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03 | 這是一個不搞事情就渾身難受的時代
這是明眸日本文化壯遊的第 20 篇文章
介紹日本幕府時代
「日本歷史到底啷個分法嘛!?
曉得了古代、中世、近世、現世,也真的搞不清楚截止日期啊!」——來自一個重慶娃的吶喊
為了有效解決日本歷史時代劃分問題,我們不妨換個思路。
在古墳時代以前,日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古墳時代中後期,出現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大和國家,至於天皇這個稱謂,一開始是從神話故事裡出來的,後來的統治者被神化,就變成了天皇。天皇統治的時代,一直延續到 1185 年,也就是平安時代末期。
此後,武士階級登上歷史舞台,建立了幕府,一直到 1867 年,也就是明治維新時代以前,日本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都是武士家族代表的幕府,但是天皇並沒有消失,一直有名無實地存在著。
這樣一來,日本明治維新以前的時代就很好劃分了,一個是天皇統治的時代,之後就是武士統治的時代,這篇文章就給大家介紹日本武士當家作主的時代——幕府時代。
日本的幕府時代,始於 1185 年,終於 1867 年,共 682 年。在這期間,日本的實際統治者是武士階層的代表「征夷大將軍」。天皇成為傀儡,形式上是公家和武家共治,實質上則是武家一家獨大。
幕府時期出現的每一個角色,都在堅持貫徹落實「搞事情」的原則,這才有了精彩紛呈的幕府時代。 目錄
第一章 鎌倉幕府 第一回 崛起的大魔王 第二回 一山不容二虎 第三回 團滅後的重生 第四回 「走進新時代」第二章 室町幕府 第一回 「小心眼」毀江山 第二回 二分天下 第三回 日本「戰國史」第三章 安土桃山時代 第一回 導演喊「卡」了 第二回 錢還在,人沒了 第三回 史上最強勢逆襲第四章 德川幕府 第一回 差點當一輩子人質 第二回 「忍」 第三回 江戶幕府之神
第一章 鎌倉幕府
第一回 崛起的大魔王
公元 8 世紀末期,日本進入平安時期。這是一個貴族掌權的時代,這幫人把朝廷搞成了一個烏托邦——官員們都忙著研究怎麼把宮廷設計得更華麗一點,怎麼把宮廷禮儀變得更複雜一些,國計民生的大事兒沒人管。
皇室的隊伍在這樣的溫室里越來越壯大,朝廷不僅很快就沒錢養活這些人,皇位的繼承也變成讓天皇頭疼的問題。有一天,皇上靈光一閃,想出了個好法子。他給自己的遠房親戚們賜予新的姓氏,把他們的皇籍降為臣籍,排除在皇室族譜之外,讓他們自生自滅,這下皇室人少了,搶皇位的人也少了 。
正所謂「從奢入儉難」,那些被賜了新姓氏的人雖然表面上還是要喊著「吾皇萬歲」,心裡顯然是不會高興的。這些新姓氏的族群當中有兩大主要陣營,一個是「平氏」,另一個就是「源氏」。
平氏是桓武天皇賜封的姓氏,集團的傳統就是每一代人都想方設法維持與皇室的關係。到了平清盛這一代,什麼手段都用上了,往皇室嫁女兒、嫁妹妹、獻領土、到處安插親信、侵佔其他姓氏的領地擴大權利範圍,甚至壟斷了海外貿易。作為平氏的靠山,皇室最後反被蛇咬,這是後話,咱們後面說。
平清盛
源氏的背景沒有平氏那麼硬,集團成員代代都是攝關藤原氏家族的侍從(攝關一職,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宰相),源氏靠著這層關係成長起來。雖說幕府時代這場 600 多年的大劇伊始,是源氏獲得主角光環,按照套路來說,源氏應該是正義的化身,但從道義的角度來說,他和平氏同樣是個大魔王——源氏在搜刮民脂這件事上的努力程度足夠讓自己獲得強大的經濟實力,吸引大批大批的武士前來投奔,所以又獲得了強大的軍事力量,從而擁有與平氏相當的軍事實力。
第二回 一山不容二虎
源平二氏勢均力敵,但這樣的局面最終在 1159 年——也就是後白河天皇執政的賓士元年——有了顛覆性的變化,這時兩個集團已經爭鬥了200 多年。
這一天,平清盛帶著家族重要成員離開京城,去參拜神社,三年前,他剛在一場叛亂中「護駕有功」,得到後白河天皇的封賞,這讓他有足夠的資本得意。但這件事卻讓源氏的源義朝整整憋屈了三年——在當年的那場叛亂中,他和平清盛同樣賣命,但卻沒有得到天皇同樣等級的封賞,他不服氣,老虎不能不發威。機會終於在三年後姍姍來遲,趁著死對頭不在的空檔,源義朝跑去宮裡綁架了天皇和上皇,還把天皇的親信給殺了。這時的平清盛,恐怕前去參拜神社的路才剛走到一半,就聞訊殺回京城,一方面拯救聖上,另一方面,他不能讓姓源的篡了位啊!
