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躍辦公室:零食貨架的核心變數與勝負手

文 | 周小丹

當你還沒你弄懂辦公室開放貨架的火爆原因時,這個領域裡的創業公司已經決定跨出辦公室了。

最新的劇情是,包括七隻考拉、果小美在內的公司都在考慮進軍學校甚至社區等更多場景。

過去兩個月里,這個領域已經獲得了超過 25 億人民幣,吸錢速度甚至超過半年前的充電寶和一年前的共享單車。在大多數入局者眼裡,這顯然不是一個售賣零食的「小生意」,而是一種低顆粒度接觸消費者的渠道和方式,在品類還是場景方面,有著極大的延展空間。

和團購、O2O,與打車大戰不同,辦公室貨架背後涉及到的鏈條更加複雜。目前入局的公司看上去提供的服務類似,但切入點和「打法」各不相同。

下面幾個與這此行業相關的關鍵變數,或許將成為這個賽道中各家公司在未來的勝負關鍵。

不只是辦公室,也不止於零食

在傳統零售場景中,零食本就屬於高毛利商品。但在大多數辦公室零食貨架的創業者看來,辦公室貨架上 30到40 個 SKU(Stock Keeping Unit,庫存量單位)的零食只是他們接觸消費者和線上流量的第一步。

更大的價值在於獲取線上流量之後的精細化運營。這也是為什麼這個領域的多數公司不願意將自己稱為「辦公室零食貨架」公司。例如,果小美的目標是打造一個新零售版的聚划算,而猩便利實際是以新型便利店為軸心運作。

已經在北京布局 5000 個貨架、進入 3000 多家公司的七隻考拉創始人文朝輝,則把公司定義成一家「近場零售公司」——目標是「解決用戶 100 米以內的消費需求,並且,讓用戶的消費需求能在三秒內被滿足。」

(七隻考拉CEO 文朝輝)

更重要的是,儘管目前這些貨架上的 SKU 有限,但獲取流量後,完全能夠依據不同場景實現SKU 的品類延伸。文朝輝就對極客公園表示:在 iPhoneX 正式發售的 10 月 27 日,七隻考拉就曾嘗試在線上展開過一次提前預購活動,用戶的接受程度出乎意料。

本質上,這些公司滿足的都是越來越極致的用戶需求。最先從辦公室切入,原因是辦公室白領的用戶精準、素質較高,在這個場景中的停留時間也足夠長,是一個適合被最先改造的場景。

而為了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圈住」用戶,接下來再用不同形態的設備,進入走廊、學校、社區等等更加「毛細」化的場景成為了順理成章的選擇——這個邏輯似乎和線下 mini KTV 的火熱是相通的。

所以,目前的辦公室開放式貨架的形式,和零食品類的SKU 是不能滿足目前的場景擴充需求的。包括番茄便利(9 月份與果小美合併)、七隻考拉、每日優鮮在內的很多公司都已經研發並投入了封閉式的智能貨櫃。

例如七隻考拉發布的智能便利櫃考拉盒子,內設有感測裝置,消費者利用微信掃碼打開貨櫃,選擇帶有可識別的電子化智能標籤的商品並關閉櫃門後,手機端會自動扣款。

(七隻考拉的智能貨架考拉盒子。圖片來源:七隻考拉)

根據文朝輝介紹,目前第一代考拉盒子的成本在千元以內。在隨後的二代產品可以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來替代電子標籤,成本可以進一步降低一半左右。

為了適應不同的場景需求,SKU 的容量和品類也需要靈活處理,選品難度更高。比如擺放在社區里的智能貨架,就會擺放更多油鹽醬醋、日用百貨;而進入學校的貨架則需要滿足更多學生需求。

對於準備邁出辦公室、進軍社區、學校、辦公室走廊等場景的這些公司來說,這是個比無人便利店顆粒度更低、成本更低,但運營難度也更大的嘗試。

在辦公室場景爭奪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候,急於擴張場景和 SKU 品類,這是個好的選擇么?包括文朝輝在內的幾位創業者都認為,「擴充更多場景、並且滿足需求,規模上去後,用戶端需求可以更加高效地反饋到供給端,前期供貨越大,供應鏈更容易被『捋順』,效率實際上可以做到更高。」

決勝動態系統

雖然和便利店相比,貨架的鋪設成本更低,但在日常運營過程中,包括供應鏈、倉儲、物流配送方面的成本是無法忽略的。能否提高這些環節的效率,將直接決定這一批貨架生意是否能很快「跑通」。

