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 02 | 結廬在人境:隈研吾和他的根津美術館

這是明眸日本文化壯遊的第 12 篇文章

介紹隈研吾和根津美術館。

被打趴在起跑線上的學霸

隈研吾 (Kengo Kuma),

1954年生於日本神奈川縣。

1979年於東京大學工程研究所建築系研究生畢業。

1985年至1986年在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日本著名建築師,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曾獲得國際石造建築獎、自然木造建築精神獎等。

隈研吾

這樣一位今日之大師,其職業生涯的起步卻是支離破碎的。

回東京一年後,36歲的隈研吾成立了自己的建築事務所 (Kengo & Kuma & Associates)。出來打天下的第二年——1991年就在激烈的競爭中拿下了馬自達汽車展銷大樓的設計工程。他為馬自達汽車公司設計的 M2 大廈,一根比普通柱子放大 8 倍的愛奧尼克大柱子聳立中央,大有古典建築廢墟派的作風,其標新立異令人側目,被建築評論界貶為「向都市恐怖主義的傾斜」。

隈研吾的愛奧尼克樓,1991

隈研吾的愛奧尼克樓剖面圖

他因此被逐出東京建築圈,長達 12 年沒接到一個東京的工程項目。他只好到高知、愛媛等偏遠地區參與一些小工程。

同處泡沫時代的磯崎新等人都在做著同樣瘋狂的事情,隈研吾卻是付出代價的那個——誰叫他這個新人用這麼大一個項目來如此赤裸裸的玩火。

隈研吾本人在回首自己的早期經歷時說:

「我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建築『消失』,因為我相信建築應該和它的環境融為一體。我自始至終都這麼覺得。那麼,怎樣才能夠讓建築消失呢。在設計東京的M2大廈的時候,我曾嘗試用支離破碎的設計來消除建築的存在感,這樣建築就會溶解並混合在周遭的混亂中。東京被稱為是無秩序的都市。新的和舊的、大的和小的、人造的和自然的,所有一切都雜亂無章地混合在一起。這既是很多亞洲都市常見的缺點,同時也是其魅力所在。」

脫胎換骨:還是想讓建築消失

在遭遇了 M2 項目的慘敗之後,就像已經被媒體吹爛了的那樣——他浪子回頭、脫胎換骨,但秉承的理念依然是未曾改變過的「讓建築消失」。他把建築融入自然中,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並且就地取材,開始了對「材質」的偏愛。

他想通過建築設計作品探討一些問題。

例如,他在思考傳統材料——木頭和竹子在當代設計中的應用:人類已經使用木頭幾千年了,人們以前為什麼那樣用,現在該怎麼用?木結構和榫卯這些精妙的設計該怎麼融入現代建築和環境?

例如,他也會問自己,除了不斷往上壘砌這種方法之外,建築是否就別無他法?在不刻意追求象徵意義,不刻意追求視覺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滿足佔有慾的前提下,建築的模式應該是怎樣的?

他一直在探索這些問題,即使現在還沒有找到答案。他也曾經給出過錯誤的答案,但並沒有妨礙他繼續探索。當然,也正因為他的作品對界面和材質的重視,被人詬病流於表皮和裝飾化,這個其實有點嚴苛。他隨後的作品對建築的環境敏感性和文化敏感性都有著很高的追求。

例如,很多人對於隈研吾的了解都是從長城腳下的竹屋開始的,他用竹質材料建構了一個與長城兩兩相望的獨特空間。

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

(酒店,北京八達嶺,2002.04)

隈研吾偏愛「天然」的建築素材,擅長將建築融入自然中。然而,判斷天然素材與人工素材的界限極其模糊——混凝土也是天然素材組合成的素材,沒有經過人工加工的素材基本不存在。隈研吾認為,當某個事物與它存在的場所產生幸福的聯繫時,我們就會覺得它是自然的。自然是某種關聯性。自然的建築,就是與場所產生了幸福聯繫的建築。而什麼是幸福的聯繫呢?他說,與場所的景觀相融合就是幸福的聯繫。

