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增乃戰術之要!」——有關味增二三事

(????)??嗨!你喝(舔)的味增湯是甜的嘛?

喵喵喵???(′?Д?)」

經常吃日本料理的同學們一定還記得服務員端上來的味增湯吧?裡面的食材一般是木棉豆腐、柴魚片、味增、昆布,有的還有些蘑菇或者三文魚什麼的,味道也是。

其實我們通常喝的味增湯都只是「豆味增」。在日本,不同地方的人對味增有不同的喜好,味增也不僅僅是豆子做的。有時夫妻甚至會因為味增的做法而吵架。

普通的味增

追溯歷史就會發現,織田信長就曾因一碗小小的味增湯而動怒殺人。

「來人!把廚子給我斬了!」

這是尾張出身的信長初次上洛,在足利將軍家吃飯時大喊出來的一句話。

原因就在於,京都的味增是白味增,有些甜味兒,而且還會加入年糕。而信長老家的味增是赤味增。

據說,後來在給信長端上赤味增的料理之後,他的心情才有所好轉。

在日本沒有比味增湯更能體現出地域特點了,甚至可以說是千差萬別。是米味增?麥味增?還是豆味增?如果換種說法的話,是赤味增?白味增?還是淡色味增?再換種說法,是甜口?還是咸口?

日本人對味增還真是講究啊!

讓信長勃然大怒的白味增

味增的歷史

味增是啥時候出現的?

關於這一點可謂是眾說紛紜,不過還是有幾個代表性說法的。

比如一種說法是,味增于飛鳥時代從朝鮮傳來,當時叫做「醬」或者「未醬」。

再比如有人認為味增自日本繩文時代就有了,並非從大陸而來,而是產生於日本的風土之中。

「味增」一詞最早於平安時代初期出現,平安時代後期日本人便用米製作味增了。而很難收穫大米的地方則會用小麥作為味增的原料。

現如今味增已經是平民食品了,但在平安時代那可是高級品,是高級官僚們才能吃到的。

到了鎌倉時代,一位叫覺心的僧侶從中國帶回了「徑山寺味增」的做法,並把它傳授給和歌山的湯淺。

所謂「徑山寺味增」是指以大豆和小麥的混合體為原材料,加入茄子和黃瓜之後發酵製成的味增。

再往戰國時代說,戰國時期的武將們可以說是非常重視味增的。

由於味增屬高蛋白且營養價值高,於是味增就作為兵糧,隨著士兵們上了戰場。而且方式非常有意思。

當時士兵們的腰上都別著一種奇怪的東西,如下圖:

這個其實是將薯類和蘿蔔晒成干,再用味增煮熟,最後再晒乾的東西。打個比方就好比是戰國版的方便食品。

有句話說的好,叫「味增乃戰術之關鍵」。

味增的做法

秋季到來,天氣也越來越涼了,何不自己做點味增湯暖暖身子呢?最後再給大家轉一個味增湯的做法吧!

以下做法來自於下廚房的「涼公子」

用料

木綿豆腐(北豆腐)一塊

干裙帶菜一小搓

味噌30--40克

昆布(干海帶)10克

柴魚片(也叫木魚花) 10克

清水1000毫升

蟹味菇 一把

1.昆布(干海帶)不要洗,白霜是鮮味的來源。放入1000毫升的清水中浸15分鐘,用最小火煮15分鐘,不要使其沸騰。

2.拿出昆布。切中大火讓湯稍微沸騰後放入柴魚片後再切最小火煮3分鐘。熄火。靜置3分鐘。

3.過濾柴魚片。準備一個盆,盆上放網勺,網勺上放一張廚房紙,連湯帶柴魚片地倒進去,看到湯汁透過廚房紙濾到下面的盆里後,用手收攏廚房紙的四個角,拿掉即可。出汁就做好了。

4.豆腐切成1--1.5厘米的方塊後,和蟹味菇一起放入高湯內煮5分鐘。再放入干裙帶菜。

5.當裙帶菜漲開來後加味噌。把味噌倒進細網漏勺內後,再放入湯中。用筷子攪拌味噌使其溶化開。關火。

感謝大家收看本期內容!

weixin.qq.com/r/gygDG2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可以概括一下80年代大陸跟港台還有日本的差距嗎?
為什麼日本武士都帶很多把刀?
《哆啦A夢》里為何一般都是獨生子女?
在日本哪裡可以吃到好吃的鰻魚飯?
你不知道日本媒體是如何報道反APA遊行的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味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