目前,行業里的各家公司都在進行著各自不同的嘗試,一個十全十美的方案似乎尚未出現。

首先在物流配送方面,由於涉及到貨架的順貨與補貨,包括果小美、七隻考拉在內的大多數公司當前的選擇都是自建物流團隊。

不同於四通一達和閃送所在的傳統物流,目前,貨架商品的物流配送是穿梭於辦公室樓宇中間的,相當於進入城市末端。果小美創始人閻利珉的看法是:如果某個封閉區域全部被打通,「每個配送員就相當於樓長、園長,一旦路徑得以優化,加上數據系統對每個貨架產品銷售情況的監控,後期就算在這套體系上附加冷鏈物流,這種配送效率也是可以達到極致的。」

能否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還是密度。因為自建物流必然會成為一個「太重」的選擇,要知道,就連一直聲稱自建配送體系的美團外賣和餓了么都因為「不堪重負」開始嘗試與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

文朝輝也表示,符合這個模式的對應線下物流並不成熟,而七隻考拉將在把整套模型跑通後,考慮開放物流方面的合作。

其次,能否實現高效物流配送的另一個關鍵在於如何構建倉儲體系。不同於電商巨頭動輒上萬 SKU 和便利店 3000至5000 個 SKU 的倉儲規模,前期貨架領域的前置倉中,SKU 覆蓋到200至500 個就已經足夠。

目前行業中的一種解決方案是自建前置倉。如七隻考拉目前在北京建立了十幾個前置倉,在補貨配送頻次基本固定後,已經形成了明顯的規模化效應。

另一種嘗試如每日優鮮的便利購,利用其已經建立多年的倉儲體系。在這套「總倉+微倉,兩個節點三段物流」的體系支撐下,每日優鮮的線上商城已經能夠實現「下單兩小時後送達」的配送需求。不過,這套體系在設計之初是為了滿足 C 端需求,需要的倉儲密度是更大,它能否完美適應貨架供貨這種 B端生意的配送需求,還需要經過驗證。

而猩便利、便利蜂通過「便利店+辦公室貨架」的嘗試則更加大膽:一方面,一家 200 平米左右的便利店可以成為為某個區域內上百、甚至上千個貨架服務的中樞,同時也兼具一個前置倉的功能;但另一方面,考慮到便利店的運營成本,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猩便利200 平米左右的便利店可以成為為某個區域內上百、甚至上千個貨架服務的中樞)

最後,供應鏈也註定是個無法繞過的難題,將直接決定貨架鋪設的速度和規模。

在傳統零售行業,供應鏈效率一直都是最核心,也是最難的環節。這條定律在新零售階段同樣適用。

打法激進的公司如果小美、猩便利,正在快速鋪開全國性城市擴張網路。一個影響城市擴張的重要因素,是全每個城市、甚至每個區域的供應鏈情況都有所不同——在某些地區,某商品品類的上游供應鏈甚至已經被地方零售巨頭牢牢把控,想要撬動並不容易。想用同一套「打法」在全國快速複製,基本是不可能的。

文朝輝甚至認為,為了打磨供應鏈,七隻考拉應該更加「克制」地進行擴張:「我們希望某區域裡面,能夠打造一個新的零售網路,用一個做供應鏈去支撐,在這個局部實現一個比較好的模型的時候,我們再去做跨區域的拓展和城市的擴張。」

在今年 4 月正式投入運營後,七隻考拉暫時把業務範圍固定在北京進行嘗試。而經過將近六個月的試驗和供應鏈打磨,七隻考拉的貨品毛利達到了35%,並在望京等區域實現了區域性盈利。

看上去,不同的公司都有了一套自己的商業模型,可後面的問題更加複雜:固守一個區域是否會錯過規模化的時機?地區性的團隊穩紮穩打,是否會給其他頭部公司帶來「難以驅逐」的困擾?

這些糾結的背後,是一整套動態系統的流暢與否:只有鋪設足夠多的設備,支持足夠多的場景,才能夠使整個供應鏈更加高效、成本才能更低,倉庫裡面有更多貨品可以周轉,以支撐繼續繼續擴張。

牌局剛開,誰也說不清哪種方式必定行之有效。但至少,這將成為一個比 O2O、團購甚至共享單車市場更加有「看點」的嶄新賽道。

(編輯:劉鵬;頭圖:視覺中國)

原文鏈接 → 飛躍辦公室:零食貨架的核心變數與勝負手 | 極客公園

推薦閱讀:

永輝超級物種進入北京 年內開3-6家
大超市是否可以產品化經營
新零售的風口,互聯網的十字路口
趟坑3年的三全鮮食:辦公室貨架定會「燒出」鮮食消費習慣

TAG:办公室零食 | 零食 | 新零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