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的「奇葩」消費觀:五十歲以上的人 今天怎麼買買買
這是《張大媽生活研究所》的第 1 篇原創文章。
前段時間,馬東在一檔節目里說,「中國用三十年完成了別人兩到三百年的變化,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等於父母比他大一百歲,根本無法交流。」
作為一個馬東口中的年輕人,我有切膚的感受。
畢業後我生活在一線城市,生活節奏快,從上大學開始,好多年不在一起生活,每年只有過年那幾天回家,和父母基本算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生活習慣的劇烈衝突,折射出兩代之間完全不同的消費習慣。
這次我們找到七位年輕人,讓他們聊聊自己父母的「奇葩」消費觀。
@Speaking 「省電省水,是我家的指導思想」
我爸對省電有著莫名的執著。
每年回家過年,晚上因為怕費電,我爸就會在看電視的時候把客廳燈關掉,因為客廳燈大,費電。電視在黑暗中閃來閃去,我感覺眼睛都要瞎了!吵了幾次,我說電費我來付,他死活不同意。只要我氣不過跑去開燈,他就會坐立不安,過10分鐘就又站起來關掉!
因為家裡房子大,我從客廳去自己的房間取東西,要經過餐廳、一個長走廊,中間要開三個燈。拿東西就幾分鐘的時間,出來就發現燈全滅了,我爸跟著我一路關燈.......於是我就摸黑走回客廳......
家裡熱水器常年是壞的,過年回家洗個澡歷經冰火兩重天,一下冷死,一下燙死。提了很多次他們也不修。所以我每年都會在回家的前一晚上洗好澡,把在家洗澡的次數壓縮到最低。我問他多久洗一次澡,他說冬天嘛又不出汗。洗什麼澡……
熱水器不修的另一個痛苦之處在於做飯。冬天做飯洗菜,水冰的我骨頭都疼,後來我實在受不了,就先斬後奏給家裡安了個新熱水器,也想讓他們享享福。第二年回家,洗澡是改善多了,但一洗完澡,我爸就會立刻把熱水器關掉。有一次我洗完澡去做飯,出了幾秒熱水就又涼了,我心說熱水不可能這麼快用完啊,過去一看,我爸又把熱水器關了。我怒了,嚴禁我爸再關熱水,他就站在我身邊不斷催我快點洗。
還有一直覺得熱水壺插上就用電,每次燒完水都會拔下來……說了很多次都沒有用。
其實依家裡的情況根本不需要這樣,我爸媽就是省錢摳門習慣了。
@fish 「女人不管多少歲,都沒有不為折扣瘋狂的。」
我媽經常教育我,買衣服要買就買質量好的,不要貪小便宜瞎買,不划算的!
但她自己呢?卻因為貪小便宜買了不要太多東西啊。
去年她愛上了電視購物,剛開始就只是看看,後來看的多了就忍不住拿起電話訂購了。
有一次我回家,看見床上堆放了5條裙子,是那種質量不怎麼好的印花長裙,淘寶估計就30元一條吧。
我問這是啥?我媽特別開心地說,是電視購物買的褲子,料子很軟穿上很舒服。
我說那買兩條就成了,咋弄了5條?她說,電視上少於5條不賣的。一條原價要一百五,優惠價5條只要300,等於買二送三,超級划算!
還說穿不過來,要送我兩條!我趕緊說不用了不用了......
後來我爸竟也一起看起來。去年一年,他們倆在電視購物上買了三雙「四超鞋」,號稱專為中老年人設計,超輕防滑——其實就是劣質旅遊鞋、四個拖把——沒用幾天就斷了、十五盒大肚茶——我爸喝了就拉肚子,喝了一次就停了,等等等等……期間我抗議過多次,均被認定無效,直到我爸喝大肚茶立竿見影的腹瀉以後,這一波才消停下來。
今年我媽又迷上了唯品會,打那以後就徹底拋棄了電視購物。雖然還是會經常買來一些沒啥用但是有優惠的東西,多了還扔給我,但總比電視購物強多了......
女人真是不管多少歲,都沒有不為折扣瘋狂的。
@fyifu 「對他們來說,面子好像比生活質量重要。」
我爸媽的購物記錄只有兩極:便宜的,很貴的,基本沒有中間過渡階段。
平時摳門的要死。
直到今天,我爸吃飯每次都要用饅頭把菜湯沾乾淨,才覺得是沒有浪費。洗碗還方便!要是家裡做個燉排骨那種,湯汁比較多的菜,剩下的湯絕對不許倒掉,第二天還要攪點麵糊糊進去吃,說這樣才不會辜負燉排骨的精華......
去菜場買菜都挑便宜的買,蘋果橘子買回來都是又小又酸,沒人吃,一直放到快壞了。這個時候如果有客人買來新鮮的水果,也不先吃新鮮的,要把爛水果吃完。所以家裡就一直吃爛水果......
