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鞋或假鞋,這不是一個判斷題

其實關於這個話題我早就想寫了,但是苦於自己沒有資格。今天難得接到Nel哥的資料和授權,終於可以相對全面地來寫一下真假鞋子的問題了。

說到資格的問題,簡單說明一下,我所代表的廣大的消費者群體里,要麼就是和我一樣,以買真鞋為主,對於所謂「假貨」有不同程度的抵觸心理。另外一種是以性價比最高為指標而買未經官方授權的各類鞋子的消費者。兩個圈子有些許交叉,但是真正願意在一款鞋上買一雙真一雙假來對比,同時涉足兩個領域的,除了行業內的從業人員之外,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不會有這種經歷,

也就是說,很少有人有這個知識儲備來全面地聊一聊真鞋與假鞋的問題。

所以今天,很榮幸能由我來吃這個螃蟹。

首先,文章會分為三個部分:技術,市場,文化,每一部分從真假兩個方面寫兩個小部分。由淺至深,也更方便大家深入理解目前國內的球鞋市場。

同時我也會按照自己一貫的文章風格,不帶著任何偏見地跟大家討論這個事情,接受大家的批評與指正。

那麼,開始正文。

一.製鞋技術:

技術是區別真假鞋的根本。同樣的,技術水平的高低也決定了一雙鞋的成本多少。

對於真鞋:創新,一直是一個運動品牌的競爭力核心。

從產品科技上說,優秀的產品加上到位的宣傳,才能將一雙鞋賣的好。而這些科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都是讓穿著者有更優的運動表現。

例如:

1.Adidas近兩年的科技核心Boost,就是能提供更好的回彈和穿著體驗。

Boost uncage

2.早年間Nike提出的Flywire和Flyknit的技術,也是在球鞋輕質化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Flyknit和Flywire已經成為Nike鞋品標配

而在設計方面,一樣也需要創新,來為消費者們提供新的選擇,推動整個鞋類市場的進步與變革。

例如:

1.前幾年和Adidas合作的藝術家Jeremy Scott合作的「翅膀鞋」和動物系列,刷新了全世界對鞋類設計的認識,時至今日依舊獨樹一幟。

翅膀鞋的巔峰「金翅膀」

動物鞋中的「熊貓頭」

2.而今年大熱的Nike x Off White 「THE TEN」系列則是Virgil Abloh 在Nike的經典設計基礎上添加進自己的理解,使本來就很棒的設計進行了一番新的詮釋。

這十雙鞋馬上也就發售了,各位可以見識一下他們的「威力」。

The Ten中最亮眼的Air Jordan 1

這些品牌所做的努力,最簡單粗暴的翻譯過來——Make things better. 創新的根本目的就是將「Better」持續下去。

那麼在假鞋方面:所說的科技也就完全是另一番面目了。

從頭說起,一雙假鞋,或者說任何一件仿製品,都是製造者對於真品進行分析,研究和模仿,然後用自己的製造能力來進行量產。

所以,假鞋在整個製造之前,就失去了真鞋的靈魂——創新。

接下來,各位在知乎各種關於假鞋的回答軟文里都能看到,他們多麼努力地尋找材料,進行製造,成品與真品多接近,用的標是怎麼怎麼拿到的,諸如此類。

為什麼所有的軟文千篇一律,只能寫軟文而不能寫乾貨,因為他們只能說自己圈子裡的事。

現在重點來了,讓我們用分析真鞋的角度來解讀假鞋。(這一部分也是Nel哥所提供的「內部資料」,之前絕少有人提及)

造型上,由於正品的模具是完全按照圖紙來的,所以可以直接進行製作。而假鞋是需要拿真鞋來開模,再用模仿來的模具進行假鞋的製作,其中所產生的誤差是絕對的(因為模具本身的製作就是不準確的。),所以生產出來的產品的造型的偏差會明顯被放大。

科技上,以Boost為例最為合適,這種材質上的革新,雖然直觀點說都是泡沫,但是阿迪達斯官方所使用的原材料比例是絕對不會告訴假鞋的製作者。所以他們在製作的過程中也只能按照「高強度的泡沫材料」為標準,無限地接近Boost的體驗。