平清盛這次下了狠手。他不僅殺了源義朝,還把源氏靠山藤原氏當時的家族領袖藤原信賴給殺了,這還不夠,他攛掇皇上把源氏株連九族,就留下了幾個兒子,除了被流放到伊豆半島的那一個,其餘的都被寄放在了佛寺。
《賓士物語繪卷》平治之亂
平清盛總算是光明正大合情合理地解決掉了自己的死對頭,在家族250多年的歷史上可以說是最不辱使命的一個,從此以後,平氏徹底專攬了朝政。
第三回 團滅後的重生
歷史大編劇最擅長寫雞湯文,而且總有辦法把事情搞得更戲劇化。前面說了,在這段歷史中,主角光環屬於源氏。
平清盛打敗源義朝以後,開始冠冕堂皇地進行自己的獨裁統治。1177年,後白河上皇發動了反對平清盛獨裁的運動,但是這場反獨裁運動被平清盛所鎮壓。說來也慘,20年前,後白河天皇被源氏的源義朝綁架了一次,20年後,一把年紀了還要被平氏「綁架」一次——1179年,平清盛率兵攻入京都,幽禁了後白河上皇。但是平清盛的獨裁統治,不僅引起了皇室和貴族的不滿,也遭到了武士們的堅決反對,各地的武士怨氣衝天,全國各地都掀起了武裝討伐平氏的運動,在全國各地的討伐勢力中,表現最為積極的是關東的源氏集團。
什麼?!源氏不是團滅了嗎?
別忘了源氏有主角光環,就算團滅也能復活的.....
源賴朝
但是源氏並沒有團滅,歷史大編劇把故事的轉折點安排在了這麼一個人身上,他 13 歲時全家被殺,獨自一人被流放到伊豆半島,在這小島上度過了 20 幾年,他就是後來改變日本歷史的源氏之子——源賴朝。
1180 年,這是源賴朝流放伊豆的第二十一個年頭,這一年,後白河上皇的二皇子「以仁王」向日本各地的源氏族人發出討伐平家的令旨,源賴朝和自己的岳父北條時政,藉此機會奮力一搏,終於在 1185 年將平氏全部殲滅。
第四回 「走進新時代」
源賴朝打敗平氏,不僅一洗家族前恥,還讓源氏集團確立了在武家社會中的霸主地位。源賴朝現在是朝廷最有權勢的人了,按理說,他完全可以篡個位,自己當天皇,但是這個人的腦迴路比較不一般,他沒有按套路出牌,而且不準自己的後代當皇帝。朝廷按照幾百年來的慣例,給他頒了一個「征夷大將軍」的頭銜,這頭銜歷來只是臨時性的,且沒有實權,但他在這上面做起了文章。
他要求終身使用這個頭銜,而且要求實權。從這個時候開始,擁有最高權威的人——天皇,不再掌握實權,而是把實權交給「征夷大將軍」,並(被迫)以自己的權威保證這個職位所掌握的權利的合法性。現在,源賴朝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一國之主了,但是他讓一切都變的理所應當,合情合理,天下沒有人——人們也沒有理由說一個「不」字。
就這樣,源賴朝建立起了自己的統治機構——幕府。幕府這個名詞並不是第一次被創造出來的,它原本是指軍隊的指揮部,理論上只是朝廷的軍事部門。但是現在,幕府已經變成了實權政府。源賴朝既沒有讓中央政府大規模改頭換面,也沒有改變舊頭銜,更沒有把首都廢掉。京都還是首都,朝廷也還是朝廷,而幕府並不在京都,而是在關東地區的鎌倉,那是源賴朝發跡的地方。
日本歷史上,以「幕府」為名的時代,開始了它長達 600 年的歷史。
第二章 室町幕府
第一回 「小心眼」毀江山
源賴朝實在不是一個好脾氣的人,而且生性多疑,他對自己權利可能受到威脅的任何微小的暗示都十分警覺。他當然也信不過自己的親友,因而剷除了不少家族成員,以至於到他的死的時候,身邊都沒有一個能繼位的人。而源賴朝的妻子北條政子這一方——北條家族,卻趁勢擁有了強大的勢力。政子本人雖為女流之輩,但是非常有手段,她搞出了一個將軍攝政制度,這個制度使將軍變成虛職,那些容易被控制的朝廷貴族通常被任命為將軍,真正的實權——不用說你也知道——到了北條家族手中,源賴朝建立的幕府一度成為了北條幕府。
幕府內部可以說十分凌亂了,外敵又在這個時候來犯。草原英雄忽必烈,佔領了北方大片地區,現在又要進軍日本搞事情。忽必烈打日本的這幾年,北條幕府在軍事上投入了大量財力,最後窮得沒錢給武士們發工資。作為幕府最重要的力量,武士的憤怒足以動搖統治。
