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87d】密閉空間健康管理——心理篇

//本文作者:第二批艙內成員之一、2015級碩士褚正佩

//因為某些原因,最近稍微鴿了幾天,在此表示歉意……

我們看到很多知友留言,問為什麼要設定成「男女各二人」的搭配模式,所以在這裡,我們從心理方面給予一定的解答。

美國國防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和NASA埃姆斯研究中心曾在2010年10月聯合宣布了一項「百年星艦」(100-Year Starship)研究計劃,計劃建造「百年星艦」將人類永久送上火星或火星的衛星,讓他們在那兒安家落戶,地球將定期給他們送去生活用品,但不再將他們接回地球。如果這個計劃真的實現,那麼留在火星上的航天員必定要能夠適應並接受長期的隔離單調的環境。

隔離封閉的環境、缺少足夠的隱私空間和單調的工作任務都會增加航天員的孤獨感和無聊感,引起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反應。Mars500實驗發現乘組在長期隔離的某一過程中出現了嚴重的恐懼、憤怒等情緒;南極科考站的科研、探險人員也最常感受到抑鬱、焦慮和易怒,並隨著睡眠不足、心理社會壓力增大而加重;空間任務研究方面,Manzey等人在兩項和平號任務中使用等級評分情緒量表研究了兩名俄羅斯航員的情緒變化情況,結果發現任務開始後的前3周和返回地球之後的2周內,即在任務的過渡階段出現情緒的異常波動。

綜合相關文獻,情緒在任務全程中隨時間適應的進程可能存在某種模型,負性情緒(如悲傷、抑鬱等)的出現或有規律可循,如研究清楚則可實施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以規避負面情緒。最具影響力的情緒適應進程模型是由Bechtel和Berning提出的,該模型認為航天任務中第四分之三階段是最為關鍵的,稱為「四分之三現象(the third-quarter phenomenon)」。最早出現在極地環境的研究中,之後在航天任務和模擬環境實驗中也發現了這種現象,航天員在航天任務期過半之後,會意識到還有一半的任務沒有完成,而在隨後的階段中出現情緒沮喪。但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四分之三現象」並不能推廣至所有的航天任務中。在HUBES模擬實驗、和平號與ISS航天任務中發現乘員的情緒都保持在較為平穩的狀態,未在任何階段上出現明顯的差異。

另外個體情緒變化或與性別,乘員組合相關。從生理構造、心理素質來講,女性耐久力比男性強,心理素質穩定性高於男性,耐寂寞能力也高於男性;男女搭配在空間站工作可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錯誤率。歐洲航天局生命科學部主任施密特表示,空間站上的實驗結果表明,全部由女航天員來完成的長期航天任務,其效果更為理想,因為女航天員在一起,積極主動、互相配合,沒有競爭,因此更有利於完成任務。羅威廉教授更建議未來人類的第一次載人火星旅行,最好全部由女航天員來完成。女性航天員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月宮365」第二階段200天實驗已過半程,「遮窗實驗」也在按計划進行,最受關注的也是志願者們的心理問題的研究。

「月宮365」計劃全程監測乘員的心理狀況。目前,實驗主要以三種途徑來進行志願者心理測量監控。其一,自我報告法,包括問卷法和實驗法,如心境狀態量表(POMS)、心理測試等問卷以及計算機軟體如認知評估軟體(WinSCAT)等實驗軟體;其二通過電話訪談和分析日誌來了解乘員情緒、需求等心理狀態的變化;其三,有視頻錄像等行為觀察的手段,通過行為表情分析軟體分析乘員的情緒變化。

那麼,志願者們目前狀況怎樣的呢?

1.問:你最近焦慮嗎?

王偉:焦慮啊,同年級的都在找工作,實驗時間剛好錯過了秋招和國考。

問:後悔進艙嗎?

王偉:不後悔啊!進艙後悔一年,不進艙後悔一輩子。(≧?≦)

2.問:最近有什麼煩惱嗎?

劉光輝:最近睡眠不太好,尿液處理裝置出了點問題,剛維修好,夜裡要不定時觀察著。

採訪結束,志願者從容不迫、一如既往的忙碌著。。。

To be continued……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航天發展這麼多年但是載荷所佔火箭總重的比例卻沒有很大提高?
你為什麼從航天科工/科技離職?
鸑鷟鵷鶵的Live:不知天上宮闕,何似「空間站」
美國人到底有沒有登上月球?

TAG:航天 | 生物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