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人猝死前的六大徵兆,看完能救命!

近些年來,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不斷上升,猝死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不少公眾人物如演員高秀敏、古月、馬季等都因猝死離世。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惡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臟驟停或急性心衰。其中,冠心病導致的猝死可佔八成。另外,一些腦血管疾病也會引發猝死。猝死雖然事發突然,實際也是有跡可循的。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特別留意幾個異常表現,以防止猝死的發生。

專家:

俞夢越,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

1.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突然出現的癥狀表明冠狀動脈內的粥樣硬化斑塊還不穩定,隨時有可能發生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如果以前就偶爾有胸悶的癥狀,近期癥狀變得更加頻繁,程度更加嚴重,同樣說明以前尚屬穩定的斑塊目前出現了小的破損,並且隨時都會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遇到這種情況,應儘快到醫院就診,並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2.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現心慌是房顫作祟,如果房顫伴發心臟傳導疾病,也很容易進展為室顫。室顫發作後,數分鐘之內即可導致死亡。因此,頻繁心慌發作也應及時就診。

3.心跳過緩。

心臟的跳動是由特定的起搏細胞發起的,起搏細胞功能變差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起搏細胞功能會隨年齡增長逐漸變差。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8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這部分群體的起搏細胞功能會逐漸變差,心率日益減慢。老年人活動量通常較小,較慢的心率也能維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視。老年人應定期監測血壓、心率,如果出現心率小於50次,血壓變低,就很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4.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見的原因包括竇房結疾病、房室傳導阻滯、迷走神經張力過高等。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因此,出現不明原因暈厥後應非常警惕,儘快查明原因,預防下一次暈厥甚至猝死的發生。

5.不明原因的疲乏。

猝死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發生。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較大,常出現疲勞,屬於正常情況。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則應警惕猝死的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心肌炎在年輕人中比較多見,通常見於感冒1~2周後,出現疲乏、胸悶、乏力等癥狀,極易引起急性心衰。這種情況下應嚴禁重體力活動,卧床靜養。心肌病多是遺傳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覺,出現癥狀時多已發生心肌結構的不可逆改變,如心臟擴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發猝死。因此,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胸悶時,應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發生。

6.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驟,幾分鐘內就會發生肢體癱瘓、血壓增高,這種情況下,患者若及時就診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腦卒中起病緩慢,早期只有輕微癥狀,患者並不在意。一旦進展,可能引發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房顫的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高於普通人群數倍。如果出現單側看不到東西、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及時就診。做到早期識別,往往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

要發現猝死的上述前兆,我們需要時刻對身體不適保持警惕,發生情況時要快速反應,及時就醫。

相關閱讀:感冒後有一種疾病來勢兇猛,猝死率極高!

現在到了病毒性感冒高發的季節,感冒後有一種病很兇猛,起病很急,但是進展迅速,有些患者甚至來不及去醫院就會發生猝死!這就是暴發性心肌炎。

「窒息的痛苦,冰冷的鐵箱,最後烈火焚身,我可憐的果果,你最後的模樣依舊那麼可愛,彷彿只是睡去了,等我把你喚醒,可是,再也聽不到你喊媽媽了。媽媽的心在滴血,媽媽只想成為你生命中的「過客」,卻不想你成為媽媽生命中的「過客」。如果有來世,願你到更好的地方,不要再回來;如果有來世,願你花好月圓,如果有來世,再見」!

這是一位媽媽在她四歲的寶寶猝死後,發布的一篇帖子里的內容,令人心碎,她的女兒,在幾乎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短短20小時就離開了人世。

而奪取這位寶寶生命的就是暴發性心肌炎。

杭州第一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王寧夫介紹,暴發性心肌炎屬於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種,病毒感染人體後,由於病毒的結構和心肌細胞膜結構有一定的相似性,人體的免疫功能在攻擊病毒時,也會誤攻心肌細胞或外周肌肉細胞,導致心肌細胞受損。

暴發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流感及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其他多種病毒均可引發。此外,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毒性、藥物過敏等非病毒性因素也可導致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病。

暴發性心肌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2歲~82歲),兒童及青壯年多見;男女發病沒有差異。可發生於任何季節,冬春季多發。

發熱、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腹瀉等為首發癥狀,許多患者早期僅有低熱、明顯乏力、不思飲食或伴有輕度腹瀉,可持續3~5天或更長。心肌受損表現為病毒感染前驅癥狀後的數日或1~3周,發生氣短、呼吸困難、胸悶或胸痛、心悸、頭昏、極度乏力、食慾明顯下降等癥狀,為患者就診的主要原因。血流動力學障礙為暴發性心肌炎的重要特點,部分患者迅速發生急性左心衰或心源性休克,出現肺循環淤血的表現,如嚴重的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咯粉紅色泡沫痰、焦慮不安、大汗、少尿或無尿等。

暴發性心肌炎起病急驟,病情進展及其迅速,患者很快出現血流動力學異常(泵衰竭和循環衰竭、嚴重心律失常),並可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腎功能衰竭,早期病死率極高。

王寧夫主任介紹,近幾年他們持續做的一項新研究發現,60%~70%的暴發性心肌炎沒有典型的潛伏期,感冒一到三天就會迅速出現心肌炎的癥狀,而且由於受到了感冒發熱癥狀的掩飾,心肌炎的癥狀很難被發現,容易漏診誤治。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臟外科俞世強主任介紹,出現爆發性心肌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就容易出現嚴重的心律失常或出現心力衰竭甚至是心源性休克,如得不到及時搶救,死亡率可達70%~80%。

但是,若救治得當,患者心功能可完全恢復,預後較好,極少出現後遺症。因此,應早期進行干預治療。

阜外醫院成人外科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宏濤介紹,早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一般經過嚴格的休息,補充營養、藥物治療後大多數可以治癒,心肌細胞在3個月的休養生息後或癥狀消失,患者可以逐漸恢復活動,最好一年後方恢復日常運動。休息是目前治療該病的最好藥物,嚴重時甚至要聽從醫生的囑咐嚴格卧床休息。

專家們提醒,暴發性心肌炎關鍵在於預防,平時要多運動,提高免疫力,避免感冒。如果感冒發燒,一定要休息,加強營養,避免勞累,更不能做劇烈運動。平時生活中還要判斷普通感冒和爆發性心肌炎的區別。爆發性心肌炎有一些「特殊」的感冒癥狀,除了發燒、全身酸痛、咽喉痛、腹瀉等普通感冒癥狀外,可能出現胸悶、心悸、氣喘、眼前發黑等。一旦這種情況時,應及時去醫院做心電圖、肌鈣蛋白等檢查以排查心肌炎。

(人民健康網綜合生命時報、健康時報)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北京浩沙健身會員猝死?
「心源性猝死」通常是由哪些問題導致的?應怎樣預防?
怎樣看待聞泰公司36歲IT員工猝死事件?
如何看待兩次仲裁勝出還被欠5個月工資的猝死程序員?

TAG:猝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