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束縛住你人生的不是金錢的貧窮,而是深入骨髓的思維貧窮。

人活一世,吃喝玩樂,都渴望愛情親情和友情。有好的家庭,有好的追求。年少時背靠父母,成年後分離向上,中年後拖家帶口,老年後踽踽獨行。

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見證著社會初級階段到現在的差不多要全面小康的階段,也要見證者復興的偉大時期。從最開始的統一分配,甚至有各種票,到現在的半自由市場經濟。

社會開始慢慢變得,尊重努力,尊重效率,更尊重個人思維的能力。

有效率高,就有效率低,大鍋飯的日子沒有了。社會再也不是所謂的平衡發展的思維了。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差距越來越大。准一線城市們開始紛紛強人留戶口買房送錢,生怕在這個發展階段里掉隊一蹶不振。

於是依託於社會的我們一個一個分子,也開始分化、撕裂。

什麼才是貧窮?當代社會裡,貧窮的概念大多以金錢量化的形式衡量。

比如吃飯吃不起人均四五百的。比如買不起六萬一平的北京房子,這些都很好量化。

因為金錢這種東西,是一種非常巧妙的依託社會的設計。就算追溯到當年秦始皇統一貨幣也是如此。貨幣可以維持社會的動態穩定,也可以潛移默化的拴住政治-經濟-實業的鏈條。讓整個社會自我運轉。

但很多人往往會把原因歸結到「社會層面」比如我工作賺的不多啊,我沒有房租啊,我父母也不努力啊之類的。卻很難回到當年那個不依靠社會層面時候的狀態。

對,那就是很多人無法注意到自己思維底層的貧窮。或者說,無法拋開社會的外殼,真正的從底層解決貧窮的問題。

思維貧窮就一定意味著金錢貧窮嗎?是的,至少長遠來看,甚至拉倒兩代人來看,是的。

你的思維達不到一定狀態,而本身僅僅依靠社會層面的金錢去彌補,你很快就會發現有一些不對勁。

你會發現上一波房價高漲之後,那些本身就有一定積蓄和認知能力的人,會很快變現然後通過某些方式將財產保證、滾動起來。而有些思維達不到的人,只想著留著留著等再創新高,或者賣掉再買大的。

那收割的時候來臨,浪潮退去,貧窮還是貧窮。

金錢貧窮就意味著思維貧窮嗎?未必。特別是一些肯下功夫肯磨練自我的人,你會發現無論什麼時候他都會很能忍耐、很有底氣,就算暫時貧窮也不會有太大的焦慮。

但金錢貧窮,很多時候會讓你錯過一些實踐自我的機會。因為在當代社會,好多事情你只是知道是沒用的,你需要用金錢達到一個社會公認的門檻,然後進去實踐,才能進一步提升你的思維。

所以最好的路徑就是,在你思維貧窮的時候,你還沒有到金錢比拼的社會環境里,說白了,就是至少在你大學畢業前,把自己貧窮的思維補上來。然後進到社會後,慢慢的達到平均線以上的金錢水平,去把你思維磨練的下一步接上。

你可以理解為,進入社會後,你的金錢門檻,是你下一個思維訓練班的學費。達不到,你就沒法學這門課程。但大學之前的思維磨練,是你學這門課程的預科班,如果你沒學過,不管你進了社會有多少錢,你還沒沒法去繼續學思維訓練班。

我知道,很多人不願意承認自己思維貧窮,他們寧願把自己的金錢貧窮歸結為「卵巢彩票」沒抽中,歸結為運氣不好。

而這種不反省自我、不從底層思考問題的邏輯心態,本身就是一種思維的貧窮。

也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思維有這麼大的能力,他們只覺得思維不能馬上有用,馬上見效,不能馬上給我一萬元的社會層面的金錢回報,甚至太方法論。

這就導致了個人能動性的問題。缺乏思考能力,缺乏辯證看待問題的能力,缺乏行動力,更會缺乏毅力和自律能力。

到底什麼是思維貧窮?