但是鬧情緒鬧得最凶的是當時的後醍醐天皇。他是一個很有決心的皇帝,他要重建天皇統治,可惜他運氣不太好,策劃的兩次挑戰幕府的戰爭都失敗了,他自己還被放逐到隱岐島。這位仁兄終於在此時迎來了人品大爆發——他逃了出去,並且成功地集結了大量支持者。
足利尊氏
幕府豈能坐視不管,他們派出相當能幹的武將足利尊氏去把後醍醐抓回來,給他「醒醒腦」,但是尊氏並不瞎也不傻,幕府顯然快要完蛋了,而後醍醐卻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此時不倒戈更待何時!
第二回 二分天下
足利尊氏倒戈,後醍醐天皇露出了欣慰慈祥的笑容,他打的「復辟」算盤眼看著就要實現了,但是這時,導演喊了一聲「卡」——後醍醐想多了,尊氏只是個普通的機會主義者,又不是菩薩轉世,怎麼可能好心到讓天皇重新登台呢?
既然後醍醐不肯給尊氏「征夷大將軍」的頭銜,尊氏轉而去擁立其他人當天皇——也就是光明天皇,他在京都的室町建立起幕府,開始了足利氏武家政權統治,而被廢黜的後醍醐天皇逃出京都,跑到吉野(在如今的奈良縣)建立了一個朝廷,這兩個人一南一北,把天下一分為二。這一年是 1336 年,歷史上把這一年做為室町時代的開端,但鑒於南北兩家有一段勢不兩立的時光,因此日本歷史上存在一個小插曲,也就是南北朝——吉野朝(南朝)和京都朝(北朝)。
總之新的時代被足利尊氏開啟了。尊氏和幕府時代的開創者源賴朝其實同屬源氏宗族,源賴朝這個時候如果泉下有知,不知道是不是會後悔自己當年太小心眼了......
第三回 日本「戰國史」
到了尊氏的孫子足利義滿統治的時候,足利幕府已經非常強盛了,1392 年,南北朝實現了統一。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日本就此進入和平盛世,相反,一個長達 120 年的撕裂的時代即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始。
《應仁之亂繪卷》
問題主要出在權利和領土的爭奪上。
室町幕府嫡系力量薄弱,直轄領地很小,控制局面主要依靠地方武士集團首領,也就是「守護大名」。但是守護大名勢力太強了,又會威脅到本來就不怎麼強大的幕府。幕府將軍一直熱衷於通過干涉守護大名的內部繼承問題,挑唆守護大名家族內部矛盾,以此來削弱守護大名的勢力,玩這種危險的平衡遊戲玩到最後幕府當然引火燒身。和幕府關係密切、離京都比較近的幾個守護大名家族,斯波、細川、赤松、土岐、山名、京極等幾大家族一直是幕府的拉攏和削弱對象,同時也極其熱衷於參與幕府的政治鬥爭,為自己家族爭取更大的地盤,也為自己家族下一輪分裂內訌做好準備。
1467 年,也就是應仁元年,戰爭先是在兩支較大的守護大名之間爆發,各路早就打了 N 久的武士集團各自掛靠在這兩面大旗之下,20 多萬大軍以京都為主要戰場,在全國各地混戰,各種戰亂內訌,毫無節操、毫無條理、毫無頭緒,除了利益之外別無原則,這種亂七八糟又樂此不疲的戰爭持續了 120 年,是整個世界歷史上的奇葩。
第三章 安土桃山時代
第一回 導演喊「卡」了
打來打去,就為搶地,一打就是一個多世紀,這場戲實在是沒意思透頂,導演都看不下去了,喊了句「卡」。
按照歷史劇的套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這個四分五裂的時代理論上該結束了,而且會出現一個統一天下、改變歷史的大人物,被後人冠名「亂世梟雄」。不過當時日本的這面破鏡並不是靠一個英雄來圓的,而是三個。
織田信長是第一個。
織田信長