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

北京的八達嶺長城附近均是丘陵,沒有平坦的土地。這座竹屋就按照原樣蜿蜒在起伏的地勢上,沒有任何的土地平整工作。正如萬里長城的建造本身也沒有經過任何平整,它沿著連綿起伏的山脊幾乎消失於我們的視線,從未從周遭環境中孤立出來。這是極具現實性,又對環境傷害很小的建造方法,核心思想就是屈服於地形,屈服於自然,是向土地的回歸。

屈服於地形的竹屋

隈研吾評價說:

建築自身存在的形體是可恥的。我想讓建築的輪廓曖昧化,也就是說,讓建築物消失。 不是說只要採用玻璃就能讓建築消失,只有做到讓空間連續起來、讓環境和主體切實地結合起來,才能說建築消失了,而人對空間的體驗被突出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對地面的處理上,我需要以地面為媒介把主體與環境連接起來。在反覆的實踐中我漸漸理解了『讓建築消失』這句話的含意。 」

正如幸福的夫妻不是表面上看起來很般配的夫妻,而是能夠共同創造的夫妻。在建築上,隈研吾也認為,不止應該只圍繞表象去考慮建築看起來怎樣,還應該考慮建築怎樣協同環境去創造。

這麼來看,所謂「讓建築消失」,我會理解成,讓我們失去對建築本身的感知。

第一個層面上是視覺上的消失,讓建築融入環境中,隱藏於環境中。

第二個層面是心理上的消失,是更高級的精神層面。由於人的意識和感知受教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生活環境等眾多因素的交叉影響,如何利用群體認知來儘可能更多的削弱建築的存在感是很難把握的。如果單純參照第一層面的做法就可以,那也就不需要隈研吾終其一生去追求他理想中「消失的建築」。

隈研吾與根津美術館的竹子

日本博物館、美術館的建築設計多出自名家手筆,使這些展館不再只是藝術的"容器",而成為藝術本身,常常作為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出現。甚至,很多人來到根津美術館並不是為看展覽,而是沖著它的作者——隈研吾的設計而來。

根津美術館logo

根津美術館 (Nezu Museum) 位於東京港區最熱鬧的表參道附近。從地鐵表參道站出來,路過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和 PRADA 旗艦店,就可以看到鬧市中心隱藏著的、幽靜的根津美術館。極簡的線條、陰影、大面積玻璃牆面、竹林——此建築原是根津家族的舊居,除了建有美術館館舍外,還有附屬的青山庭園。

從入口往主展館的方向,將南北走向的表參道之軸線向西轉 90 度,一道約 50 米的竹籬笆通道瞬間將繁華的南青山轉變為寧靜。通道左側以竹為牆,右側是一道竹林。這條竹廊就像一條讓人們從繁忙的街區進入到欣賞藝術珍品的狀態的時空隧道。這也是根津美術館的標誌性景觀,遊客打卡必備。

竹廊

隈研吾說,自己對竹子感興趣,是源於兒時後山的竹林。那些竹子都長在陡坡上,而幼年隈研吾的一大樂趣就是抓著竹子爬斜坡。灑滿整個竹林的清澈綠光獨具魅力,竹子純潔、筆直,有著不同於金屬和瓷磚的質感。

在隈研吾看來,竹林的美來源於竹子的堅韌。它好像美麗而堅強的女性的雙腿,纖細筆直,卻透露出溫柔的堅強。這堅強、溫柔又纖細的事物,紮根於大地,與大地成為一體、彼此支撐。這正是竹林之美的起源。竹子的地下莖讓它得以兼有纖細與堅強,它的美與大地的堅強結合為一體。與其說竹子是某種材料,倒不如說它是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是與大地割斷了聯繫的單純裝飾,比如處理過的木材,我們可能一點也不會感動。