第一點,就是不懂得自我反省。

當代著名教授在其書《政治的人生》中寫過「夜色下來,一切歸於寧靜,望著窗外閃爍的路燈,可以靜靜地思考自己和世界。」

自我反思的能力,太重要了。

思維貧窮的人,會覺得自己安靜的想一下自身的事情,總結一下每天(甚至你可以稍微平衡一下,每個星期)自己到底哪塊錯了,可以改進,他們會覺得這樣的時間花的不值得。有這時間,他們寧可去放鬆,甚至都不會去運動,只選擇宅著發獃。

反省自我的能力是你磨練思維的關鍵一環,他可以讓你思維變得更強大,更迷人。

這種思維一旦形成,你就會發現你會不經意的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里。在多個模塊里共同促進你的人生。

比如:同樣的工作錯誤,你絕對不會犯第二次。並且你第二次做的時候不僅不犯錯誤,而且還會學到更多,做的更好。

於是在社會層面上,你得到的是:升職加薪,領導賞識,同事的優秀人脈,以後跳槽時候的自我能力。對行業的理解加深,這一切都會在最後質變的時候,讓你直接突破。

於是你會發現,每周你那個反省自我總結自我的晚上是多麼重要。

第二點,就是各種程度的自卑。

自卑的人會在社交里產生多重人格,進而導致網路上無意義的社交成為填充你人蔘滿足感的來源。

但這不是天生的。很多時候,貧窮的家庭會帶來這些,你的貧窮會導致你孩子擁有很不美好和很強制性的束縛。他突破這些束縛磨練思維,比一般人要困難的多。

這種不同程度的自卑,會表現在:溝通的時候有心理障礙、對於愛情的看法比較悲觀、很容易和陌生人表達自己的感性又很容易封閉自我、對於某些無意義的事情有自我的崇拜、有時候異常的固執、或者很容易沉迷於某些事情。

我一個很好的朋友是北大的,現在也非常的優秀。但只有很少的人知道,他來自非常貧苦的農村家庭。他考上北大,就已經比常人付出了很多,而他在大學期間,知道了不僅僅在學習上,而在思維認知上都更貧困的時候,他才發現他付出的努力要更多更多。

我是看著他一點點磨練思維,一點點付出了比別人多千倍的努力,從最開始的社交障礙,到後來的談笑自如。從最開始的羞於互相幫助,堅持所謂的獨立自主,到後面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你必須要學會承認自己,然後你才能找到付出努力的方向,你必須付出千倍努力,你才能彌補你上一輩家長因為貧窮而給你自我造成的心理問題,這些你和家裡說是沒用的,社會的斷層在這裡,家長並不會意識到這些,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

而第三點,就是依附社會的心理。

上文我說過,社會已經不再是那個大鍋飯的社會了,但很多人依舊從各個方面安慰著自己,認為社會永遠不會落下你。

很多文章里我都說過,現在的社會是用來兜底的,如果你想做最下面那批人,那你才能依附於社會。

貧窮的思維總是認為跟著社會走就能吃肉。好好按部就班的跟隨大多數人一樣就是最穩妥的。

但並不會。

一旦你走到這個圈子中,你要麼就自我妥協,要麼就無限焦慮,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你會發現這社會裡找到機會的人,永遠不會有這種貧窮思維。他們寧可反覆失敗,因為他們知道這是解決焦慮的唯一辦法。

依附於社會,你做不起來什麼微信支付的。你做不起來什麼大眾點評,你也做不起來機票支付,更沒有什麼共享單車。

社會永遠都是來兜底的。你要趕在社會前面,你要去嘗試。

怕什麼呢?因為貧窮而害怕?自己存款沒有一萬,那就拿5000去股市試試,去學習學習,沒做過,你怎麼懂呢?不懂股市,能不能賺錢都是小問題,大問題是,你沒法構建對這個經濟社會的正確認知,你不知道你工作的公司的上市目的,你也不知道一個公司上市對於每個人的意義在哪裡。

這才是軟肋。

你越依附於社會,你就會越你不敢嘗試的越多,你就會錯過越多可以磨練自我的機會。這就是滾雪球。

但是一個金融市場,就足夠你了解很多年。更不要說你在的行業里的其他上下游,更不要說體制內政府的運作模式。甚至連你家樓下的小賣部,供銷存管理、供應商關係、和工商局的關係,甚至銷售策略,你都學不到。