這個人也是眾多大名之一,但只算是個小大名,威力小,影響力也小,但是謀略大,運氣也大,在一場戰役中擊敗了比自己勢力大得多的另一個大名,這場仗打得漂亮程度,足夠使他從此名震天下。信長不僅智商高,情商也高,他跑去擁護室町幕府的末代將軍足利義昭,然後趁勢上洛,逐漸控制京都,將一些比較強大的敵對大名逐個擊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領土。1568 年,織田信長推翻了室町幕府,順便結束了紛亂的「戰國時代」,還在京都修建了一座華麗的安土城,所以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
安土城
第二回 錢還在,人沒了
人人都以為織田信長將成為統一日本的英雄,可惜造化弄人,在即將實現全國統一的前夕,一場出人意料的叛亂髮生了。
1582 年,信長還在忙著收拾各路搞事的大名,他一世英名,但這次卻沒意識到,自己身邊已經埋伏了一枚炸彈。信長出兵遠征,5月29日這一天,在一座叫做本能寺的佛教寺院中逗留。這支只有100人的隊伍在休整時,一伙人突然殺進了本能寺。
這個人是信長的部下明智光秀,原本是被派去給羽臣秀吉帶領的另一隻隊伍當援軍的,但他對信長積怨已久——信長在很多事情上沒有給自己留面子,或者過度指責,這些事情他耿耿於懷,他在心裡已經一百次想要殺掉這個時代紅人。機會來了。
本能寺之變
他在增援羽臣秀吉的途中,帶著部分手下折回京都,殺向信長。實際上光秀並沒有告訴手下他們的攻擊目標是信長,因為幾乎所有人都效忠信長,相比之下,光秀一無所有,他找了一些說辭騙過手下這些人,致使他們殺的非常賣力。光秀大概把一輩子的耍小聰明的能耐都用上了,並獲得成功——信長在本能寺的大火中喪生,有人說他是自殺,也有人說他是被火燒死的,總之,這場誰也沒料到的變故又一次改變了日本歷史。
第三回 史上最強勢逆襲
織田信長被出局了,但他打下的大半江山還在,人們不由得為他惋惜。但是歷史不會因此倒退,下一個接班人很快就接過了統一日本的接力棒。
這個人就是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
秀吉是一介布衣,家中非常貧困,生下來的時候身材瘦小,甚至因此被人稱為「猴子」。他的故事在當時的日本,簡直就是最具雞湯價值的逆襲傳奇。他原姓羽臣,22歲那一年投奔織田信長靡下,成為信長的家臣。最初秀吉只是個打雜的,但他的聰明才智得到織田信長的賞識,逐步由僕人升格成為下級武士,之後地位不斷提升。
在本能寺之變中,信長的親信部下都不在身邊,秀吉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在短短几天內迅速斬殺明智光秀。雖然這時織田家族內部已經出現派系分裂,但是秀吉還是取得了織田多數舊臣的支持。到 1590 年,也就是信長死後近十年,秀吉完成了他未盡的事業,消滅了幾乎所有強大的守護大名集團,把天下盡握掌中。在這期間,秀吉獲賜姓氏「豐臣」,「豐臣氏」也由此成為繼「藤原氏」、「源氏」、「平氏」、「橘氏」等四大姓氏之後的第五大姓氏。
至於「桃山」這個稱謂的由來,你一定也猜到了,秀吉的權力中心在京都附近的桃山城(伏見城),因此豐臣秀吉統治日本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第四章 德川幕府
第一回 差點當一輩子人質
豐臣秀吉奪取天下之後,開始覬覦朝鮮,以及更大的亞洲地區,但他發動的兩次侵朝戰爭都失敗了,自己也不久病逝,只留下一個六歲的無法理政的幼子豐臣秀賴。為了維持自己的政治勢力和統治,秀吉弄了一個叫做「五大老」的制度,也就是五個最有實力的大名,這些人都是豐臣秀吉一手培養起來的親信,他希望自己死之後,由五大老來輔佐秀賴,並通過這一制度來保證豐臣政權代代相傳。
但是在這五位大名之中,有一位大佬,最終打碎了秀吉的如意算盤。
這個人叫做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跟秀吉比起來,家康除了沒那麼窮,身世也沒好到哪去。家康原姓松平氏,後來才被天皇賜姓德川。家康的先祖是發跡於三河地方的一個土豪,在戰國紛爭的年代逐漸上升為戰國大名,到了父親松平廣忠這一代,家族已經佔領了整個三河國。但尷尬的是,當時有兩個實力非常強大的大名,一個是駿河的今川氏,另一個就是尾張的織田氏,三河被夾在這兩股勢力之間,地位很不鞏固。