這也正是之所以隈研吾在他的作品中大量運用柔軟輕盈的天然建材,比如竹子、木材、石板、泥磚和紙的原因。他偏愛以竹子做建築設計,不僅應用在室外造景,更作為建築橫樑或支柱。不過,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竹子一旦乾燥就很容易裂開,並不適合作建築結構。隈研吾克服了這個難題,他採用一項叫做 CFT (concrete filled tube) 的新建築技術,用竹子做框架,往裡面灌入混凝土,並用特殊方法削掉竹節。用隈研吾的話說,將尖端技術應用在竹子這極其樸素、原始的材料上,是很痛快的一件事,將尖端與野蠻聯繫起來,是有血有肉、有質感的。

隈研吾也表示過,自己聽過中國的「竹林七賢」的故事,兼具野外豪放氣派與都市優雅氣質的竹林,最符合鬧市中藏藝術珍品的孤僻哲學,逃離被現代建築污染了的城市,還可以在竹林里找到希望。

小知識:關於根津美術館

根津美術館是日本為數不多的私人美術館之一,由東武鐵道創始人根津嘉一郎創立,館址原是根津家族私宅。該建築曾獲 2010 年每日藝術賞,被稱為是實現了傳統與現代之和諧的美術館。

實際上建美術館的人是根津嘉一郎的兒子(也叫嘉一郎)。老根津嘉一郎在決定創建美術館之初——1940年逝世,其子為了父親遺願,完成了美術館的建造,於1941年對外開放。

現在我們看到的美術館是新建的,2006 年因一層擴建閉館,由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2009 年新裝開館,展館增加,庭園也修整了。

庭園也是一幅館藏名作

在日本之外,人們往往對於日本建築和建築師的關注程度都很高,不單是因為人們開始崇尚簡約風格的設計,也來自於人們——包括國人與西方,對於日本建築的評價和期許,即日本建築是溫柔對待大自然的建築,是珍視自然的建築。根津美術館即是如此。

讓美術館的建築設計與館內所藏的東洋、傳統中國藝術之美相呼應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建造庭園。比如,館藏有國寶燕子花圖屏風,庭園中也有燕子花田,每年燕子花開的季節,燕子花屏風展出。藝術珍品藏於鬧市,則當置庭園之中,館藏固然是展品,庭園也同樣作為一件展品展示在世人面前。

從入口竹廊路過美術館展廳,穿過彎曲的小徑進入庭園。整個根津美術館佔地面積 2 萬平米,光庭園就佔了 1 萬 7 千平米。庭園中有根津八景值得造訪。

庭園平面圖

庭園

美術館遨遊:展館篇

日本有很多著名的國立美術館。我們知道,政府建設公共設施時容易出現低效和失衡。一些日本的企業家,作為效率的一種代表,建立起私人美術館。這些私立美術館不單是展示自己企業的榮譽簿,更承擔著「公民社會」的審美教育功能。他們本身就是藝術品,甚至是藝術史的一部分,卻唯獨不是首富們炫富的地標。國立和私立美術館互相補充,各司其職。東京的根津美術館就是一座知名的私立美術館。

根津美術館既然是私立,就意味著建館之初的第一批展品來自立館者的私人收藏。不過隨後的藏品及展覽都由美術館獨立組織策劃。正所謂,獨立性、非營利性是一家真正的美術館之根基。首富們對藝術的追求,絕不可替代美術館的品味。

穿過前面提到的竹廊就是主展館。展館前是一列參差不一的樹木,和色彩淡雅的建築材料融合一體,建築形式簡樸,低矮的大和式建築屋頂,寬敞而間隔極為簡單的長方形展廳,簡樸到近於無,充滿和式禪意。

主展館外觀

進入根津美術館建築內,大廳用超大落地玻璃窗,將戶外庭園景觀引導入室。大廳的燈光有意識地設置得較暗,從明亮透明的大玻璃向窗外的庭院望去,庭院和藝術品同時映入眼中,可以看到光影交錯的美。