腳感上,也許真的有人說某些假鞋的質量比真鞋好,那麼只能說這個所謂的「好」只是個人體驗上的差距,畢竟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我們不能否認這種小概率事件的發生。但是為什麼真鞋的質量比假鞋更好,因為鞋子的設計者有鞋類設計,製造的知識,而仿製者只有鞋類製造的知識,這其中差的就是那個「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各種材料,膠水,工藝的選擇和使用都是品牌本身能找到的最好的,而這個選擇是有原理和實驗上的依據的。相比之下假鞋是沒有的。

網上的真假對比

結論,假鞋製造所追求的只是在外觀上和真鞋一模一樣,但是無論在外觀的細節,製造的工藝還是整體的成本上,都是不能和真鞋相比的。(因為如果國內的設計製造能力超出國外,我們就真的沒必要仿製了)而直接結果也是假鞋的價格會比真鞋低。(性價比其實不好說,但是成本低是絕對的,就像那個花4萬元真錢造了2萬元假幣的人被當做笑柄一樣,制假成本比真品高就出笑話了。)

二.鞋類市場:

而在球鞋市場方面,也是完全兩種路子。 首先真鞋,在品牌的營銷策略中,需要考慮到不同層級不同愛好不同區域文化的消費者,所以生產銷售的鞋類產品也都是具有詳細分類和分層的。

以金字塔模型舉例,塔尖的鞋類相當於去年nike和vlone合作的全球限量25雙的air force 1。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親友限定。親友限定的效果是為了提供高度的話題性,來讓大家了解到品牌的最新動向。

塔的中上部也就是大家知道的各種各樣的所謂限量鞋。這些鞋子是品牌為了提供消費刺激而故意為之,目前看來效果也是非常的好。塔的底部是品牌的基礎鞋款,而正如這個部分在整個模型中的位置一樣。基礎鞋款才是品牌的收入主體。

而現在的情況是,大家都更多的將目光放到了金字塔的上半部分。這點本身沒有錯,畢竟品牌在這方面的宣傳上花費了大量資源。但是這的確促成兩個被熱烈討論的現狀,制假的興起和Resell文化的出現。

制假我們馬上說,這裡聊聊resell。因為Resell雖然不是球鞋市場中的主導,卻是最有新聞性。從熬夜排隊,到拉著爸媽一起抽籤,再到花錢僱人壟斷抽籤。這一系列行為,就是Resell,我們國內叫「販子」,或者「倒爺」。

大媽排鞋

多年來總有人跟我說,特別煩這些販子,自己不喜歡球鞋,卻要跟我們喜歡鞋的人搶,再高價賣給我們,賺黑心錢。其實我對這個現象一直不置可否。因為說實在話,一個東西限量了,供小於求了,勢必漲價,我們多花的錢其實並不是給販子的。我們買的是他們第一時間了解到消息,募集資金,籌備,起早貪黑,排隊抽籤,再加上一些運氣買到的。就算沒有這些販子,如果一雙鞋有十個人想買,公平競爭之下也只是價高者得。同樣,作為品牌,發售一款限量鞋自然準備好了產品被一搶而空。但是發售方本身可沒有義務保證買到的消費者都是真正喜歡這款鞋的。只要不發生上海的WOW全明星和第二次白斑馬這種惡性壟斷髮售的行為,品牌不會做更多調整。希望大家能理解這個市場其中的規律。這是市場經濟的精髓,是看不見的手的魔力。而幾年前活躍一時的「原價帝」,初衷自然沒錯,效果也挺好,但是終究是想通過人力違背市場規律,我不推薦大家效仿。

那麼假鞋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市場規律。

各種異地「上線」

這其中大概可以分為取樣,製作,量產,宣傳,銷售(包裝)等幾個環節。前幾步在上面已經說明,不再贅述。量產之後,就有宣傳,包裝銷售等環節。這些環節都是以網路為主體,最近溫州那家實體yeezy店實屬少見。至於在網路上,信息又多又雜,其中通過價格基本可以區分。一句忠告給想買真鞋的朋友,不要貪小便宜。再一句忠告給願意買假鞋的朋友,一分價錢一分貨,但是不要太虛榮。現在這個行業也算非常成熟了,最近央視曝出來的各種「代購」的物流代發業務,讓假鞋的發貨地點可以在世界各地。而且合作的都是大的物流公司,其中的利益鏈可見一斑。