1547 年,家康 6 歲,松平廣忠與尾張的織田信秀作戰,為了請到駿河的今川義元幫忙給點援軍,松平廣忠將六歲的家康送給今川氏當人質,後來又輾轉在各個大名之間當人質,一直到19歲,家康經歷了 13 年的人質生活。但也正是這樣的生活,讓他後來有機會接觸織田氏,並成就他自己。
還記得織田信長初露頭角就名震天下的那場戰役嗎?他的對手就是駿河的今川氏,信長手撕今川義元,從此德川家康也擺脫了今川氏而獨立,就是從那時開始投到信長靡下,與之結盟。
第二回 「忍」
家康是有野心的,他想以領主的身份好好「經營」三河。但那時的他只能說太年輕,求勝心切,不僅沒有在三河收服人心,還激得三河人民搞了場起義,他殘酷地鎮壓了起義後,才逐漸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基地。
1582 年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中喪生。信長一死,各大名圍繞政權應該由誰來接的問題進行了激烈鬥爭。本能寺之變時德川家康正在大阪的堺市,德川家康返回京城以後,發現中央的實權已被豐臣秀吉奪走了。
來晚一步,天下易主。但是秀吉畢竟得到信長大多數舊臣的支持,家康還不能急著動他。他要忍。
為了積蓄實力準備將來與豐臣秀吉分庭抗禮,他更加堅定了東進的決心。不久發兵佔領了甲斐。1583 年前後,德川家康已先後把三河、遠江、駿河、甲斐、南信濃五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並設法維持穩定,促進發展。豐臣秀吉也在一步步推進國內的統一,與德川家康之間也很自然地變成了主從關係。
但即便如此,德川家康也一直提醒自己,時候未到。
第三回 江戶幕府之神
機會來了。
1598 年,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是五大老的首領。秀吉並不傻,他一早就知道德川家康的存在對於政權在豐臣氏家族內部的傳承會是個威脅,所以他想要用五大老制度來鉗制家康。但是萬萬沒想到,五大老的二號人物前田利家在秀吉去世後也突然去世——這個人在五大老制度中起主要制約作用。這下,德川家康基本控制了五大老,讓這個制度名存實亡。
1600 年,家康發動關原之戰,攻打秀吉部下石田三成領導的西軍。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就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勝。1603 年 2 月,家康被朝廷任命為「征夷大將軍」,並在江戶地區成立幕府,也叫做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共經十五代征夷大將軍,歷時 265 年,是日本歷史上最強盛也是最後的武家政治組織。德川幕府開闢了一個太平盛世。
而創造這一切的人,德川家康,被日本朝廷賜封「東照大權現」,成為江戶幕府之神,在日本東照宮中供奉,被後人稱為「東照神君」。 直到1863年,明治天皇宣布「王政復古」,江戶時代結束,明治時代開始,國家政權又重新回到了天皇手中,幕府統治682年的時代正式結束。◎
推薦閱讀:
※魏晉時代,為何沒發展出幕府政權?
※室町時期守護在京制度/原則的情況是什麼樣?
※如果江戶時代天皇下旨廢除幕府將軍,會發生哪些事?
※如果曹丕當時沒有篡漢,能否避免日後被司馬家篡位?
※古代日本為什麼會出現持續數百年之久的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