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證券有望拿下外匯業務牌照,這意味著什麼?

中信證券於2015年收購港交所上市公司、零售外匯經紀商KVB崑崙國際59.37%股份,並成為控股股東後,業務正式涉足零售外匯保證金行業。隨著國家提出的擴大金融市場開放方針策略後,中信證券再次迎來外匯市場發展良機。

據彭博社(Bloomberg)援引不願具名知情人士話稱,中信證券將很快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外匯局)批准,在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即期結售匯業務和人民幣及外匯衍生品業務。這是近三年以來,外匯局首次批准非銀行機構進入外匯市場。

2015年1月6日,中國外匯局批准國泰君安證券與嘉實基金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員。這是2014年12月9日外匯局發布《關於調整金融機構進入銀行間外匯市場有關管理政策的通知》實施以來,非銀行金融機構首次獲准成為銀行間外匯市場成員。

在上月召開的金融系統代表團討論會上,明確進一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信證券的審批流程已經接近完成,最終以公告為準。

豐富匯市交易主體

分析人士指出,參與主體範圍的擴大,將進一步提高銀行間外匯市場的規模和體量,活躍交易程度,有利於市場價格的發現,同時豐富市場交易主體和客戶背景,有助於改變當前外匯市場相對單一的供求結構和交易風格。

滙豐銀行高級亞洲外匯策略師王菊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更為豐富的市場參與者結構,和更多外匯產品的引入,會帶來更大的外匯市場成交額和交易量,減少『羊群效應』的發生,為匯率實現真正的雙向波動打下基礎,」

中國民生銀行金融發展研究中心王一峰對此表示,重啟券商等機構進入外匯市場,是增加外匯市場交易主體,擴大外匯市場廣度和深度的表現,而此舉從側面也反映了中國外匯市場開始退出常態化干預,逐步過渡到以市場供需為主導的市場體系。

瑞穗銀行策略師張建泰認為,此舉意味著改革在十九大之後再度提速,而人民幣貶值預期消退,市場適應更大波動區間,也有利推進改革。他認為,大方向上看,今後外匯市場還會向更多的券商、基金或保險公司等非銀行機構開放。

中國於2015年1月批准國泰君安證券及嘉實基金入市後,在同年9月宣布開放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中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官網數據,截至11月8日,人民幣外匯即期會員共有618家,遠期會員176家。人民幣外匯即期會員主要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銀行、城商行、外資銀行、企業財務公司等。

根據相關規定,金融機構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對外匯交易,應基於對沖代客和自身結售匯業務風險、在結售匯綜合頭寸限額內開展做市和自營交易、從事符合規定的自身套期保值等需要,並遵守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清算、信息等法規、規則及有關金融監管部門的規定。

推薦閱讀:

TAG:中信证券 | 外汇市场 | 外汇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