葉門)

但是誰是利用咖啡做成飲品的,那麼就是葉門的蘇菲僧侶了。

蘇菲將咖啡漿果磨碎混入水裡,做成一杯飲品,作為他們日常儀式的一部分,以保持清醒的夜間禱告,並保持精力充沛的旋轉。

我第一次接觸摩卡

在我入行那一年,我上培訓課的時候,老師告訴我,摩卡咖啡不只是巧克力醬加Espresso和奶油,它也有自己的豆子,而摩卡的來源是這樣的:

摩卡是葉門的一個港口,它不生產豆子,而是豆子經過了這個港口運輸到國外,然後有些商人就從中取撿漏 然後將豆子命名為摩卡,摩卡就是這樣出名的。

當時身為小萌新的我,不太了解這座城市,也不好Diss她。

多年後看到摩卡的信息,我就問 摩卡是不是如某某老師所說的那樣?我得到的卻是白眼。

摩卡雖為一個港口,但它在十五和十七世紀之間是葉門的主要貿易港口,尤其是咖啡豆。

所以在葉門種植的咖啡大部分都是通過這個港口銷到國外,當地人因此找了一款豆子以港口命名,自此「摩卡」誕生了。

然而因為葉門戰亂的關係,現在的「摩卡」質量也一般般,更不要說產量了。

摩卡只是巧克力拿鐵

我們在咖啡廳經常會看到意式咖啡欄里有一款摩卡,然而這款摩卡只是飲品的名字,卻不是豆子的名字。

最早製作摩卡拿鐵的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美國,那時候美國人喜歡喝甜的咖啡,由此他們在已有的奶咖裡面加上了巧克力醬,由於跟「摩卡」的風味酷似,自此這款咖啡盛行到了如今。

現在的摩卡一般指的是巧克力醬加上Espresso再混入牛奶。

附兩款摩卡做法:

第一款

10ML巧克力醬(是醬不是漿)

30ML - 40ML Espresso

牛奶適量

將巧克力醬和Espresso混合均勻之後加入牛奶 最後擠入奶油即可。

第二款

10ML 巧克力粉

5ML 糖漿

將兩者混合均勻,加入5-10G的水攪拌

然後加入Espresso再倒入適量的牛奶,同樣奶油封頂即可。

當然了,如果摩卡僅僅就這兩個配方,它也不可能流傳至今,每個人的喜好和做法不同,但都逃不過巧克力醬和可可粉。

我才不用摩卡壺

最後還有一個器具,我們稱之為摩卡壺!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為啥叫摩卡壺(資料查不到)但是!

摩卡壺是Luigi di Ponti在1933年發明的。

這台機器由金屬機械師阿方索·比萊蒂(Alfonso Bialetti)投入生產,他把摩卡壺變成了最著名,且流傳了數十年的咖啡器具。

所以!摩卡壺的創始人應當是Luigi di Ponti,只不過阿方索·比萊蒂更出名。

摩卡壺的設計靈感來源於當時的洗衣機房,洗衣機中間有一根金屬的管子,將加熱後的肥皂水從洗衣機的底部吸上來再噴到衣服的上方,然後根據這個靈感設計出了摩卡壺。

你以為我會附帶摩卡壺做法?

別想了,我對它了解不多,我才不會告訴你四個字

「注意安全!」

最後打個小廣告:咖癮養成計劃第二期已經開始啦~歡迎報名

養成計劃第二期

撰文:Ray | 編輯:Tia | 翻譯:凱哥

我已經在公眾號推出「一周一店」的文章

旨在種草一些我覺得很棒的店,如果你想知道

那就關注我們的公眾號:Caing_studio(咖癮Caing)

了解更多吧~


推薦閱讀:

用半自動咖啡機做espresso,對比標準要求,無法控制萃取時間怎麼辦?
手沖咖啡是否會成為未來咖啡館的一種趨勢,會不會帶來新一輪的咖啡行業的重新洗牌?
蘆田家咖啡教室 | 關於咖啡的 23 個問題(三)咖啡的果實種子是什麼形狀?
3分鐘快餐,高溫快烘or低溫慢烘
你喝過膠囊咖啡嗎?

TAG:咖啡 | 咖啡制作 | 咖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