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窮,是因為你沒錢」

1

世界上沒有什麼「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只有聰明的思維和不那麼聰明的思維。

這二者不僅影響我們的頭腦,還影響我們的錢包,左右著我們的」貧富」。重要如斯,真可謂「不可不察也」。

聰明的思維有什麼特點?我們來看一個故事。

公元前565年,鄭國入侵蔡國,大獲全勝。鄭國舉國歡慶,這時,只有一個少年顯得憂心忡忡。

他對父親說,「鄭國是小國,現在發動戰爭得手,一定會引來禍端,大國必定會來興師問罪,往後四五年,鄭國將無寧日!」而父親則是斥責他「童子何知」。

後面發生的事實,印證了少年的說法,戰爭得勝對國家不是福,而是禍。

這個人就是鄭國後來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叫子產,是孔子同時代少數佩服的幾個人之一。史書通過少年子產對於戰爭的預見性評論,來表現他的非凡之處。

這也是聰明思維的一大特點,有遠見。

這個特質其實一點都不新鮮,在無數的名人故事中,「富有遠見」一定是他們共同具備的特點之一。原因肯定不是這些作家都抄襲了同一個模板,而是在不同文化里,大家都不約而同的關注到了這一點,所以它真的很重要。

2

是否富有遠見,決定了我們是真聰明還是小聰明。

大家普遍把「富人思維」與富人掛鉤,「窮人思維」與窮人掛鉤,儘管現實情況並不是絕對的。換句話說,在普遍的認知里,富人往往比窮人更有遠見更聰明。這是不是對窮人的歧視?

《科學》雜誌曾發表過一篇研究『窮人思維』的報告,他們研究了460多名種植甘蔗的印度農民,這些農民60%的收入來自甘蔗,而甘蔗一年收成一次,所以收穫前這些農民相對窮困,收穫後則相對富裕。實驗發現,收穫前這些農民在認知功能測試中表現明顯較差。

領導研究的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趙佳穎解釋說:『當人們一心想的是缺錢問題,他們就會表現出心智能力降低,其損害類似於在智商測試中降低13分,或與一整夜失眠相當』

通俗說就是,貧窮會讓人變傻。

這個解釋也符合我們的一般認知,缺錢會讓人做出短視的行為,「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所以為什麼窮人總是缺乏遠見,不是因為他們和富人有什麼不一樣,只因他們經常為錢所困擾。

3

因此經濟基礎不光決定上層建築,還決定人的思維方式。人的思維帶寬如果都被眼前的危機佔滿了,就沒有多餘的空間考慮長遠,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短視的思維習慣。結果就是缺錢導致「窮人思維」,而「窮人思維」又會加重貧困。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這麼說,「你窮,可能是因為你沒錢」。

終於,我們找到了「科學致貧原理」,可以為自己的不如意找到理由了:是因為我家境不富裕,一直為錢所困擾,所以導致我現在思維受限,造成了自己與別人之間的差距。

真這樣想就完蛋了。

這個事實不是為了讓我們窮得心安理得,貧窮只是增加了我們成功的難度,在物質和思維方面被設置了更多障礙,但這不是自暴自棄的理由,相反,我們應該更加努力,主動去扭轉它。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時時提醒自己,『處境會限制你的思維』。所以你在不知不覺中做出的決定,有可能並不是最明智的。

4

更進一步講,貧窮的本質是經濟上的匱乏,其實在經濟之外,有一樣東西的匱乏,對人們的影響更大,那就是時間。

錢可以由少攢到多,可是時間永遠都只會減少,不會增多,每個人的時間都在持續匱乏。

我們上學的時候,可能都有過這樣的考試經歷,當老師提醒只剩10分鐘的時候,發現後面的壓軸題還沒有做,於是一陣緊張焦慮襲來,只能硬著頭皮倉促作答。越是重要的考試,越難保持淡定。

畢業後再也不用經歷考試了,可是時間的「匱乏感」還是會時時侵擾我們。

年紀越來越大,發現自己還是一事無成,做著碌碌無為的工作。某天深夜醒來,突然感受到一股巨大的緊迫感,於是手忙腳亂,慌張不已,這時對長期的發展規劃會失去耐心,覺得太慢了,總想尋找一個大機會,快速改變現狀。

不知不覺已經臨近30,暮然回首,青春已經過去大半,原本覺得不著急的事情今天已經迫在眉睫,於是會不由自主的萌生「趕緊找個人嫁了吧/結婚吧」的想法,這時候最容易看走眼。

時間越緊迫,就越沒辦法長遠打算。

5

所以不管是經濟上的匱乏,還是時間上的匱乏,都會導致人們短視、不明智。人們常常注重經濟的因素,卻忽略了時間的因素,所以有「窮人思維」,卻沒有「趕時間思維」,其實這二者是一樣的:壓力導致認知緊張。

對今天大多數人而言,已經不存在真正的貧困,有的只是經濟上的窘迫,它可以慢慢地改善,我們也並不需要通過「暴富」來解決問題。唯一困難的是,改變已經養成的錯誤觀念。

人的思想是最容易改變,也是最難改變的。說它容易改變,因為改變思想不需要花錢,不需要你努力、費勁,改變只是換一下念頭,一瞬間就完成的事。說它難,是因為思想帶有極大的慣性,有些人一輩子都無法改變思維定勢。所以排除「貧窮立場」的干擾,是一件長期且艱難的任務,卻也並非無法克服。

其次,作為一名成年人,對我們最實用的方法是,不要讓自己面臨眾多迫在眉睫的壓力。除去客觀存在的困境,大多數經濟和時間上的危機,都是我們缺乏規劃和安排導致的,長期處在這樣的環境中,腦袋不變的局促才怪。

因此越是困難越應該在有機會的時候未雨綢繆,而不是放縱休息,無所事事,等到問題臨頭,再眼看著處境更加惡化。早打算才能打算長遠,做好規劃才能從容應對,這樣才能進入良性循環。

最後如果做不到這些,也要記住應避免在情緒忐忑不穩的情況下做選擇,不要因為一時的困難,而做出影響長期甚至是一輩子的決定,那樣結果只會越來越糟。

----------------------------------

公眾號:超級Study


推薦閱讀:

孩子聽重金屬音樂影響學習,如何讓她停止?
小孩問讀書有什麼用,該如何回答?
學物理有什麼比較好的書學習 Mathematica 和 MATLAB ?
大四最後一年掛科導致延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是怎麼從陰影中走出來的?

TAG:心理学 | 学习 | 职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