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殺死國王

英國和法國社會變遷不同,前者循序漸進,後者充滿革命戾氣。其原因之一,就是法蘭西殺了國王。殺死國王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影響,是由於現代政治文明的關鍵點,在於勝利者如何處理失敗者,而殺死失敗者從來都是最最最愚蠢的政治選擇。

首先,假設在一個國家中,存在ABC三個群體,其中按力量來算A<B<C,且任意兩者的和大於第三者。比如在清末存在三種群體,分別是守舊派(清政府勢力)、保皇派(立憲派)和革命派,權力排序是保守派>保皇派>革命派。只有當保皇派+革命派的實力大於守舊派時,革命才能成功。

當革命即將成功時,保皇派和革命派面臨兩個選擇,一種是剝奪守舊派的權力,然後流放他們,另一種是直接除掉守舊派。短期內前種選擇會造成新的權力排序,保皇派>革命派>保守派;而後者選擇則會造成新的聯盟格局,保皇派>革命派,其中保守派消失了。

第一種選擇會造成短期變革進展緩慢,因為新的權力排序會造成新的政治聯盟。保守派很可能聯合保皇派,給革命派的種種政策主張提出刁難。後一種選擇短期內,看似滿足革命派的激進主張,可是新的聯盟格局中保皇派>革命派,因此新的穩定政治聯盟並不是保皇派聯合革命派執政,而是保皇派打擊、消滅革命派。這樣就會產生新的政治鬥爭。

隨著社會的發展,保皇派也會不斷的分化,革命派力量也會不斷的增長,保皇派就會不斷的和革命派鬥爭,直到革命派>保皇派,革命派消滅保皇派為止。這背後反映的便是阿西莫格魯很早以前關於非民主國家政治聯盟的邏輯,也就是短視的消滅敵對者的勝利者聯盟是不穩定的,勝利者聯盟內部必然會繼續鬥爭。

其實這個道理在國際關係中非常常見。除了二戰後,英國在處理歐洲大陸歷次戰後協議中,都會要求保留戰敗國一定的實力,而不是肢解戰敗國,以平衡大陸力量。不然如果歐洲大陸存在一家獨大的情況,此時英國就不免何其一場血戰,而且戰敗的可能性很高。

回到政治聯盟的話題中。在革命完成後,短期內來看保留舊勢力會延緩社會的發展,但是舊勢力的存在本身也使得國家內部存在多種聯盟可能性。畢竟敵人的敵人是朋友,舊實力很可能在某些議題上和激進勢力達成合作,從而制衡中間派。這樣就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問題,也就變相保護了激進派。

對於任何一個變革中的社會來說,肯定都存在保守、中間和激進三方勢力。當變革成功後,社會穩定需要克服兩個問題:1是無論中間派還是激進派,要適應新的權力排序,其中保守派變成最弱的一方,而中間派和激進派成了新的對手,保守派反而成了彼此可能的盟友;2是聯盟內部要克服短視問題,不能在保守派最虛弱的時候消滅它,瓜分保守派的財富。

道理是非常簡單的。當年英國殺死國王后,國家也經歷了持續的動蕩,激進派和中間派不斷的鬥爭,中間派內部也分成出新的保守派。當引入新的國王后,保守、激進和中間就達成了新的平衡。同時國王也不總是保守,英國多次民主擴權,就是英國國王威脅上議院,如果不增加下議院和百姓的民主權力,那麼自己就要封更多的貴族爵位,增加上議院的名額。顯然此時國王反而和激進的民主派成了盟友。

其實中國也是一樣的道理。當年沒有趕走溥儀的時候,內戰最多就是樣子,大家一看輿論壓力大,就自己辭官下野了,因為大家都明白政治鬥爭有後路。後路北洋(最初的中間派)和國民黨(最初的革命派)越鬧越凶,為了軍餉趕走溥儀,挖人家祖墳,結果鬥爭不斷升級。

若干年後,中國又經歷了一次高層政變和路線改革,不過這次變革對保守派的處理不是殺頭,而是審判、流放,最後連頭頭乾脆都放了。你看此後數十年中國高層鬥爭,有過蘇聯和新中國初期那樣的權力鬥爭么?同樣,當年美國殺死薩達姆、卡扎菲,真是蠢的不能再蠢的決策,以後哪個獨裁國家和美國打戰不選擇殊死抵抗?

所謂政治文明,就是一種寬容:這既能減少中間派和激進派的鬥爭,又可以通過預期降低鬥爭的激烈程度。

推薦閱讀:

卡斯特羅和托派什麼關係?
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之下,無產階級有革命成功的可能嗎?
泰國政治亂局,王權、軍權、民主之爭,泰國民主之父比里·帕儂榮
如何看待賀龍的這張照片?
面向一種啟蒙敘事的康德革命學說 | 城與邦

TAG:政治 | 革命 | 近代史 |