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易時移,滄海桑田!恆指成分股50年變遷,看香港證券和產業發展史(下)

文/Amy姐的跨境金融圈

ID/chinashintay

導 言

今天繼續,跟Amy姐一起隨恒生指數50年變遷,來看香港早期的證券市場和經濟脈絡。

昨天《世易時移,滄海桑田!恆指成分股50年變遷,看香港證券和產業發展史(上)》從1914年港交所成立,說到了70年代,今天說80年代至今。

1、80年代

80年代香港工業轉移至中國大陸,轉型發展服務業,地產、金融、服務業成為香港的三個支柱。

服務業

對於香港80年代的發展,有兩個事件尤為重要,一個是197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開始吸引部分廠商,為爭取低成本效益,將部分生產基地轉移到珠三角,但當時並未成為風氣。而真正大氣候的改變是另外一個重要的事件——1982-1984年的中英談判

中英談判將決定未來香港的歸屬和發展問題。中英談判期間,人心惶惶,很多廠家變得更加急功近利,不打算作長遠高科技投資,反而要爭取廉價勞工,以達至廉宜生產,提高回報。因此廠商們一方面將家屬移民到加拿大、美國和澳洲。為什麼中國人喜歡移民加拿大、美國、澳洲?移民國家的偏好選擇,其實就在這一時期奠定的。

另一方面廠商又將工廠由香港搬到珠三角,整個八十年代都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這個現象亦同時解釋了,為何香港沒有像日本一樣往產業鏈的高端家電、半導體延伸,究其原因,就是廠家的急功近利心態使然。設施內移後,因成本便宜,只集中在生產廉價製成品,不願意投資在高科技的手機等產業上。香港並不欠缺科技,早年已有生產半導體及線路板,也有生產收音機及音響。當時香港已有足夠的基礎以供發展,但礙於商人的短視,偏偏錯失了這個黃金機會。工業轉移後,香港本地人轉向服務性行業。這裡面就包括零售、餐飲、娛樂等。

房地產業

香港房地產業在70年代到80年代初出現了一個小高潮。1982年由於中英談判,香港出現了一個移民潮,地產也跌入低谷。中英談判期間,一些英資公司相繼從香港撤資。有些有政治智慧的香港本地地產商,例如李嘉誠等,卻逆勢擴張。

在整個80年代,長實集團先後共完成60多項地產發展計劃,除黃埔花園外,尚有城市花園、和富中心、嘉雲合、樂信合、瑞峰花園、銀禧花園,以及麗城花園,所提供的住宅單位超過5.25萬個。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發布,香港政治局勢明朗,地產重新步入升勢。80年代期間,長實集團發展的物業,約佔香港整個物業市場的20%,長實已成為香港地產業的領導者

金融業

70年代末到1981年恒生指數出現了一波快速上漲,1981年恒生指數達到1810點的高位。但好景不長,1982-1984年由於中英談判,股市倍受打壓,最低跌到680點,這也成為80年代恆指的一個低點。1984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香港政治局勢明朗,外資開始湧入香港,購買港股。1984年末,恆指重上1,000點,升勢持續至1986年底,恆指已升破2,000點。1987年香港股市加速上升,到10月時,恆指已升至3,968點。這升幅等同1919-1929年美國道指的升幅。

80年代是香港銀行業務發展的高峰期。1981年香港有123家銀行,將分行計算在內共有1,301家,即有1,178家銀行。80年代日資銀行最為活躍,當時日本股市強勁,日本成為資金出口國。日資銀行在香港設立辦事處,以離岸中心性質提供服務。日資銀行借出的貸款在香港簽署,香港變成這些貸款的入數中心(Booking Center),好處是這些貸款在香港完成,但使用者不必身在香港,所以日本銀行不必繳付香港的利得稅,同時不需要繳交日本利得稅,變成日本銀行的海外收入。1980年外幣存款佔香港存款總額比例為14%,到1988年存款比例已經增加到59%,外幣存款多於本幣存款,離岸中心位置無可撼動。1980-1988年香港的銀團貸款達到357億美元,規模僅次於倫敦、紐約、巴黎,超過東京和新加坡。

80年代香港的證券行業變化比較大。重要事件是英國金融業在1986年經歷了大改革,名為Big Bang,容許外國銀行收購英國經紀行及金融機構。花旗銀行收購維高達證券公司,瑞士聯合銀行收購Philip & Drew,Security Pacific亦收購當時英國最大的經紀行Hoare Govett。所以80年代後期,這十多家在香港有分行的英資經紀行,亦陸續被英、歐、美資的銀行或投資銀行所吞併。

恆指成分股的變化

我們看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恒生指數成分股的變化,最明顯的變化是80年代新增的成分股幾乎清一色地產股,嘉宏國際、鷹君、恆隆、恆基、合和、希慎6個全部為地產股,麗新、文華既有酒店又有地產。金融股裡面也新增了東亞銀行1家銀行。