雖然作為一個「真鞋黨」,我個人不買假鞋,但是我真的能理解這個市場。以中學生大學生為主的消費群體,大多數人的錢包都是不富裕的,這時候有人願意攢錢買貴的,也就有人願意把錢花在別處,不是所有人都天天盯著鞋看,鞋子終究只是鞋子。也許有人要吐槽我了,說我站著說話不腰疼。但是我確實遇到過,去年年初,NMD一代剛火的時候,我在校園裡看見一個大爺,穿著一雙一眼看過去就有問題的NMD,也許有人看到這就想開噴了,但是事實是人家大爺手裡拿著的是上十萬的「大炮」(原諒我不懂相機和鏡頭,但是至少從相機的品牌和鏡頭的尺寸看就知道真的很貴很貴。)這只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是事實上也是這樣,總有人願意花錢去旅遊,花錢吃好吃的,花錢去買書買電子設備等等。但是球鞋圈子裡,真的有很多人,一葉障目。從大了說,賣的鞋可能是假的,但是賺的錢,這些錢買來的柴米油鹽是真真正正的,制假行業在國內目前的情勢下,真真切切地養活了很多很多人。

三.文化。

最後,文化部分,真鞋的文化各位在網上隨處可見,不過終究是一個小眾文化。

我在這裡想聊的,是國內的一個大文化。

在我活的二十多年裡,身邊的同學都會出現這一相似的情況,那就是作業寫不完了,第二天會提前到教室里,抄同學的。我相信大家在學生時代也一定經歷過或者見證過這些。

仔細想想,這個現象不就像是國內的球鞋市場么。

vans斷裂問題

NIKE脫膠問題

真正做作業的人哪怕做出來的有很多缺陷,比如Ultra Boost一代的大底耐磨問題,正品Vans板鞋的外側斷裂問題,近幾年Nike產品的溢膠脫膠,減配問題。但是真正研究,實驗,生產的廠商就是具有創新能力,他們有「完成作業」的能力。

而「抄作業」的國內假鞋市場,能做的就是對「同學的作業」儘可能的模仿,而他們能做到最好的情況,也只是百分之百的,即便是這個最好結果,也不可能超過原版,就像不可能出現那個「借作業給同學抄,結果他得的分數比我高。」這個冷笑話所諷刺的情況一樣。

回到正文的最開始,「創新是一個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就像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英國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美國一樣。也正是這種情況,讓我們的製造行業如此興旺(因為真的強)。

但是我們不能就此滿足,說的官腔一點,要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在已經可以接近地仿製出國外大牌球鞋以後,可以更多地研究,開發屬於自己的球鞋科技,球鞋文化。也希望讀到這裡的你可以跟我一起,為本土球鞋文化的發展抱有希望,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後給大家看看國內優秀的鞋類設計產品:

1. 清華美院工業設計專業 黃熊杰 設計的球鞋Oneness:

黃熊杰及Oneness樣品

Oneness特寫

2. 國內NBA球星簽名鞋的領頭羊,李寧的WOW(Way of Wade,韋德之道):

韋德之道魔鬼魚配色

全球僅發售不到百雙的韋德之道全明星超限量配色

3. 國內訓練鞋款中非常亮眼的一雙新鞋,來自安踏為克萊湯普森設計的外場實戰籃球鞋:A-SHOCK 「DAY IN」

推薦閱讀:

600內預算,想買雙籃球鞋?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鞋? 好奇snaker 們的內心。?
是否願意和鞋友進行一天的球鞋換穿體驗?
kanye west 與adidas聯名並不好看(個人觀點)為何還被炒到天價?
在北京aj28氣墊爛了去哪修?

TAG:球鞋 | Sneaker | 耐克Ni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