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外匯行業,這可能是一個很糟的信號
「每個人都曾被利益所左右,可是回頭看看,對與錯,你所以為的善與惡,似乎都在承受著不該承受的代價。」這句話貌似很能應景時下的行業現狀。
昨日(11月14日)業內傳出多家海外知名零售外匯經紀商官網無法正常訪問,需要透過代理伺服器方能打開頁面。這一消息引發了業內人士對國家政策層面的隱憂。很清楚,這對行業來說,是一個糟糕的信號。
一位要求匿名的圈內人士向筆者透露,「這很明顯是工信部所為,他們試圖封鎖所有海外金融投資網站。當然,工信部也只是執行者,應該是獲得了上層的指令。在國家17+2(你懂得)大會議之前,大家緊張的要死,認為會有不利的政策出台,其實我們最應該擔心的是會議之後,所帶來的連鎖反應。」
不過,另一位英國FCA監管的零售外匯經紀商駐中國區代表質疑道:「我不認為這是政府的行為,因為這個行業在國內體量還是太小,不至於用這種方式來阻止一些不法投資公司的欺詐行為。他認為這次事件可能是競爭對手舉報或者黑客行為的概率更高些。」
昨天筆者在與一位資深的行業人士聊及此事時感慨道,「要是行業環境能夠回到七八年前的時候,是不是大家會過的很輕鬆?也不需要整天擔驚受怕。」她回答道,「不要說七八年前,就是一兩年前都不是這個樣子。人心變了,不單純!」
「有因必有果」,這是佛教中經典的人生觀。至於行業為什麼走到這個境地,究其原因在此不想多費口舌。
今年10月13日,有工信部和「一行三會」背景專業互聯網金融風險研判機構——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針對「互聯網外匯理財」平台發布了一則巡查報告,文中提及了幾種較為突出的風險。
此外,11月10日,半官方性質的行業自律協會——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公布了一則有關「從事非法金融交易活動」的風險提示,文中指出境外機構未經監管部門批准提供零售外匯、貴金屬、期貨及指數等產品服務,屬於違法行為。
這些事件似乎都存在千絲萬縷的關聯。但這些海外零售外匯經紀商官網無法正常訪問是否跟這些警示有關,我們不得而知。
一位業內資深從業者對筆者表示,「事實上,研究機構也好,協會組織也罷,它們針對零售外匯發布的風險警示,其實在向行業傳遞監管層的一種信號,也就是說,在這個行業密集發生欺詐事件,他們要採取一些管制措施。開始包括媒體在內,我們對這些事都表現的過於樂觀。」
確實如此。但我們更需要擔心的是,在一個未開放的市場,監管機構可能會不分青紅皂白,採取「殺雞取卵」的措施,來整治整個行業。這是我們不願看到局面。
在筆者的印象里,針對零售外匯保證金行業採取極端措施的,幾乎都是亞洲國家,而且都存在金融管制現象。
2015年印度尼西亞公開反對外匯經紀商的存在,將多達100家的經紀商列入政府黑名單,並屏蔽所有外匯公司網站。
2014年越南央行給外匯保證金貼上「非法」標籤,全面禁止零售外匯業務在該國拓展;2017年7月土耳其為阻止國內民眾與海外外匯經紀商發生投資交易,屏蔽所有海外經紀商官網。
從一個行業人士角度來看,不管是印尼也好,越南也好,土耳其也罷,這些過激的行為實在「愚蠢至極」。
但願國內金融監管者,對零售外匯行業的治理,能像大禹治水一般,疏而不堵。
推薦閱讀:
※放寬外匯資本金賬戶結匯意味著什麼?一開始為什麼要限制?
※所謂的交易系統真的存在么?到底什麼是系統?
※作為一個沒有基礎,並且想把交易作為事業的投機者,有師父帶比自學有什麼好處?通過什麼途徑可以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