我上大學前,買個130塊錢的箱子,我爸覺得太貴,浪費錢;2010年搬家,裝修材料什麼的用的都是便宜的。
但是!!!在有些東西上,又捨得花錢到讓人驚嘆。
大概在我小學的時候,我爸斥巨資購買了一台萬利達歌王DVD,號稱收錄了一萬首歌。提回家時紅光滿面,興奮異常。後來就經常召集鄰居朋友來我家唱歌,吵得我沒法寫作業。不過沒過兩年這東西就過氣了。再也沒人用它。
對他們來說,面子好像比生活質量重要。
@carina 「我們是會花錢買時間的一代人,他們不是」
我爸天秤座,選擇困難症,買個車,能糾結一年。
款式、牌子、錢,每一項都要糾結。
今天覺得美國車好,明天覺得日本車可靠,後天又覺得德國車最靠譜,兩天變一次。
我第一年過年回家的時候,我爸就說要買車。一個春節都在看,最終也沒選出來。等到我十一回家,他竟然還在糾結!後來好不容易列出了幾個選項,我媽拍板了一個,才終於是買了。
沒有我媽,我們家啥也買不了。
我媽也蠻奇葩的,她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任性愛趕時髦。外婆買了個最新的高壓電飯煲,我媽也想要,就硬生生說家裡電飯煲壞了,也要買新的。其實根本沒壞,就是舊了點!二姨買了個新的行李箱,她也立刻吵吵著想要,我幫她挑了一個銀色的,她很不滿意,說太丑了,沒有二姨的好看。其實那個質量價錢都比二姨的好多了。
但他們在有些地方卻莫名很省。之前他們來上海看我,因為二等座賣完了,我就買了一等座(一二等座只差50塊錢)。為了這50塊錢,我媽上班時間奪命連環CALL我,非要換成普通票,寧可轉車也要換。我解釋了半天,說換票也要交錢的,跟50塊也差不了多少,這才消停,但還是數落了我一頓。我爸自己從來不打車,雖然他因為工作性質要跑很多工地,但都是搭車或者坐公交。看我打車也會覺得浪費。
感覺我們是會花錢買時間的一代人,他們還是覺得東西更重要。
@錢小柳 「爹媽比我還能花!」
我一直覺得我爸心裡住著一個女人。購物感覺能給他帶來巨大的愉悅。
80年代初我爸上研究生的時候認識了我媽,那時候可口可樂剛剛進入中國,每瓶5塊錢,我爸身上只有10塊,為了逗我媽開心,毫不猶豫就買了一瓶。
我爸愛吃糖,我們家小時候家裡沒斷過糖。蜂王漿巧克力、瑞士糖、口香糖、話梅糖......應有盡有。那時候我媽上夜班,他負責哄我睡覺,為了讓我別哭,就給我喂糖吃,當時經常是含著糖睡著,後來牙就壞了。為這件事情我媽沒少跟他吵架。
90年代初他去成都出差,在機場超市發現一款包裝好看的巧克力,順手就拿了,結賬的時候發現竟然40多元,還是硬著頭皮買下了。一吃,好吃的不得了。留了半塊帶回家,那是我第一次吃到德芙。
感覺他給我媽買的禮物,都是他自己喜歡的。「給我媽買」就是個名義……
喜歡買香水,我媽不愛用,他也買了回來擺著,大大小小的瓶子擺了一桌子。
愛買項鏈,我媽不咋戴,也買了回來存著,長長短短存了一抽屜。
跟我媽出門買衣服,我媽看上一件,他看上一件,我媽只想買自己喜歡的他不幹,非要兩件都買,不然不付錢……
因為同類東西買的太多了沒處放,就送我。
我的錢包、卡包、電腦包、手機殼、充電寶,都散發著濃濃的男士商務感。(我是個姑娘好嗎爹地!!)
每年過年,超市掃貨是他最喜歡的環節,購物車裡瘋狂扔,每次都是超市最大號的袋子,裝滿四、五袋。
某年我出國,他繼承了我的淘寶,參加了那年的雙十一。年底,我收到了年度對賬單….
都是我爸買的。任性。
@chun 「消費觀差太多,就離了」
我爸和我媽是倆極端。
我媽超級能掙錢,也超級能花錢。她的人生理論是:錢必須有進有出,掙了錢就要花出去,讓錢流動起來,這樣才能掙更多的錢;只進不出,那早晚你也會以更不情願的方式把這錢花出去。
基於這種思想方針的指導,我媽這半輩子掙了無數錢。我去年直播掙了40多萬,我媽掙的錢大概是我的好幾十倍吧。當然也全部花出去了。喜歡什麼就買什麼,全憑自己高興。心情好了買包買鞋買奢侈品眼睛都不眨一下。所以到現在也沒攢下什麼錢。
我爸就不一樣了,幹啥都比較保守,就是守著自己的工作,每個月掙份兒鐵工資,花錢也挺省的。
Q:那你爸你媽互相能受得了么?
A:指定受不了啊,所以早離了唄。
@炫酷小飛俠 "老一輩直男的蜜汁執著"
我爸有一個特點,就是遇到喜歡的東西(不是愛好相機、球鞋的那一種)就一直買。遇到喜歡吃的就一直吃,直到吃膩為止。
有段時間,他在我的推薦下愛上了烤魚,就拉著我媽每周都去吃兩次烤魚。後來我媽吃的嘴巴上火,實在受不了,拒絕和他同去。因為一條魚至少兩斤,他一個人吃不了,於是就每周末打電話給我催我回家陪他吃烤魚。就這麼吃了三四個月,終於吃膩了。
沒過多久他又喜歡上了充電寶,覺得方便實用,還有科技含量。於是不管到哪裡,看到設計奇特的充電寶都要買回來。有薄如卡片可以插進錢包的充電寶,還有跟兩塊石頭差不多沉的能充電十幾次的充電寶,有橢圓的、柱狀的、配有各種介面的……我家現在差不多有二十多個各種各樣的充電寶,用都用不過來。
不明白這是種什麼心理,大概是老一輩直男的蜜汁執著吧......
你父母的消費觀是怎樣呢?是和你產生過衝突,還是非常和諧,互相認同呢?他們喜歡買什麼東西,又對什麼比較排斥呢?
來和張大媽聊聊吧~
推薦閱讀:
※父母被子女教做人是怎樣一種體驗?
※我老是覺得父母在精神上虐待我,好痛苦,我該怎麼辦?
※反對父親給打遊戲的堂弟打錢,結果我和父親吵架,怎麼辦?
※父母逼婚,你死我活,該怎麼辦?
※留學生怎麼有效地回報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