一樓展廳

根津美術館的展廳建築以極為低調的灰黑色、銀灰色為主,隈研吾用兩種方式來添補人情味:一是窗外的園林,用自然景觀來添色二是用傳統的材料做室內補充,包括竹材、木材、磚石、和日本紙。這樣的簡樸之中見點睛之筆的手法是隈研吾十分愛好的,用簡單的幾何形式稍加變化、變異,或者用傳統材料點綴,一下子就給整個作品多了點兒意思。正如隈研吾曾經親口說過的,自己並不會走後現代主義的裝飾點綴的道路,而樂於在傳統東方視覺中增加變異,來豐富現代主義建築。

不管是從展廳內部看庭園,還是從展廳外看建築映襯下的庭園倒影,都是一片光影和諧。

展廳外觀

館內共有六間展館,展品包括以古代美術品和茶器為中心的 7,000 件藝術品,以茶道用具和佛教美術作品最為著稱,其中包括國寶 7 件。展廳里還有大量來自中國的文物,收藏家馬未都稱讚這裡的中國文物「嘆為觀止」。該館所藏的中國文物,從青銅器、陶瓷、書畫,到佛像、玉器、璽印等,包羅萬象。其中商周青銅器大多是在我國河南等地古墓出土後,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流入日本的。館中所藏佛像不少來自於我國山西天龍山石窟,有的甚至能在天龍山石窟中找到它原來的位置。

館藏的七件日本國寶,以18世紀畫家尾形光琳的《燕子花圖屏風》最為知名。屏風用華麗的金箔作背景,構圖大膽,用色張揚,在天下太平的江戶時期散發著傳統工藝光彩。屏風作者尾形光琳一生傳奇,出身京都布商,通曉書畫與能樂,繼承大筆家產之後,開始揮霍無度,四十歲時散盡家產,為了生計,只好以畫師為業。幸運的是,尾形光琳前半生的享樂經歷,造就了他的作品在構圖及配色方面有著渾然天成的品位。

燕子花圖

尾形光琳

屏風,日本?江戶時代,18世紀

紙本金底著色,6折兩扇

左幅 (上),右幅 (下):寬151.2cm,長358.8cm

這七件國寶還有三幅來自日本: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書法,日本?奈良時代,公元8世紀

紙質墨書,1幅;

寬27.4cm,長1164.9cm

無量義經?觀普賢經

書法,日本?平安時代,公元11世紀

彩箋墨書,2幅

無量義經 (上):寬25.2cm,長927.9cm

觀普賢經 (下):寬25.4cm,長845.8cm

那智瀑布圖

繪畫,日本?鎌倉時代,公元13-14世紀

絹本著色,1幅

長160.7cm,寬58.8cm

這是三幅來自中國的日本國寶:

鶉圖

李安忠

繪畫,中國?南宋,12-13世紀

絹本著色,1幅

長24.4cm,寬27.8cm

漁村夕照圖

牧溪

繪畫,中國?南宋,13世紀

紙本水墨畫,1幅

長33.0cm,寬112.6厘米

布袋蔣摩訶問答圖

因陀羅(繪),楚石梵琦題跋

繪畫,中國?元代,14世紀

紙本水墨畫,1幅

寬35.8厘米,長48.5厘米

日本的美術館一開始以保護藝術品的形式出現,最終既促進了公民審美、文化建設,也變成了藝術品本身。一個有更多美術館的社會一定是更好的社會。雖然我也同時喜歡麻將館,但我相信,總有那麼一天,我和朋友們約會,不會約在麻將館,而會是:我們美術館見!◎

本文作者: 明眸導師 「文獻粉碎機」 鄭叢涵


推薦閱讀:

外國博物館/美術館展品介紹的書/app?
台灣自由行一定要去的美術館有哪些?
為什麼美術館不可以放音樂?
為什麼我們要去美術館看畫
推薦幾本義大利博物館的介紹書籍?最好是電子書

TAG:美术馆 | 日本 | 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