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你想成為垂直領域的意見領袖?你需要精通比喻
這是兵哥每天一篇文章的第1185天
前天,兵哥寫了一篇文章,點擊這個可以閱讀《想讓你的文章更吸引人,你需要這三大法寶》
我當時提出一個觀點,想讓你的文章更能吸引人,你想成為垂直領域的意見領袖,你需要在文章中加入三個重要內容:第一是:多說故事第二是:多用比喻第三是:暫時保密今天兵哥給你分享關於比喻的更多乾貨。歷史上的偉人、牛人、有傑出貢獻的人,都善於用比喻來傳播自己的思想
一、善於運用比喻的案例
案例一:毛主席
作為領導人,作為偉人,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讓自己的思想影響更多的人。毛主席就是一位善於使用比喻的大師。
比如建國初期,關於如何外交方面,毛主席的思路是: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
普通老百姓是不懂國家外交該怎麼做的,為了讓全國人民都理解國家的外交政策,毛主席把國家比喻成家,想讓客人進家以後很滿意,就要先打掃屋子。這個比喻普通老百姓一聽就懂了,心想自己招待客人也是這樣的,先把屋子收拾乾淨。
再比如,關於敵人,毛主席的思路是: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毛主席把敵人比喻成紙老虎,這個比喻非常精彩,首先,老虎個頭大,身體強壯,這個形象很符合當時敵人兵強馬壯的現實。如果比喻成小螞蟻,這會讓手底下的人輕敵,輕敵會釀成大禍。其次,雖然是老虎,但這個老虎是紙做的,紙嘛,一戳就破,一點就著,還是很好解決的。紙老虎這個比喻,很好地貫徹了毛主席的重要性思想: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把敵人比喻成鐵螞蟻,那可能會給廣大士兵帶來恐懼。
案例二:鄧小平
關於改革開放,小平同志的思路是:不管白貓黑貓,抓得住老鼠就是好貓。
這個比喻也很通俗易懂,正因為通俗易懂,所以這句話一直流傳至今。
案例三:德·波諾
德·波諾被列為歷史上對人類貢獻最大的250人之一。他的志向是,教幾億人學會思考。本質上來說,他的主要工作,也是在傳播自己的思想。他寫了幾十本書,下面是幾本經典的書。
這幾本書是《六頂思考帽》、《六雙行動鞋》、《六個思考框》。從這些名字中,你發現什麼共同點嗎?是的,他善於使用比喻。特別是《六頂思考帽》這本書,他創造性地把六種思考方式,用六個不同顏色的帽子來代替。
紅色思考帽:從感情和直覺感性地看問題
黃色思考帽:尋找事物的優點及光明面黑色思考帽:從事物的缺點、隱患看問題綠色思考帽:用創新思維思考問題白色思考帽:提供事實與數據藍色思考帽:整體的思維模式你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他不用比喻這個方法,不把六種思考方法比喻成六頂不同顏色的帽子,你覺得他的思考能傳播得如此廣泛嗎?
當然不可以。善於運用比喻,是德·波諾的一大核心亮點,你有空,可以看看他的書,你對他如何運用比喻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案例四:秦剛
秦剛老師去年提出了一個營銷界非常重要的理論:牧場理論。
他把用戶比喻成奶牛把微信群、個人號、公眾號比喻成牧場把向創業者比喻成牧場主
經過這樣的比喻,那做營銷就很簡單了,分別是:拉新:就是邀請更多奶牛到牧場養熟:就是給奶牛提供牧草,培養奶牛和牧場主直接的信任成交:就是讓奶牛產奶裂變:讓奶牛邀請更多奶牛進入牧場,讓奶牛產下更多奶牛進入牧場秦剛老師的這個比喻,把複雜的營銷活動變得非常簡單,讓普通人都能快速理解這套理論。比喻,幫助秦剛老師傳播了他的思想。兵哥經常說,你創造一套理論,至少夠你吃十年,秦剛老師創造了自明星理論、核心用戶理論、牧場理論等等,這些理論,可以讓他輕鬆獲得很多睡後收入,也就是可以躺著賺錢。
二、為什麼你要多使用比喻
好處一:比喻可以高質量地傳播你的思想
真正的大師,最重要的一項職責就是傳播你的思想,而比喻,都可以高質量地傳播你的思想。剛才舉例的毛主席、鄧小平、德波諾、秦剛老師,都證明了比喻的巨大威力。
好處二:一個比喻,就是一套理論
比喻,可以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可以讓普通人理解複雜的事情。對於普通人而言,誰讓他理解了複雜的事情,誰就就是這個領域的大師,誰就創造了一套理論。舉個例子,剛說的秦剛老師的牧場理論,他創造性地將用戶比喻成奶牛,就創造了牧場理論。如果你善於運用比喻,把你所在的行業也進行比喻,你也可以創造一套屬於你的理論,你就是你所在領域的意見領袖,你就是你所在領域的第一人。
三、如何將比喻用起來
既然比喻這麼重要,那如何通過使用比喻,讓自己創造一套理論呢?有很多方法,其中一個,就是要創建一個比喻庫。用於管理常見的、有效、給人非常多啟發的比喻,便於自己在寫文章、講課、做培訓、開會的時候,能夠用上這些比喻。
兵哥我已經開始創建比喻庫,用於放置很多非常精彩的、對於啟發非常大的比喻。使用這個比喻庫,我可以在寫文章的時候隨時調用,此外,也可以根據這些比喻,創造出更多原創的比喻。那如何創建比喻庫呢?如何搜集各種比喻呢?如何運用比喻,創造一套屬於你的理論,讓你成為行業第一人呢?
--End--
歡迎關注張兵愛學習微信公眾號:zbaxx2017
推薦閱讀:
※如何用一個故事或比喻描述下你眼中的蘋果 iPhone 與 Android 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你知道哪些運用比喻/類比的高手?
※通過類比,從《舌尖上的中國》可以看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你聽過的最好的比喻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