而退出的成分股也有明顯的特徵東方海外、會德豐船業、油麻地、華光航業4家都為航運股。這也驗證了香港80年代產業的變遷,輕工業向內地轉移後,全球港口航運中心的位置也相應出現了下降,而地產、金融行業卻在80年代蓬勃發展,香港逐步轉向以金融、地產、服務為三大支柱的產業結構。

2、90年代

90年代香港地產業一支獨秀,金融業與大陸融合發展,娛樂傳媒業曇花一現。

房地產

90年代初到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前,房地產業進入黃金時期。從91年到97年這6年間,房價漲了4倍。1997年6月巔峰狀態時,一般中檔住宅的房價達到每平方米8萬元左右,豪宅價格更是高達每平方米20萬元。房地產商更是賺得盆滿缽豐。

以長實為例,90年代主要開發四個大型屋屯,總投資185億,總供給住宅4萬個單位。其中最大的屋屯嘉湖山莊保守的估計就將為公司帶來130億的利潤。

金融業

90年代香港的銀行業,本土銀行伴隨房地產業快速壯大。但作為國際離岸金融中心,香港銀行業地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1990年日本本土的地產及股市泡沫爆破後,日資銀行出現很多壞帳,本身資金乾渴,再無法成為資金提供者,最終,日資的離岸中心服務逐步由香港撤出。外匯市場上,八十年代香港外匯市場比新加坡更大,但到了九十年卻被反超了。新加坡用低稅率,吸引國際性銀行在新加坡進行外匯買賣

證券業在90年代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其中最重要的是,來自中國大陸的中資企業出現了來港上市高潮。在這之前,越秀、粵海、首鋼等地方國企,也曾透過在香港買殼上市,但他們再不是帶有政治任命,而是要籌集資金回祖國投資。1993年香港政府決定要盡量開放香港的股票市場,容許國企能夠以國內註冊的公司來香港上市,稱為H股;或者以香港註冊的公司在香港直接上市,簡稱「紅籌」。

在1993年,第一家國企青島啤酒來港以H股形式上市,鬨動一時,因為這品牌的啤酒當時在香港頗受歡迎。除青島啤酒外,後來還有上海石化、儀征化纖、鎮海煉油及馬鋼等。另一個浪潮出現於1996-1997年。當時上市的國企有:北控、上實、燕化、鞍鋼、大唐發電、華能國際、江蘇寧滬、東方航空、南方航空、江銅、深圳高速、浙江滬杭甬和中移動。接近2000年時,更大型的國企像中石油、中聯通和中石化也陸續來港上市。

H股和紅籌股在港上市,一方面增加了證券業的收入,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改變了香港證券市場的結構,使香港市場能充分分享大陸發展的成果,這也是香港能維繫住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原因

90年代傳媒業的發展可以說是香港服務業一個少有的亮點。1994-1995年東方報業及南華早報都被選入恆指。但隨著1997、1998年業績的倒退,兩家報業都從成份股中被剔除,前後不足5年光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自1985年加入恆指後,維持了19年,到2004年才被剔除,可算是傳媒股中的佼佼者。

恆指成分股的變化

我們看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恒生指數成分股的變化,最明顯的變化是中國大陸公司增多了。中信泰富、華潤創業、中國電信、上海實業4家公司進入恒生指數。而英資的怡和系的5家上市公司——怡和控股、怡和策略、牛奶國際、文華酒店及置地,由於擔心九七年政治變化,撤離香港,到新加坡上市,全部被剔除。

第二個變化就是電信行業崛起,中國電信和數碼通電訊進入指數。而整個90年代地產、銀行作為恆指的主體,幾乎沒發生什麼變化

3、2000年以後

2000年以後,香港經濟基本上乏善可陳。恆指最大的變化就是增加了很多大陸企業。香港本地企業基本上沒有太出彩的行業和公司。

4、結 論

香港的經濟發展歷史,分為四個階段:

1、50年代朝鮮戰爭之前,香港以轉口貿易為主,貿易、港口物流、倉儲、酒店是其主要經濟支柱。

2、朝鮮戰爭到60年代是香港工業騰飛的時期,這一時期香港成功地轉型為加工貿易,經濟的主要支柱是紡織制衣、鐘錶、玩具、假髮、塑料花等輕工業。

3、70年代至90年代末,香港進入了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地產、金融和服務業是香港的主要支柱。

4、90年代末到現在,靠地產、旅遊已經很難承載香港的成長,香港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定位,主動去連接中國大陸和全球經濟。港交所在這方面已經做出了很好的示範。

最後衷心地祝願香港這顆東方明珠,能重現昔日的風采。

End

需聯繫授權,請微信聯繫小米(ID:amy_mi001)。

歡迎關注「Amy姐的跨境金融圈」(微信公眾號ID:chinashintay)

Amy姐,入於會計師事務所,興於券商投行。拆過紅籌,做過併購。現幫移民的朋友打理家族資產,做做跨境投資。境外的世界,跨境稅務、跨境併購、離岸基金、境外信託與保險、移民前後的財產申報、全球資產配置、外匯管制與CRS應對,你想了解的,都在這。

推薦閱讀:

TAG:恒生指数 | 香港交易所 | 富途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