你越是偷懶躲在社會的庇護下,你越是會陷入思維貧窮的怪圈裡。

第四點,就是極端化。

上一篇文章,我說過,這類人很容易被什麼800W學區房的文章吸引。為什麼?就是因為這社會上思維貧窮的人是大多數。而大多數人想問題都很極端。

說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文章有一手,他們通過利用極端思維,來吃大市場。畢竟市場是按人頭來的,可不按思維重量來算。

什麼是極端化思維,上一篇文章說過很多次了。你會發現極端化思維的人就很有一種表面上「嫉惡如仇」的樣子,不認可一個人,就會各種給自己加心理暗示,但從不會去思考這個人讓人討厭的原因下的深層問題。也看不到這個人工作能力上值得學習的部分,最後就是繼續恨,繼續情緒化,而自己在這種情緒化上浪費大多數時間,什麼也沒學到。

還有更典型的,比如很多時候一些看不懂的東西,自己從來不會去思考到底哪個地方看不懂,或者去思考到底是不是因為自己思維太超前了導致這些東西不需要看懂。

他們只會極端化的發泄情緒,比如「我看不慣」啊,還有非常典型的微博上的「不好意思取關了」(話說那些百萬粉絲大V在乎你?道不同不相為謀啊!),而其深層含義是「我就是不喜歡你,但我還要表達我對你很重要,如果所有人都取關你,你什麼都不是」這些其實都是非常典型的依附於社會的極端貧窮思維。

不想承認別人高高在上的能力,那你就去做,就去證明,而不是看不慣,更不是尋求社會層面下的認同感,這些一點都不值錢,這些也一點都不能提升你自己。

當今社會裡,很多所謂的知識變現無謂也在利用這些心理,比如三十天啊,比如一天讀完一本書啥的。要是這能一天聽完一本書,你覺得真的會有人還去讀書嗎?難道一本書不是需要慢慢感悟,需要反省,需要平衡,需要嘗試才能提升的嗎?

很多人問我,沒辦法啊,我只知道這些路徑啊,什麼得到宣傳的多,我就去看了那個,我怎麼知道哪個好哪個不好啊。互聯網這麼多東西,我還沒能力分辨的清楚這些。

那就先學會怎麼分辨清,因為這也是你一個厚積薄發的能力。怎麼學?回到第一條。

越是意識不到自己思維底層問題的人,在過了年紀,思維徹底定型後,再和社會碰撞,就會讓自己的思維逐漸固化,開始自己的惡性循環。這時間因人而異。有可能就是你結婚的時候,也有可能就是你三十歲的時候。

就像《百年孤獨》的布恩迪亞家族在魔幻里的宿命一樣,你不從底層突破,你永遠會被束縛在這種思維當中。我從百年孤獨里看到了拉美國家的陣痛,也看到了那種衝破階級的宿命感和人性的脆弱,如果聽的話,估計我腦子裡都是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這些翻來覆去差不多的名字吧。

當今遊戲,電影,電視劇如此發達,社會的安逸、人生的歲月靜好會讓你更懶於突破這些,有社保醫保,又有固定的工資,人很容易安於現狀,徹底忘記了自己在思維下欠下的債。

你如果不想你和你的下一代進到這個魔幻主義的怪圈裡,那就下定決心,從底層解決問題吧。這真的不是我給你提供幾個股票、給你找幾個實習這麼簡單的,不想從底層付出辛苦勞動,那等待你的就是投機取巧功利化帶來的長遠的痛苦。

永遠別擔心自己在社會層面會餓死,你不會的。但請永遠走在思維進步的路上,這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只要你餓不死,你就要走這條路。這不是繼續去在社會層面上解決問題。

不然就算你解決問題了,你照樣會把問題留給你的下一代。

歡迎來我公眾號「驚雲小屋」玩,後台回復:5,6 可以收到關於職業選擇和工作的終極邏輯。回復「晚風」會隨機得到一些我的想法和思維。你會相見恨晚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吳南海在知乎時間線上分享的東西越來越多了?
Quora 怎麼看知乎?
guang.com在2011年11月上線後,它的流量就沒有降下來,好奇是怎麼做到的?

TAG:职场 | 大学 | 知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